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南——心灵深处的宁静之旅

清荷

<p class="ql-block">  五一黄金周之后,几位美女同学就开始蠢蠢欲动,讨论结盟出游的相关事宜,新莉因有老父亲需要照顾,退出了盟约。最终,我和凌云、彩蓉、芳棉达成共识,由西安中路宝玲姐姐组织,共赴甘南,开启了双动六日游的甘南之旅。</p> <p class="ql-block">  6月9日,大家从各自家乡出发,在西安高铁站汇合,一路向西北,前往甘南。本次甘南之旅共有旅友26人,分别来自陕西16人(除我的3位同学之外,山阳一行13人)、江苏2人、山西8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点,高铁站汇合,简单吃过午餐,乘坐大约1小时40分钟的高铁,在天水南站下车。导游接站,带我们入住东安快捷酒店。</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大家就慕名去品尝天水麻辣烫。踏破铁鞋终于觅到天水麻辣烫一条街上。原以为是一锅烫,端上来却是每人一大碗烩菜,感觉四位美女就像四个女汉子一样能咥!也不知道是制作不精,还是口味差异,大家都觉得不合口味!原来这在媒体上走红的天水麻辣烫也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四大碗都没吃完,不过作为游客也是一吃了之,不会再回头了。期间,美女们都好奇那招牌上的小吃“呱呱、然然、捞捞…”,便要了一小碗“呱呱”,原来是土豆粉加工的,听说“然然”是用荞麦粉做的,“捞捞”就是我们山阳人吃的玉米鱼鱼儿。“呱呱”入口倒是很劲道,味道还不错。饭后,散食、逛街道,在安东快捷酒店对面的天水老火车站广场前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从天水出发,乘车4小时,前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官鹅沟,官鹅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在车上,导游小高第一次开口给我们讲解,他讲了一个关于官鹅沟名字由来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氐(di)族王子官珠和羌族公主鹅嫚为了两个民族的团结和睦,曾在官鹅沟用生命演绎了一场凄美壮烈的爱情故事。为了纪念他们,古人将这条沟命名为“官鹅沟”,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两个民族的融合,也象征着爱情与牺牲……到了景点,导游小高帮大家买票,然后我们乘坐景区摆渡车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官鹅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潺潺溪流、阵阵松涛以及穿梭于原始森林间的柏油马路和木栈道。我们沿着木栈道蜿蜒前行,溪水在青灰色卵石间穿梭,时而汇成深潭泛起幽蓝波光,时而漫过浅滩激起细碎雪浪。六月的甘南,整个峡谷青翠如绸毯,山峦巍峨似云,两岸青松挺拔,山间鸟鸣清脆,充满生机与诗意。感觉每一步都踏在自然的呼吸上,我们边走边在动心处打卡拍照,峡谷间随处可见举着相机或手机的游客,游客的欢声笑语与山涧流水声交织,恍若天籁之音。</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五瀑峡的那一刻,峰回路转,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峡谷深邃幽静,两侧峭壁如削,岩壁间绿树成荫,溪水自峭壁间飞泻而下,水雾弥漫,激起无数水珠如珍珠般洒落在身上、脸上,凉飕飕的。那水瀑声如雷贯耳,恰似李白笔下的“砰崖转石万壑雷”,令人心旷神怡,震撼不已。美景之下,当然不能放过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由于拍照用时过多,遗憾没有登临观景台俯瞰官鹅沟全景!尽管如此,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感慨官鹅沟“陇上小九寨”的绝美风光,在山水之间我们收获了对大自然的震撼与心灵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个视频是官鹅沟和腊子口旅游的全程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迭部县吃午饭,之后乘车去腊子口。小高在车上就给大家讲解了腊子口的旅游文化意义。腊子口,在藏语中意为“山谷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四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整个隘口长约30米,宽仅8米,东西两面是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水流湍急的腊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门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天气变阴沉起来,车窗外的云絮低得仿佛触手可及,盘山公路蜿蜒如带。我和凌云坐在前排,心中不断哼唱着《到吴起镇》的旋律,“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盘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这首歌生动地表现了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他们在长征中攻占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最后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站在这片承载着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上,山风裹挟着松涛声,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故事。