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行四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8日,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出发了,带着扎西曲冬村民的祝福:甜茶、哈达。</p><p class="ql-block"> 天气晴朗,去往位于错那县的勒布沟。</p><p class="ql-block"> 翻高山,越草场丛林,走峡谷,植被茂密,流水清澈相伴。山南地区海拔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风景旖旎。</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急驰在山谷间的车队突然慢了下来,前一排平房,要边防检查,并建议大家稍事休息,下车观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时队友有人说,对面半山要有印度兵,他用长焦距相机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峡谷地段,公路伴着十几米宽的流水,这就是我们和对面山的距离,</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麦克马洪线°,也被称为麦克马洪边界线°,是1914年英国°殖民者为了控制西藏^和印度°之间的边界而划定的。这条线是由英国驻印度总督°埃尔文麦克马洪°在西姆拉会议?上提出的,旨在将地区°纳入英属印度°。然而,这条线从未得中国政府°的承认,并且在国际法上也没有任何合法性。</p> <p class="ql-block">地理走向:该线西起不丹边境,沿喜马拉雅山脊地理走向:该线西起不丹边境,沿喜马拉雅山脊向东延伸至西藏察隅,涵盖门隅、珞隅和察隅三大地区(即藏南),涉及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印度国旗</p> <p class="ql-block"> 继续翻越5100米布拉山,沿途经过的加油站,民居的外墙都是迷彩图案。</p> <p class="ql-block"> 错那县到勒布沟只有二三十公里,却从高寒的世界屋脊陡降到亚热带湿润气候。勒布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森林茂密,空气含氧量高,成为西藏的一个天然氧吧。</p><p class="ql-block"> 从海拔4500米的布拉山下降到2800米勒布沟,垂直落差1700米,180度急转弯有100多处。</p><p class="ql-block"> 勒布沟麻玛乡是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役第一枪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没有前辈的负重前行,不会有今天的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勒布沟招待所在真的在山坡夹沟里,繁盛嫩绿的树木枝叶伸手可触。设施齐全,由于是“它们”的冬天,长时间没有客人,很多设备都关了,这次特为我们服务。我们把十几天的脏衣服陡洗了。</p><p class="ql-block"> 勒布沟藏语为“好地方”,是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向南延伸的一条大峡谷(娘曲江峡谷中断),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原始生态,美景、雪山、草甸、花海、原始森林、飞瀑、溪流、珍禽,一年四季长青,再古木竹林间穿梭,随处都是嬉闹的猴群和飞鸟。</p> <p class="ql-block"> 红豆杉,非常稀有!半山悬崖上有天然宝剑、脚印等惟妙惟肖,小瀑布哪里有几位藏族妇女双手祈福,走进一看,瀑布上有金光佛灯,其实是阳光折射的效果。心中信仰什么眼里就能看到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带给你欢愉、寄托,希望。</p><p class="ql-block"> 勒布沟之所以让人向往,一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二是有莲花生大师的遗迹(藏传佛教创始人),也是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的故乡。这里信奉红教。门巴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感觉来西藏就是看雪山、荒漠……,突然间一片生机盎然绿树成荫,有点不适应,好像我是江南水乡来了,照片都懒得拍了😆</p> <p class="ql-block"> 山南几乎拥有藏区全部地形地貌:高山、草原、峡谷、盆地……‘有人说,若你没时间去领略广袤的青藏高原,到山南来。</p><p class="ql-block"> 从勒布沟上山返回,海拔5400米,比珠峰大本营还高,真正的高原荒漠,阳光炙热,使得这片土地愈发干燥,寒风呼啸,真是冰雪两重天,几个小时仿佛穿越世纪。由于宽阔平坦,大家放开油门加大马力飞驰,坐车没负担的我不由得说出:真过瘾😆</p><p class="ql-block"> 到拉康镇已是晚上9点,简单的饭菜,简单住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羊不能在高海拔地区生存</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30日</p><p class="ql-block"> 冻了一夜才发现柜子还有被子,一夜没暖气,空调坏的,找不到服务员。</p><p class="ql-block"> 拉康镇偏僻,来这里就是为了清晨去看美丽的卡久寺,卡久寺意思是“吉祥隐修院”,它坐落于云雾缭绕的山巅上,海拔4019米。</p><p class="ql-block"> 卡久寺有一百多座修行洞,据说莲花生大师曾修行七年,是一座千年隐修圣地,为莲花生大师第一任弟子朗开宁创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卡久寺是红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转经道旁的围栏外有许多动物悠闲的吃草:羊,山鸡等,原以为是僧人圈养的,问询知道,是不丹国鸟—红稚,每年冬季来这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p><p class="ql-block"> 林中立有:狗熊出没”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 今天探寻的秘境是白马林措。</p><p class="ql-block"> 说秘境不为过,狭窄的砂石路面颠簸崎岖,左边紧挨峭壁,右边深谷,个别路面错不开车,就碰到一辆小客货车。山坡下坡陡陡转预告来到宽阔地带,两面是高山,中间缓坡,到处散落大小不一的没有棱角的圆形石头,大的直径一两米,在我有限的理解中,只有经过千年万年风吹雨打的下游石才没有棱角,这里海拔四千多米。</p><p class="ql-block"> 奥,原来是冰川石。</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和拉姆拉措一样,能看到前世今生。但我想,这不重要,前世已经过去,今生正在修行,以身、以心、以意求得平安自在。</p> <p class="ql-block"> 白马林措和雪山近在咫尺,结了厚厚的冰,踩上去很结实,可以看到湖底的砂石,脚印、身影的倒影清晰可见,干净纯粹,湖面不大,能一眼望到头。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相传,莲花生大师为了让世人欣赏到这旷世美景,化身“仲”的动物,开辟出一条白马林措的圣路,也称“仲措白马林”。</p> <p class="ql-block"> 我的遗憾又一次出现,由于昨晚住宿又受凉了,白马林措又一次完美错过。这些描述是根据大家的照片、六月的美篇等做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