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进藏最美中路线墨竹工卡

保温管科技

<p class="ql-block">‌G349国道的起点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终点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p><p class="ql-block">路线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G349国道是中国一条重要的东西走向公路,全长约1200公里,全程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其官方规划名称为“芒康—萨嘎公路”,但实际起点为察雅县,而非芒康县(芒康为规划中的次要控制点)。</p><p class="ql-block">主要途经地区</p><p class="ql-block">该路线横跨西藏东部至西部,串联多个重要城镇和自然景观,包括:</p><p class="ql-block">昌都段‌:察雅、洛隆、边坝(以茶马古道遗迹和高原峡谷风光著称)。</p><p class="ql-block">拉萨及山南段‌:墨竹工卡、乃东、浪卡子(途经羊卓雍措等圣湖)。</p><p class="ql-block">日喀则段‌:江孜、拉孜、萨嘎(连接珠峰大本营方向)。‌‌</p><p class="ql-block">路线特色</p><p class="ql-block">G349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被称为“西藏的独库公路”,2017年曾获评“中国最美自驾公路”。沿途包含冰川(如卡若拉冰川)、湖泊(如三色湖)、古城遗址(如洛隆宗)等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隶属拉萨市,平均海拔‌4200米‌。该县是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直贡梯寺、德仲温泉和甲玛沟等。墨竹工卡县于1959年成立,2018年退出贫困县序列。‌</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海拔全部在4000米以上,平均海拔约4200米,最高点直贡梯寺海拔4400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部,地处拉萨河中上游地区,米拉山西侧,属于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使得整个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全部在4000米以上,没有低于这个高度的区域。‌</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墨竹工卡县的平均海拔约为4200米。‌</p><p class="ql-block">具体地点海拔</p><p class="ql-block">地点: 门巴乡的直贡梯寺。</p><p class="ql-block">海拔: 4400米。</p><p class="ql-block">气候特征</p><p class="ql-block">‌气候类型‌:典型的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温差特征‌:一年四季温差不大,但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特别明显。</p><p class="ql-block">‌季节特征‌:冬天和春天风较大,空气稀薄。‌</p> <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县。</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市东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高寒干燥,空气稀薄,冬春多大风,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4200米,素有“天边之乡”的美誉。总面积550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墨竹工卡县常住人口4.94万。截至2025年4月,墨竹工卡县下辖2个镇、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工卡镇。</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于1959年成立,该县是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吐蕃时期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出生地,也是为西藏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乡。有历史悠久的噶举派寺庙直孔梯寺,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有集神话与盛景为一身的德仲温泉和思金拉措,有闻名遐迩的松赞干布纪念馆、霍尔康庄园和甲桑古道。作为西藏拉萨的资源储备地,矿产资源是亚洲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药材资源有虫草、雪莲花、贝母、红景天等几十种名贵药材。墨竹有“两泉一湖一寺一沟”等人文景点。</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墨竹工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p><p class="ql-block">2022年,墨竹工卡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61亿元,增速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9.54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85亿元,下降8.2%。</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7世纪前,墨竹工卡为十二小邦之一的吉若杰部落和苏毗赤邦松部落属地;吐蕃时期为卫茹所设墨竹域参、嫩龙域参共辖。</p><p class="ql-block">元朝时,隶属加玛、直贡万户府。</p><p class="ql-block">明代,系加玛都指挥使司所辖。</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后期,墨竹工卡地方建立墨竹宫宗。18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雪列空机构在墨竹工卡地方设置墨竹贡嘎尔城。归其管辖咸丰七年(1857年),更名为墨竹工卡宗,隶雪列空管理;原隶属江甲布,后归地方政府管理。</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作为贵族庄园赏给夏扎家族管辖。</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在1954年~1956年3月,隶属西藏地方政府卫区总管。</p><p class="ql-block">1956年4月~1957年8月,设立墨竹工卡宗办事处,隶自治区筹委会拉萨基巧办事处。</p><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0日,墨竹工卡宗和直孔宗合并,设立墨竹工卡县,隶属拉萨市。</p> <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区划沿革</p><p class="ql-block">1960年1月,全县划分为工卡、巴洛、唐加、直贡、扎雪、巴嘎、色日荣7个区并建立区人民政府,下辖38个乡。</p><p class="ql-block">1961年,增设门巴区人民政府,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区、45个乡。</p><p class="ql-block">1964年5月,墨竹工卡县的巴嘎区、色日荣区下辖10个乡划归那曲地区嘉黎县管辖,洛噶桑桥以西划归拉萨市达孜县,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6个区、35个乡,即:唐加区下辖东布岗乡、墨冲乡、冲尼乡、卓浦乡、劳动乡;直贡区辖麻热乡、上邦达乡、下邦达乡、羊日岗乡、其玛卡乡、冲达乡、宗雪乡;扎雪区辖格老窝乡、齐朗乡、塔杰乡、龙珠岗乡、扎雪乡;巴洛区辖斯布乡、仁青里乡、巴洛乡、吉古乡、朗杰岭乡、乌斯江乡、恰尔多乡、扎西岗乡;工卡区辖甲玛乡、嘎则乡、塔巴乡、工卡乡、格桑乡;门巴区辖仁多岗乡、德仲乡、门巴乡、巴热卡乡。</p><p class="ql-block">1969年4月,县政府更名为墨竹工卡县人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同月,墨竹工卡县成立革命委员会代替县人委行使职权,同时各区、乡亦相继成立革委会。</p> <p class="ql-block">1970年~1981年6月,全县35个乡陆续成立人民公社,并建立公社革委会。</p><p class="ql-block">1978年,撤销各区革委会,恢复区公所建制。</p><p class="ql-block">1981年6月,撤销各公社革委会,建立各公社管理委员会;同年撤销县革委会,恢复建立墨竹工卡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84年11月,撤销各公社管委会,恢复建立各乡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88年8月,在撤区并乡建镇工作中,撤销6个区、将35个个乡撤并为唐加乡、龙珠岗乡、扎雪乡、格老窝乡、章达乡、尼玛江热乡、羊日岗乡、仁多岗乡、门巴乡、甲玛乡、塔巴乡、恰尔多乡、扎西岗乡、斯布乡、日多乡等15个乡及工卡镇。