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巍然屹立在游人面前。据介绍,纪念碑宽 2.5 米,象征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高 9.16 米,寓意 1935 年 9 月 16 日攻破天险腊子口。是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胜利而修建。看着眼前的纪念碑,心中不断涌起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开辟通道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前方,有一条长长的木栈道,木栈道两侧栏杆上顺序安插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党旗”迎风招展,仿佛当年硝烟中猎猎作响的红旗。道路两旁的大山峭壁如刀,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那座横跨峡谷的木桥,斑驳的桥身在风中轻轻摇晃,当踏上去的震颤让历史的重量愈发清晰。崖壁上的弹痕仍清晰可辨,特别是当年修筑的碉堡沉默地记录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  山涧中,溪流撞击着鹅卵石溅起银花,清冽的水汽与松柏的清香交织成独特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安详的或蹲或坐在青石板上,身前放着台面、铺着粗布,摆着核桃、松茸、蕨麻、晾干的狼毒花等当地的特产。这也许就是经过当年战火的淬炼,如今化作腊子口和平年代最动人的风景吧。</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乘车离开,返程途中,官鹅沟的碧水与腊子口的硝烟在记忆里交织成一幅奇妙的画卷。群山依旧沉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而我们的行囊里,多了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虔诚。或许真正的旅行从不在终点,而是在那些触动灵魂的瞬间,让人在仰望星空时懂得谦卑,在抚摸历史时学会铭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上6点出发,导游在车上给大家发早餐,去扎尕那看日出。听小高讲,扎尕那是一个观赏日出的绝佳地点,看日出的地点位于扎尕那达日观景台,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俯瞰扎尕那全貌和迎接第一缕阳光的理想之地。小高说:扎尕那的天气“十天有九天不给力”,我们团很幸运,遇上了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到达扎尕的最顶端,观景台已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人们纷纷抢占最佳拍摄位置,准备记录下日出的壮丽瞬间,场面热闹而又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随着第一缕阳光突破云层,阳光洒在山峦和藏寨屋顶时,观景台上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和惊叹。</p> <p class="ql-block">  由于观景台的空间有限,打卡拍照的游客有些拥挤,就在我们山阳游客轮流打卡拍照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山东大汉,强势控位,硬是挡在我们面前不让位,我只好高举手机勉强给水莲拍了一张,老白也勉强给我们四人也拍了一张合影,好心的他用了美颜,感觉把美女拍成了橡皮娃娃!我们只好挤到达日观景台的一侧抢拍了几张作为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从达日观景台下来,小高又带大家去达日观景台对面的仙女滩。仙女滩是一处被密林包围的高山草甸,与达日观景台遥相呼应,是扎尕那看日落的最佳地点。</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扎尕那旅游全程视频。</p> <p class="ql-block">  游客沿着长长的木栈道登临扎尕那的仙女滩,由于木栈道又长有高,好多旅友都没上去,我们同学四人登上去了,登上仙女滩,仿佛置身于云端仙境,上面的草甸开阔,四周被壮丽的山峰环绕,整个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个聚宝盆。难怪简介说,扎尕那的藏语,意为“石匣子”。 站在仙女滩能够观赏扎尕那的全景,远眺藏寨村落,感受与世隔绝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6月份,草甸上许多野花还没有盛开,但是游人依然熙熙攘攘,牛羊成群,与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此刻,我们完全忘却了尘嚣,沉醉于那纯净与美好之中,个个欣喜若狂,跳呀唱呀,完全忘记了年龄,尽情释放喜悦之情。直到导游预留的时间快到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p> <p class="ql-block">  去花湖,从扎尕那到花湖2小时车程,途经草原牧场,在距离花湖大约10公里的一个草原停车点,导游小高和开车师傅劝说大家在停车点吃午饭,他们说花湖吃的太贵,同时还给联系了胖嫂川菜馆,吃每人20元的桌餐。