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相聚苏州 打卡游同里古镇

阿淼

<p class="ql-block">6月1日至3日,一场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六一苏州游”活动,将相识六十年的原海军东海舰队舰船修理技术学校的老同学们再次汇聚一堂。来自64年、65年进校的部分老同学、老战友及其家人共计55人,分别从上海、舟山定海和杭州出发,相聚于苏州雅杰大酒店。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因缘而生,因情而浓,为这个六月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相识的老同学、老战友,因缘而生、因情而浓,再次走到了一起!这份深厚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醇。</p> <p class="ql-block">感谢组织者的精心策划与安排,6月1日上午,报名参加“六一苏州游”的老同学、老战友和家人共55人分别从上海、舟山定海和杭州出发,中午前顺利会合于苏州雅杰大酒店。大家互相问候后,按照酒店的安排入住各自的房间、放下行李,随后分六桌共进午餐。午餐后稍作休息,下午按照计划,大家乘坐各自的包车前往同里古镇游览打卡,重温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名太奢改为“铜里”,宋代又拆“富土”二字为“同里”,沿用至今。这座幽雅恬静的江南古镇,既有园林式的水乡景致,又有“东方威尼斯”的人文情调。古典园林、名人故居、小桥流水、老街深巷随处可见,等待着每一位游客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同里镇,距苏州仅18公里,自古便是官宦富绅、文人雅士造园建宅的胜地。镇内尚存明清两代宅院30多处,崇本堂、嘉荫堂、耕乐堂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而退思园更是以其精巧的布局和淡雅秀美的风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行走在古镇上,这些拥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迹及文化遗产,总会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让人惊喜不已。</p> <p class="ql-block">同里镇1981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13个景区之一,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0年古镇内的清代园林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同里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北出入口,是进入这座千年古镇的第一站,也是老同学们开启此次江南之旅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绵绵细雨中,老同学们携手同行,共同观赏江南古镇的美景。这份60年的同学情深,在同里古镇的水乡风光中得到了最真挚的诠释。“同里懂你”,这句标语仿佛为他们的相聚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们沿着河边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处风景都让他们回忆起青春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依河而建,水网纵横,风格迥异的桥梁多达49座,其中多为自宋至清所建的古桥。镇内最古老的思本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同里三桥”——苏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镇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是三桥,同里人家添丁、婚嫁、做寿都有“过三桥”的习俗,祈求太平、美满、吉利。到了同里,怎能不走一走三桥,将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此?</p> <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的古戏台,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们一起游览位于同里古镇景区内的退思园,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贴水园”布局和横向设计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园名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体现了园主反思与归隐之意。</p> <p class="ql-block">退思园布局精巧,淡雅秀美,2001年6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园林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退思园的园林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布局结构:占地9.8亩,横向分为三部分。西部住宅区包括门厅、茶厅、正厅及家族居住的两层小楼;中部庭院以旱船、回廊为核心,衔接住宅与花园;东部花园以荷花池为中心,环绕退思草堂、眠云亭等建筑,形成“贴水而建”的独特景观。建筑亮点包括石舸“闹红一舸”,半浸水中,水流穿石孔成潺潺声,夏秋荷影摇曳;以及江南园林罕见的复道式结构“天桥”,1985年被评为苏州园林代表。</p> <p class="ql-block">《菰雨生凉》</p> <p class="ql-block">贴水而筑,中置大镜,镜前设湘妃榻,炎夏卧榻于镜中赏景,也生凉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