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凤山掠影

赵光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5日</p><p class="ql-block"> 广西河池的凤山县</p><p class="ql-block"> 两天前,从广西靖西驱车来到巴马。一路上被广西西部高速公路两侧的喀斯特地貌陶醉得一塌糊涂,心情极好。</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人们把巴马这个长寿之乡,吹得神乎其神。进入巴马县境,可以感受得到,全国各地寻求长寿的人,差不多都挤到这儿了,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人满为患。费了好大劲才算找到了一处民宿。本来是想好好休息几天,但是当晚小酌时突然想到,像长寿乡、百魔洞这样的地方,到处都是患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到这里寻求消灾免难,以换得健康长寿的人们,估计也是业障横行,很难说会有益健康。</p><p class="ql-block"> 住了一宿,便匆匆离开,心想还是寻一寻那些可以让人心情愉悦的美景吧。所以今天就直奔巴马的邻县凤山,跑到了乐业凤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三门海景区。</p> 三门海,是国家级的凤山岩溶地质公园里的一个独特的岩溶地貌景区。目前开放的是三个天窗,是岩溶溶洞和暗河在峰林之间形成的地貌奇观。 说实话,抛开巴马的所谓地磁能治病,水能使人长寿等等那些说法,我倒感觉,巴马隔壁的的凤山,山山水水都比巴马要更有魅力。 <p class="ql-block">  进三门海景区,是需要坐船的。这种碧蓝的暗河水,据说连接了若干个天窗地貌(目前人们能坐船进去的只有三个,再向里面进入其他的天窗,就要从水下过去,所以目前只能不开放了)。想进去看天窗,必须乘船先经过溶洞。溶洞与天窗,应该都是亿万年地质变化留下的奇特地貌。</p> 坐在船上,看着眼前的情景,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段话:“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p class="ql-block">  不知当年陶渊明穿过的那个小山口,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钟乳石熔洞啊?</p> <p class="ql-block">  蓝蓝的暗河水,接连三个天窗;一艘小船,会把人带入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但愿这里的水,也如同巴马一样,是长寿之源。</p> 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p class="ql-block">  一水相连,别有洞天。接连的几个溶洞,最窄处只能容一艘小船勉强通过,对面来船都得避让才行。溶洞的石壁上,充满了这种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钟乳石。</p> <p class="ql-block">  进入第2个天窗的时候,望着头顶天窗四周的山崖和林木,我突然想,这天窗之上,是峰林?还是平地呢?有没有那种阡陌纵横,屋舍相连,鸡犬相闻的景象呢?</p> <p class="ql-block">  在这天窗之上,如果有人迹的话,那么站在上边向下看,是不是就是一个充满了一汪碧水的天坑呢?</p> <p class="ql-block">七律 凤山三门海</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5日 赵光</p><p class="ql-block">桂北峰林隐奇观,</p><p class="ql-block">孤舟探洞觅桃源。</p><p class="ql-block">上望天窗白云卷,</p><p class="ql-block">下瞰地坑碧水蓝。</p><p class="ql-block">怪石壁挂垂钟乳,</p><p class="ql-block">暗河如镜悬小船。</p><p class="ql-block">谁知三门海边岸,</p><p class="ql-block">可有阡陌与耕田?</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感觉,真如王维的《桃源行》所说,“当时只记入山深,青谿几度到云林。春来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p> <p class="ql-block">  当从洞中出来的时候,仿佛不知道自己是谁了。</p> <p class="ql-block">  三门海的三个天窗,三段溶洞,加上碧蓝的暗河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段划船进入桃花源的不凡经历,一种实实在在的穿越感享受。可惜人在洞中,仿佛坐井观天,无法见到那种旷野田园,阡陌交通,屋舍相连,鸡犬相闻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身处在这世界地质公园当中,会深切地感受到,在广西西部、北部的喀斯特地貌当中,大自然总会送给人们一些意想不到的奇观。距离三门海天窗群1.1公里处,有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山体空洞,当地称作社更穿洞。驱车七拐八拐穿过一个小村子,来到这里时,恍惚中又被这独特的别有洞天地貌给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岩洞,空旷而高深,回音激荡。人在这个巨大的自然洞天面前,显得十分渺小。</p> <p class="ql-block">  社更是个地名,也是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英雄之乡。就在穿洞的巨大空间下,建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那些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当地的红军和农民自卫队成员,以及被国民党军队残害的当地民众。</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建起的公墓碑。站在碑前仔细观看碑文,看着那一个一个的人名,仿佛能够感受到100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纪念碑前,回想着碑文上记载的那段革命历史,默默的肃立着,心情一时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 心中默默的感叹,当地的人民政府和这些牺牲的先烈们的后代,这里的人民,在绿水青山之间,留下这红色的记忆和传承,不忘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英勇奉献,用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大自然留下的美景,告慰先烈。</p><p class="ql-block"> 灵魂长存,也应该保佑这里的人们,幸福健康长寿。青山常绿,碧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  先拍个全景吧,在洞口环视一圈儿。远处的山顶上,可以看到也有一个洞,只是离得远,我的飞行技术又不怎么样,所以没敢飞过去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用无人机航拍的穿洞全景,洞顶的峰林地貌也是很震撼人的。真是想象不到,这样一个巨大的穿洞,是怎么形成的呢?</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巨大的穿洞中穿过去,可以看到洞的那一面,也就是我们来的那个方向。看到田野和村庄,连着一望无尽的峰林。说不定那峰林当中,就有我们刚才探寻的三门海的天窗群。</p> <p class="ql-block">  在飞进穿洞之前,无人机在起飞后更新的返航点悬停时,拍的穿洞全貌。</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穿洞上面,是一座座耸立的山峰,最高的据说有700米。</p> <p class="ql-block">  当时光顾着兴奋的放飞无人机航拍了,没注意电池的问题。当大疆无人机穿过这个巨大的溶岩空洞,飞到洞的那一面的时候,突然遥控器上显示电池不足了,然后就自动升高,我就看不见它了。我当时就懵了,还好,告诉自己要冷静,别着急。但是在遥控器上,只能看见它自动停止了拍摄功能(肯定是为了省电),然后就没有画面了。估计升高之后,它应该是快速的在社更穿洞顶上的峰林之间,自己避障,竟然又回到了放飞时的那个更新后的起降位置,悬停在那里。还好,电池还没有完全用尽。我发现它了之后,用最快的速度,手动遥控又一点一点的把它拽到我的身边了。降落之后,吓得我浑身几乎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这要万一在山洞顶上,没电掉了下来,我得费多大劲才能爬到山顶,把它找回来呀。</p><p class="ql-block"> 啊呀,真是虚惊一场,不过对于大疆的这个好伙伴,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虚惊归虚惊,他真是个好东西!竟然能在我根本看不见它的情况下,穿越复杂的地貌,自动的又跑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穿洞飞到另一面,回身拍摄的穿洞全景。</p><p class="ql-block"> 拍完这张照片,电池就告急了。无人机就应该是这个时候,自动关闭视频拍摄功能,然后从左边贴着那个山峰,自动避障,回到它起飞时更新的返回点的。</p> <p class="ql-block">  重重叠叠的喀斯特峰林,几乎是一望无际。驱车在公路上远眺,能见到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山峰。但是这峰林之间,又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神奇的地貌景观?好像是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谜。</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你在这里还藏着多少美景、奇观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