</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乘车20分钟,就到了花湖,原来花湖小吃很多也不是很贵!</p> <p class="ql-block">  花湖,位于四川阿巴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若尔盖湿地的核心区域,犹如一颗遗世明珠镶嵌于群山之间。国家5A级景区,是一片海拔3500米的天然海子,是众多野生飞禽的主要栖息地。据导游讲,花湖是因为太阳出来阳光照在湖面上,有一种波灵波灵的感觉,色彩斑斓,所以,取名叫花湖。由于湖中生长着各种高原湿地特有的植物,所以,又名“麦朵湖”,也是中国最美的湿地。</p> <p class="ql-block">  踏上那片令人神往的土地,穿过蜿蜒的山路,花湖的轮廓逐渐清晰。长长的木栈道从湿地的深处不分为二,大片的草地如绿色地毯般铺展开来,与湖水相互映衬。草地上,金黄色的小野花竞相绽放,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草木香气。花湖湿地,犹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湖岸边,水草丰茂,绿意盎然。那细长的水草,宛如水中的绿色精灵,随着水波的荡漾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一支优雅的舞蹈。水草间,禽鸟嬉戏、鱼儿畅游,它们各自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游客用吃食吸引来一群白鹭时而在水草中啄食嬉戏,时而在空中振翅高飞,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漫漫前行,只见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水草。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波灵波灵的光芒。湖水透彻湛蓝,好似缱绻在水天之间的云彩有着无法形容的纯净与妖艳。</p> <p class="ql-block">  在花湖,飞禽鸟鱼与水草的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是那样的生机与活力、那样的灵动与柔美,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天堂,心境豁然开朗。那清澈的湖水、摇曳的水草、茂盛的草地、自由欢畅的飞禽鱼虾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游人们任由相机快门声与心跳共鸣,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神迹。</p> <p class="ql-block">  游九曲黄河第一湾:该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从花湖出来,游车经若尔盖县城,约10公里到达唐克镇,4点多就进入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阳光正透过云层洒下细碎的金斑,导游指着山巅处若隐若现的铁架说:“那就是天边云梯。登上观景台有两种方式,徒步和电梯。我去给你们买电梯票”。</p> <p class="ql-block">  大家刷身份证登上云梯,我阶阶数去,总共14层云步电梯。起初的上升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海拔升高,我和好多姐妹都感觉有些头痛!</p> <p class="ql-block">  终于登上海拔3610米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到黄河与白河在此相拥的壮观景象,草甸如绿毯蔓延至天际…...九曲黄河第一湾静卧于此, 河流在广袤无垠的绿毯上勾勒出完美的绸缎般的S 形弧线,曲折婀娜、曼妙无垠,草原与河湾在阳光下交融成绿色的画卷。那一刻,“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突然有了具象的模样,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真想去近距离亲眼看看这条哺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如何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温柔地挽起九曲的臂弯。</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俯瞰九曲黄河第一湾,感觉一切的美好就在眼前!最高处拍摄角度开阔,可是游客拥挤,面对美景很难自由发挥,我们四个同学勉强拍了几张与九曲黄河第一湾为背景的半身照就离开观景台下到木栈道上。</p> <p class="ql-block">  导游给了2小时观景时间,暮色五合时,我们沿着木栈道下山。当最后一级台阶消失在脚下时,整片草原突然在我的眼前铺陈开来,而黄河如同落入凡间的银河。此刻,那些关于起源与传承的思考在心头盘旋起来,但更多的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p> <p class="ql-block">  我用在天边云梯上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作为游览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曲黄河万里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浪淘风簸自天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今直上银河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到牵牛织女家。