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编:草原之鹰<br> 二零二五年六月十四 巨型伏羲摩崖石刻像:高79米、宽约268米的 <b><font color="#167efb"> 伏羲园</font></b>位于襄阳城南砚首山和习家池园林之间的凤凰山上,这里前前后后都是景区,一条环山绿道把众多的景区串连起来。四周景色宜人清幽,不管有事没事,在襄期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自己就爱来此溜达,实在是舒坦。 第一次发现伏羲园还是因为登上了习家池<b>怀晋庄园</b>后面的山巅之上,看见在山凹之间隐藏着一处巨大的园林景区,却无路通达。下山之后又专程寻踪而至,终于揭开了伏羲园的神迷面纱。 伏羲园虽然早己建成,但当时(2022年)不知为何一直迟迟没有对外开放。弄得人们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翻山越岭、绕过重重障碍去一探伏羲园的神圣秘境。 <div> 2022年五一大假,再次只身前往伏羲园。伏羲园四周相当安静,一条环山绿道连通新建的<b>襄阳博物馆</b>、<b>砚首山</b>、<b>习家池</b>数个景区,而中间就是<b><font color="#167efb">伏羲园</font></b>。相隔数十米远的山脚下丛林中还静悄悄地掩藏着一条焦柳线铁路,再往下就是紧临汉江之滨的<b><font color="#167efb">凤林古渡生态园</font></b>景区和<b><font color="#167efb">盛世唐城影视城</font></b>景区,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或者喧器的集市之类,到真是闹中求静的绝佳之处。</div> 伏羲园有两大巨型摩崖石雕。除了伏羲像,还有一处便是居家襄阳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雕像,当日站在习家池怀晋庄山巅之上看见的就是孟浩然像:从山巅之上高空俯览,隐约可见崖壁上《春晓》诗篇:<div><br><div>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r>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div></div><div><b> ——孟浩然</b></div>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巨型摩崖石刻全身雕像,雕像高60米、长约139米 此情、此景,特别是在山花烂漫的三月天,长亭外,古道边,看樱飞蝶舞,览浩浩江水,武西高铁横江而出!江山如此多娇,怎么不令人爱我大好河山。 这里之前是一处采石场,人迹罕至,满目疮痍。如今旧貌换新颜,化身为伏羲园,这才是真正诗人笔下的一派田园风光!莺飞草长! 汉江边上,一簇簇的山桃草、野燕麦红红绿绿,也显得分外娇绕。 游罢伏羲园,再说伏羲氏。伏羲,字太昊,三皇之一,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华夏民族人文始祖。<br> 据1942年在长沙楚墓出土的《子弹库楚帛书》记载,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四子,命名万物,成为人类的始祖。 子弹库帛书之一 <div> 长沙楚帛书甲篇释文说:伏羲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干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div><div> </div> 三星堆:吞口兽 三星堆“四干神”青铜祭台 <div> 伏羲氏相传是人首蛇身,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立八卦,教民作网渔猎,变革婚姻习俗,始造文字,发明乐器等,是个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是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div> 伏羲神像图 <div><br></div><div> 伏羲伏羲何所依,大荒西经不周山。更有美友诗云:</div><div><br><div> <b>混沌开天地,蛇纹隐大荒。</b></div><div><b> 绳结通卦象,皮俪启婚纲。</b></div><div><b> 四子巡时序,千山拜祖堂。</b></div><div><b> 摩崖悬日月,汉水绕苍茫。</b></div><div><b> ——全 顺</b></div></div><div><b><br></b></div><div><b> The End</b></div><div><b> 2025.6.14</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