</p><p class="ql-block">1996年,再次进行并乡工作,工卡镇与塔巴乡合并建立工卡镇;甲玛乡保留不变;扎雪乡、格老窝乡和龙珠岗乡合并为扎雪乡;尼玛江热乡、章达乡、羊日岗乡合并为尼玛江热乡;门巴乡和仁多岗乡合并为门巴乡;扎西岗乡、恰尔多乡合并为扎西岗乡;日多乡和斯布乡合并为日多乡;全县共有7乡1镇,下辖43个村委会。</p><p class="ql-block">2008年6月,进行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嘎则村与工卡村合并建立工卡村;玛热(农)村与玛热(牧)村合并建立玛热村;卡加村和扎西岗村合并为扎西岗村。县乡两级行政区划无变动。</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撤乡设镇。</p> <p class="ql-block">区划详情</p><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4月,墨竹工卡县下辖2个镇、6个乡:工卡镇、扎雪乡、门巴乡、扎西岗乡、日多乡、尼玛江热乡、甲玛镇、唐加乡。县人民政府驻工卡镇。</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市东部。东邻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南与山南市桑日县、西与达孜区和林周县、北与那曲市嘉黎县相邻。辖区面积550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地处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川相同,河谷环绕,草原广布。地势呈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寒干燥,空气稀薄,冬春多大风,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1~9.1℃,极端最高气温在30℃左右,出现在6月,年平均最高14~16.1℃,夏季平均最高在20~24℃,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在-16~-23℃(出现在1月),年无霜期约9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813.5小时。年降水量515.9毫米,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境内自然灾害多而频繁。春秋之季多早、晚霜害,夏季常遭雷雨和冰雹袭击,干旱与洪涝极易成灾。漫长的冬季干燥与风沙相伴,冬春之交、冬季受雪灾威胁。</p><p class="ql-block">2022年,墨竹工卡县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27.4摄氏度,全年极端最高低温出现在2月,为-16.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为7.8摄氏度。全年总降水量473.4毫米,极端日最大降水量33.5毫米。全年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毫米天数为29天。</p> <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锑、铬、银、铜等。</p><p class="ql-block">动物资源</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黑颈鹤、斑头雁、虫草、雪莲花、贝母、红景天等。</p><p class="ql-block">植物资源</p><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天然林和人工林地203949.889亩,森林覆盖率35.94%。</p><p class="ql-block">2022年,墨竹工卡县森林覆盖面积为205172.2公顷,当年植树造林2.96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31935株。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67.2%。</p> <p class="ql-block">人口</p><p class="ql-block">2021年,墨竹工卡县户籍人口14516户、56638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307人。</p><p class="ql-block">2022年,墨竹工卡县常住人口13629户、49400人。全县户籍人口14617户、57004人,其中城镇户籍2729户4415人。</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非遗</p><p class="ql-block">截至2021年,墨竹工卡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5个(直孔藏香制作技艺、直孔刺绣唐卡、直孔噶举派音乐、直孔噶尔羌姆、普堆巴宣舞),自治区4个,市级10个,“直贡嘎举金锦宝串唐卡”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花费9年时间,为世界最大西藏直贡堆绣唐卡,高120米,宽85米,共有19座佛像,每个局部的佛像都有一层楼高)。</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末,墨竹工卡县成功申报非遗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6项、自治区级3项、市级20项、县级26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等。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7人,其中国家级5人、自治区级8人、市级9人、县级55人。</p> <p class="ql-block">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望果节,有一千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每年庄稼黄熟、开镰前,西藏藏族农民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预祝丰收的“望果节”。</p><p class="ql-block">“望果节”的内容已从单纯的宗教节日,演变为以赛马、射箭、歌舞、藏戏、物资交流为内容,集文艺、体育、商贸于一体的节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宗教信仰</p><p class="ql-block">西藏佛教主要是藏传密教五大派:分别为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墨竹工卡县农牧民多信仰噶举派。噶举派俗称白教,为马尔巴所创,富密教色彩。墨竹工卡直孔替寺是直孔噶举派祖寺。</p> <p class="ql-block">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甲玛景区</p><p class="ql-block">甲玛景区又名甲玛沟景区,位于甲玛乡。甲玛沟地处318国道旁,是吐蕃藏王松赞干布故里,也是阿沛·阿旺晋美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直孔梯寺</p><p class="ql-block">直孔梯寺位于门巴乡雪绒河畔,是直孔噶举派的中心寺院,海拔4400米。属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淳熙六年(1179年)直孔觉巴·吉天颂恭所建。</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p><p class="ql-block">米拉山,和南部的布达拉山构成一条南北向的分水岭,横于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之中,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p><p class="ql-block">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马沟。流经那曲市、当雄县、林周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区、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至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中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全长551千米。海拔高度由源头5500米到河口358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阿沛·阿旺晋美</p><p class="ql-block">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藏族。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2009年12月23日16时50分,阿沛·阿旺晋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p> <p class="ql-block">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29日,墨竹工卡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墨竹工卡县入选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拟表彰对象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墨竹工卡县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西藏军区命名为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