</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第一湾游览结束后,前往郎木寺酒店。我们的行程中有一个价值 128 元的草原娱乐项目:主要有藏式迎宾礼+高原土火锅(也是我们的晚餐)+草原篝火锅庄舞会。</p><p class="ql-block"> 结束当天的行程,抵达郎木寺酒店,就在大家要下车时,狂风四起,冷的我不由裹紧了衣服,本来有点高反,难过的不行!但还未走近酒店,那充满藏族风情的建筑就已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刚踏入酒店范围,一群身着藏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便迎了上来。他们脸上洋溢着质朴而真诚的笑容,手持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黄色哈达。那哈达上面印着藏文化的符号,他们缓缓地将哈达挂在大家的脖子上。</p> <p class="ql-block">  走进包房,美丽的藏族姑娘和热情的小伙子手捧着寓意吉祥的酥油茶上来了。酥油茶的浓郁香气扑鼻而来,几口茶下肚,高反也慢慢褪去。接着他们端上来火锅锅底、牦牛排骨、牛肉丸子、青稞馍馍等菜肴,在他们的热情招呼下,大家尽情的享受着藏民火锅。在吃饭的整个过程,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热情地介绍火锅菜肴和郎木寺的风土人情。那藏族姑娘和小伙子还为大家表演了藏民歌舞。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最后,他们开始推销了藏民族的转运筒,20元一个,听说是经过佛殿开光了的,好多游客都为家人请购了转运筒,期待能为自己的亲人带回好运。</p> <p class="ql-block">  一场独特而热情的藏式迎宾礼,如璀璨星辰般照亮了大家的旅程。但是当抵达郎木寺酒店时,却很是让人失望!由于宾客太满,我们四个同学被安排在酒店一楼,房子和床铺都十分的潮湿,让我一晚上几乎没睡着!</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游郎木寺--桑科草原·阿米贡洪牧场--拉卜楞寺--米拉日巴佛阁。</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驱车2小时,到达当天的第一个景点——郎木寺,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1982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由于导游小高业务不熟,不会讲解,就让大家自由参观。我和几个队员跑到郎木寺一侧最高点,眺望整个郎木寺镇,群山环抱,真的好美。怪不得被称为“东方小瑞士”。只见郎木寺镇周边山水相依,景色秀美。一条清澈的白龙江水穿镇而过,将小镇一分为二。随后又和凌云在寺院内徒步漫游,感受寺院内浓厚的宗教氛围。听说彩蓉和芳棉去蹭其他团的导游讲解,我和凌云也去蹭听,只听了一点“寺内有一座肉身佛殿,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历经数百年依然保存完好……”。一小时后,导游便开始催促,只好匆匆忙忙走马观花后离开寺院。</p> <p class="ql-block">  乘车前往桑科草原,在那里,导游带我们在草原半山腰处的在煨桑堆和神马雕像前祈福打卡,让大家来一次沉浸式祈福体验。(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痘范烟秀,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徜徉在深山的怀抱之中,阿米贡洪景区拥有广袤无垠的草原天际线,拥有珊瑚光色的草原绝美花海,雪水浸润的九色花溪拥有长达 6 个月的花期。阿米贡洪景区是安果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藏族人民一大特点就是他们的游牧文化,每位藏民家中都供奉着家神、释迦牟尼佛像等神像,赛马、摔跤、拔河等民俗活动是当地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秀,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随后去旁边的米贡洪牧场休息片刻,喝了中午茶。在这里,下午茶不是城市的精致符号,而是与自然共舞的一种仪式——本来是以牧场为厅,以草地为席,慢慢的呷一口青稞茶。让灵魂在夏日的草原清风中醉成一首自由诗。然而,导游的安排时间太匆匆!待片刻享受牧场主用西瓜、青稞米花、青稞茶的热情接待之后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直达下个景点——拉卜楞寺。导游只给一个小时游览拉卜楞寺,偌大的寺院1个小时都转不到头,大家走完转经筒稍作浏览就急忙赶车出发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据简介,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创建。历经世代扩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学府和安多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六大学院、佛殿、活佛府邸等。建筑风格独特,融合藏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元素,以石木和土木结构为主,外观庄重,内部装饰精美。