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朋友说:“你孩子马上中考了,你紧不紧张?我家孩子只是考小三科,我都紧张得不要不要的。”</p><p class="ql-block">我回:“到目前为止不紧张。”我不敢确定孩子进考场后我会不会紧张。</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这个问题又浮了出来,我这样回道“我现在确定我不紧张,因为不管她能考多少分,她能顺利完成中考我就很满意了。其次,对于考多少分才能上什么样的高中,此刻我也很清醒。我不会用分数去对选什么学校,我会让孩子回想初中三年的状态,选择一个能让她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完成学业的学校,她不需要和任何人比成绩,我也不需要她为我争光。”</p><p class="ql-block">回复完后,我脑海里浮出一句话,“对于上公立学校,还是上私立学校,我倾向于上公立学校,不是我交不起学费,而是我认为钱没花在自己身上不划算。”</p><p class="ql-block">我居然可以大方的说出“钱没花在自己身上不划算”这样的话。对于钱我一直都是精打细算的,但我也会在一些实际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反而选择花了很多钱,我不仅愿意花,还会到处说。</p><p class="ql-block">以前,我会疑惑,我的消费观怎么如此不稳定?</p><p class="ql-block">精打细算的习惯是在“不要乱花钱”的声音中养成的。明明可以少花,实际却花了很多,还要炫耀,是在“我是有用的,我是有价值的”的声音中做出的决定。幕后推手不一样,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她不需要向别人证明她的价值,也不需要通过获得外界的认可得到值价。允许并鼓励她按照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才是父母的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