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四省游(三)

开心每一天

<p class="ql-block">  出游方式:自驾,一辆车,共2人。</p><p class="ql-block"> 出游时间:2025年5月3一28日,共26天。</p><p class="ql-block"> 总 行 程:5374公里,207公里/天。</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安徽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景区、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黄山市黄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3、黄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黄山,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更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黄山“西海大峡谷”以险峻奇秀著称,虽曾来过黄山,却未能欣赏到西海大峡谷的美丽景色,一直留有遗憾,今日专程为之一游。</p> <p class="ql-block">  直接开车到北大门,然后乘坐太平索道(缆车)上山,索道上站距西海大峡谷入口仅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  刚进峡谷,就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远山层峦叠嶂,奇峰嶙峋,脚下万丈深渊,劲松苍翠。</p> <p class="ql-block">  一棵松树盘根于悬崖之上,斜插空中,笔直而舒展,如横空出世,故得“横空出世松”之名。</p> <p class="ql-block">  很快来到一处观景平台,视野开阔,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  走过平台,开始下坡,一眼望不到底的台阶,让人忍不住两腿发颤。</p> <p class="ql-block">  崇山峻岭的峭壁之上,悬崖栈道宛如一条游龙,带领我们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  站在栈道上放眼四望,可谓是无处不景,步移景换。</p> <p class="ql-block">  令人目不暇接,仿佛步入仙境,所有险阻,抛之云霄。</p> <p class="ql-block">  只见峡谷中群峰竞秀,万壑峥嵘;林深木茂,树木葱茏。</p> <p class="ql-block">  奇松斜挂于石壁,其险其势仿佛要崩折于眼前。</p> <p class="ql-block">  壁峭如劈,绝壁千仞,气势磅礴却又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巨石摞入云端,其巧其危分明是鬼斧之神工。</p> <p class="ql-block">  值此下山已近一个小时,距谷底“观光缆车”还有1.8公里。</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下行,一块宣传牌上书:黄山于2001年被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黄山的奇松怪石和云海构成了奇特的景观,也孕育了艺术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1990年,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黄山授予了高度评价: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1616年和1618年两次登临黄山。</p> <p class="ql-block">  在其《游黄山日记》中发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微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感叹。后人将这句话演绎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p> <p class="ql-block">  已经能看到“网红小火车(缆车)”的轨道了,一路下坡至此,信心倍增。</p> <p class="ql-block">  值得赞赏的是,一路还有逆行者,彼此“加油”!“加油”!</p> <p class="ql-block">  历经2小时40分钟的下行,终于到达谷底,稍作休息,乘坐网红小火车上山,几分钟便到达了上站“天海站”。</p> <p class="ql-block">  从天海站回到太平索道的丹霞站,距离2.6公里,将途经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和飞来石等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上光明顶还有500多米的较陡台阶要攀登,这时是对体能和毅力的大考验。</p> <p class="ql-block">  登上光明顶,黄山壮丽景色尽收眼底,可远眺对面的鳌鱼峰、莲花峰、天都峰和身后的飞来石等。</p> <p class="ql-block">  光明顶海拔1860米,因"峰顶高旷、且日光久照"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形容这里"乃极高处,四面皆为峻坞,此独若平地"。</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有一巨石矗立在岩石平台上,仿佛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之后一路缓下坡,直接来到了太平索道站,结束了第二次黄山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