拥有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设有闻思、医药、时轮、续部等六大学院。寺内珍藏大量佛像、文物和藏文经典。</p> <p class="ql-block">  当天行程中的下下一个景点是米拉日巴佛阁,有点遗憾!由于团队里大多数游客不太喜欢那种宗教氛围浓厚的景点,于是,导游便和大家协商,集体签字协议放弃不游,赶时间去游第四天早上的旅游景点——美仁草原。对于“米拉日巴佛阁”只好在经过途中隔窗游览。</p> <p class="ql-block">  既然经过了,这里有必要查阅一下米拉日巴佛阁的简介:米拉日巴佛阁,全名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一座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安多地区的红色藏式高层建筑。佛阁始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最初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大师米拉日巴尊者而建。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白教早期的大师,以苦修和歌唱传教闻名。佛阁内部供奉了一千多尊佛像,主要供奉的是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开宗祖师,包括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总数达到1720尊。导游让我们隔窗拍照。</p> <p class="ql-block">  前往美仁草原,下午4点半抵达。高原天气说变就变,途中突然一阵狂风天空下起了冰雹,开车师傅只好暂停行车,天空很快又放晴了,车继续前行,经过“经幡隧道”,导游小高在车上隔窗替大家拍了经幡隧道的全程视频。沿途的的草原风光简直直令人心境豁达,眼目温润。只见草原地势平缓,一望无际,表面是一个个隆起的小草包,开车师傅说,这是美仁草原独有的冻胀土丘地貌,俗称“疙瘩草原”。美仁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东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p> <p class="ql-block">  去美仁大草原要经过的经幡隧道,在藏地人们深信,经幡有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当开车师傅宣报美仁草原到了,大家兴奋的跳下车,当地的藏民热情的迎了上来,一阵鼓动后,大家经不住劝导,美女帅哥们齐刷刷的穿上了色彩斑斓的藏民服饰,凌云也给我们四同学租借了藏服,准备打卡拍照,开启美仁草原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  简直棒极了,穿上藏服,每个人都仿佛穿越到了古老的藏族世界,瞬间融入这美丽的草原风光,随时准备拍大片。大家站在广袤的草原上,拍照时,摆出各种姿势,欢声笑语回荡在草原上。气温骤降,寒风袭来,吹的手机都拿不稳,可寒风怎么能吹走美女们想要放风身心的热情呢!继续加油摆paosi,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我们的欢乐和在这片草原上的美丽。在这里,我们不仅留下了美丽的照片,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些照片也将成为我们友谊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本次路程中我们团队两位热心的男旅友郭文学和江长发,下图中正在给美女拍照的穿黄色藏服的男旅友老白是童晓慧姐姐的老公。途中,感谢他们一路帮着美女们拍照、拿行李❤️🙏</p> <p class="ql-block">  瞧瞧,我们山阳的帅哥多会玩儿☺️☺️👍👍👍</p> <p class="ql-block">  乘车2小时,大约22点半到达临夏市,结束当天旅程,入住东兴温泉酒店。</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早餐后,离开临夏县,直奔麦积山石窟,大约5小时车程,到麦积县的一处农家乐用午餐。前来农家乐的游客络绎不绝,导游小高主动性不强,我们团队等了好久都安排上座位,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去抢桌椅!不过,饭菜还算可口。</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是一座藏在秦岭深处的千年艺术瑰宝,它像一本厚重的史书,用泥塑与壁画书写着信仰与美的永恒。与同学结伴而行,我们不仅是游客,更像一群穿越时空的探索者,在陡峭的栈道上拾级而上,在斑驳的佛像前驻足沉思。触摸历史的温度,也感受着祖辈的智慧与坚毅。</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的险峻远超敦煌的莫高窟。站在山脚仰望,峭壁如刀削斧劈,蜿蜒的栈道像一条银线缠绕在山体上。我和芳棉好像有点恐高,攥紧扶手,脚底发颤。我们只好坐在洞窟角落休息,就在我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仿佛听见了北魏工匠的铁杵声在耳边轻响,导游那“砍尽南山柴,修成麦积崖”的民谣也在耳畔回响——大概是古人用木柴堆叠成梯开凿石窟的艰辛,给了我们直面恐惧的底气。“坚持!”“别低头看前面的风景!”在彩蓉和桂珍姐的鼓动下,我和凌云也相互鼓励,大家的笑声与惊呼交织。当们终于登上山顶时,蓝天下的麦积山仿佛悬浮在仙境中,远处的群山层叠如浪,绿树成荫,下午的阳光斜射而下,将崖壁上的浮雕映得明明灭灭,仿佛整座山也在呼吸……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风景,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抵达。