山东省书法名师高研班十年聚首发言——笔墨春秋,师道永续 ‍ 郑 涵 ‍

依依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道:</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十年光阴如梦,挥毫间已化作纸上云烟。今天,我们因书法而重聚于千年宝刹龙兴寺文化展览中心。此刻,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恍如昨日。当年,在李老师引领下的秉烛夜话,挥毫论道的场景又鲜活的浮现于眼前。光阴荏苒,笔墨为证。我们都在各自的天地里,书写着属于自己和时代的书法人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我们有幸参加山东省首届书法名师高研班。在心怀大爱的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书法实践、书法理论、吟诵、古琴、美学、哲学等诸多方面汲取到了营养。这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国内知名大家的精彩讲座。例如: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的《东西方的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儒家、道家、佛家的建构、结构与重构》;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刘洪彪、顾亚龙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精彩讲座,还有郑训佐、曾翔、徐健顺、张羽翔、马啸、范正红、于明诠、徐夫华、乌峰、鲁大东、靳永、陈靖、方建光、朱茂刚、陈硕等先生的讲座与实操训练等等。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各位老师表达我深深的谢意。老师,谢谢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研班岁月是我们共同成长的黄金时代。记得严海涛道兄在宿舍地板上研究自己的作品,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逐颜开;于安强道兄在小楷作品上的精细打磨,还有我们围坐论艺,争的面红耳赤而又惺惺相惜的场景。十年过去,很多人已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书法教育中坚,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十年后再见,我们仍是志同道合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十年,愿我们: </p><p class="ql-block">以笔墨传承文化,让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p><p class="ql-block">以师道回报社会,培养更多的书法后继人才; </p><p class="ql-block">以同门之情相携,常聚常新,共攀艺术高峰。</p><p class="ql-block">最后,让我们以这副对联共勉:</p><p class="ql-block">十年聚首,笔墨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一生同道,师恩重若泰山!</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