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游杭州八: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喜欢欣赏书法、国画艺术作品,又偏爱当时担任社长的启功先生书法和绘画,10多年前来杭州,朋友曾专门领我看过西泠印社的美术展。</p><p class="ql-block"> 这次重游西湖边上的重要文化景点——西泠印社,有三个新收获,一是纠正自己一个文字上的错误,过去一直把西泠(读玲)印社读成西冷印社。二是重新认识到西泠印社的重要地位,它被誉为“天下第一社”。三是参观了2024年9月刚开放的西泠印社集团武林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位于杭州西湖的西泠桥畔。桥名源自古代杭州的地名,因地处西湖西侧,水际泠然(清凉之意),故称“西泠”。西泠桥一带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雅集之地,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仁、王褆、吴隐、叶铭等人结社于孤山,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因社址临近西泠桥,故命名为“西泠印社”。“泠”字既有清凉的湖水之意,也暗含“清雅高洁”的文人气质,与印社“以印会友,兼及书画”的学术追求相契合。</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社”的主要原因:其一,它是中国金石篆刻艺术的发源地与传承中心,系统整理、传承了中国篆刻艺术,成为近现代金石学的学术高地。</p><p class="ql-block"> 其二,它的社员阵容强大,历任社长包括吴昌硕(近代书画篆刻巨匠)、马衡(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张忠祥(文献学家)、沙孟海(书法大家)、赵朴初(佛教领袖兼书法家)、启功(书画大师)、饶宗颐(国学大师)等,均为名领域的泰斗。西泠印社成立121年来,延续其“精英化、专业化”的传统,总共约500名社员,其中健在的约400人,均是金石篆刻、书画创作、学术研究的顶尖艺术家和学者,社员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增加了海外社员的比例,主要分布在日、韩、新加坡、欧美等地,约占15%。</p><p class="ql-block"> 其三,西泠印社是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篆刻艺术代表,国际篆刻界公认其权威性。它定期举办国际篆刻展览、学术研讨会,推动篆刻艺术全球化。</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的“天下第一社”之名,不仅因其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更在于它将篆刻艺术从民间手艺升华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传统艺术和现代学术结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还有幸参观了西泠印社新建的武林美术馆,位于杭州市拱墅区。</p><p class="ql-block"> 新馆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二层。以美术馆为核心,融合商业街区、文创企业、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参观那天是周一,美术馆闭馆,但西泠书房开业,我欣赏了有关西泠印社的书籍、社员作品、文房四宝、文创产品等,很有收获。西泠.武林美术馆是继承传统文化与推动文创产业创新的新突破,是游客文化休闲和艺术熏陶的新地标,经常举办各类篆刻、书画等主题展览,确实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湖边上的西泠印社</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20周年纪念门</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内的闲泉</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内的静观</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西泠印社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的国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的国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沙孟海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沙孟海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启功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启功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启功的国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启功的国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集团新址</p> <p class="ql-block">西泠.武林美术馆外观</p> <p class="ql-block">西泠书房</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社员篆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社员美术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