石窟的三层以上才对外开放,也许就是为了考验攀登者的意志力吧。遗憾的是芳棉上到第二层就退缩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洞窟,北魏匠人的智慧令人震撼。第133窟的“微笑小沙弥”最是动人——他眉眼弯弯,嘴角含笑,衣袂轻扬,仿佛下一秒就要跳下莲花台与我们嬉戏。我和桂珍姐屏息叩拜,本来在佛前拍照有点亵渎神灵,但我还是忍不住按下了手机快门,在讲解员提醒下收起手机。是的,真正的美,需要用眼睛去感受,用心灵去触摸。</p> <p class="ql-block">  第44窟的“东方美人”佛像更显庄严,她手持莲花,衣褶如流水,千年风化未减其慈悲。我心中感叹:“这些微笑的佛像、斑驳的壁画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匠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刻进了信仰”。</p> <p class="ql-block">  下山路上,大家分享着感受。我听见前面两个年轻男女感慨:“以前觉得历史课本里的故事很遥远,但站在这里,突然觉得北魏的匠人、唐代的诗人,和我们一样真实……”另一个年轻人则说:“你看,这些佛像历经地震、战火还能留存至今,不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缩影吗?”沉默片刻,他们俩哈哈大笑起来……或许,他们的这次旅行,在山水与历史间找到了共鸣……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的泥塑美,是凝固的慈悲与人间烟火,也是流动的生命。当游人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双眼凝视艺术,用心灵对话古人,中华文明便有了更深的底色。愿这份对文化的敬畏,能在下一代心中生根,长成大树。</p> <p class="ql-block">  从麦积山下来,直接去观看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与艺术共鸣之旅的《乙弗传奇》光影演出。演出以西魏皇后乙弗氏凄美的爱情故事和跌宕的一生为线索,将西魏时期的宫廷纷争、民族矛盾与个人悲情浓缩于舞台。</p> <p class="ql-block">  剧本结合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魅力,再现了乙弗氏从尊贵皇后到被迫出家,最终为爱牺牲的动人故事。乙弗氏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挚爱,她温柔贤淑、心怀慈悲,与元宝炬育有十二子,却因政治联姻被废黜后位,出家为尼。柔然公主的嫉妒与权臣宇文泰的逼迫,最终导致她被赐死。临终前,她留下“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的遗言,以微笑面对命运,成就了“东方微笑”的永恒传说。</p> <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乙弗传奇》通过戏剧化叙事与场景沉浸,让大家在旅途中完成了一次与历史人物的深度共情,为麦积山之行增添了厚重的情感与思想维度。</p> <p class="ql-block">  看完演出,乘车前往“麦积山皇家汤峪五星养生温泉”沐浴。据介绍,麦积山温泉是集温泉沐浴、餐饮住宿、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温泉水采自地下 500 米深处,出水温度 45 度,是我国稀有的医疗矿泉。整个园区分为动感温泉水世界、伏羲八卦汤、滋补养生汤、美容养颜汤、主题文化汤和私密汤屋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个只有凌云带了泳衣,所以,她和其他游客进去了,我们几个在外面的温泉广场转悠,水莲教我们拍抖音。由于我们三个都没有进去,也没有给凌云留下泳照૮₍◜ෆ◝.₎ა</p> <p class="ql-block">  游览结束直接乘车前往天水酒店入住休息,晚上9点左右到达天水。放下行李,凌云请我们同学去一家湘菜馆吃饭,她生怕吃不够,点了好多菜。美食虽好,但不能浪费,所以,吃着吃着大家都吃撑了。虽然如此,但同学的温情,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结束行程,打道回府。这天早上大家睡到自然醒,在酒店用早餐,然后去天水最繁华的农贸市场买大颗樱桃。中午 11点旅行社专门安排人送我们去天水动车站,乘动车返程!下面车号是伴随我们本次旅途的甘肃旅车321</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本次旅程,我们的运气不错,一路顺利!每到景点天气放晴,有雨也是下在路上。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旅行社给我们团安排的导游小高初出茅庐,有些稚嫩,不会讲解!但服务还挺热心。由于大家都觉得他比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所以,都原谅他。结束的时候还给他建议:加强学习,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更为合格优秀的导游💪💪</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图片是本次路程中我们一个团队的山西游客,几天来,大家同坐一辆车,开始的时候,她们都表现的比较骄傲强势,经过几天的磨合,到快要分开的时候变得温柔起来,还赠送祝福,邀请去山西旅游。所以,我这里也收藏一张他们的照片作为纪念,就用他们离别时的留言结尾:有缘江湖再见,无缘心里默念🌹🌹🌹</p> <p class="ql-block">  回家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