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的前一天,邻居陈老妹妹,约我和她去了一趟夜市。平时的夜市虽然人也不少,可是,今天的夜市格外兴隆,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叫一个挤,只有顺着人流半步半步的‘挪’。售货的摊位也增加了好多,可以说是卖什么的都有。当然卖端午节用品的是最多的,有棕子、香包、五彩线、小扫帚、小孙猴,还有艾蒿、桃枝和竹柳叶……。叫卖声和烧烤的烟火气,把整个市场烘托的更加旺盛兴隆!</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好静不好动的人,有点嫌吵闹,心情有点烦燥,急忙买了几把艾蒿和应用的物品,便逃离了夜市。回到安静舒适的家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囧的年代,城市生活较比农村生活相对好些,我所居住的村庄,一年当中只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才能按人头每个节日供应二斤面粉,而且还是要用粗粮三比一换取,可以吃上一饨馋掉牙的饺子。</p><p class="ql-block"> 至于粽子,那是经济条件好的,或者是吃供应粮的人家才能享用,大部分村民很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我们那个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只能种植玉米、大豆、高粱旱地粮食作物,水田极少。因而,别说是吃粽子,就是大米和小米等细粮,也是逢年过节才能饱顿口福的。我们家还好,有城市的亲属,偶尔那一年也能品尝到粽子的清香味道。</p><p class="ql-block"> 前面我说过在夜市买了几把艾嵩,在那个时候,艾蒿可是随处可见,应有尽有,从来没有听说艾蒿要花银子买的。在山边、地头、沟渠旁到处都是艾蒿,在端午节的当天,人们起个大早,采摘回来的艾蒿还带着露水珠呢!插在屋檐下,挂在门闩和窗户上,有的还在自己的耳朵上夾上一朵呢!</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吃鸡蛋,是我们那地方的习俗,还有一套嗑:插艾蒿,吃鸡蛋,不生病,还有钱。呵呵,这都是些自我安慰和美好的愿望罢了。因此,家家户户都在太阳还没有露脸的时候,煮好了鸡蛋,叫醒还在做美梦的孩子们(因说太阳出来再吃鸡蛋就不灵了),当然也不是随饱吃,每人有时分得一个两个的而已。因为村民们还指望用鸡蛋换钱,购买油、盐、酱、醋呢!</p><p class="ql-block"> 唉!尽管那时的生活比较困苦,但是有妈妈的味道,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再困苦也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人啊人,真是不可思议,现在的生活多么的美好啊,物资极大丰富,应有尽有,过去与现在无法拟比,还嫌吵闹,真是不可理喻。</p> <p class="ql-block"> 儿时端午</p><p class="ql-block"> 儿时盼望过端阳,</p><p class="ql-block"> 顽劣嘻戏打水枪。</p><p class="ql-block"> 鸡蛋一个包里放,</p><p class="ql-block"> 零钱几枚袋中藏。</p><p class="ql-block"> 露水河畔采芦草,</p><p class="ql-block"> 晨晖门旁挂艾香。’</p><p class="ql-block"> 观望龙舟留个影,</p><p class="ql-block"> 归来粽子蘸沙糖。</p><p class="ql-block"> 祝端午节安康!</p><p class="ql-block"> 2024.6.10.</p><p class="ql-block">后记 至于龙舟么,那是某一年记不得了,堂兄和哥哥弟弟们,弄了个木棑子,在河里比赛放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