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我们在古巴游览的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世遗,是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历史中心。它也是与它同名的省的省会。</h1> <h1>西恩富戈斯字面的意思是“一百堆火”,但它实际上是以1816-19年统治古巴的西班牙总督何塞·西恩富戈斯(Jose Cienfuegos,1763-1825)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建城史也晚于我们去的其他古巴城市。它建于1819年4月22日,建城者是在这块西班牙殖民地居住的一些其他国家的人,主要是法国人,最初的居民只有46人。不过以后的城市规划都还是按照西班牙的风格做的。</h1> <h1>和卡马圭的历史文化中心同为世遗,西恩富戈斯历史中心与卡马圭老城却好像是两个极端。卡马圭以不规则的迷宫街道布局为特色之一列入世遗,西恩富戈斯的历史中心却以“19世纪西班牙城市规划的最佳典范”为特色之一成为世遗。世遗委员会说它中规中矩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网格化街道布局200年来保存完好。这两个极端,是世遗的“双标”吗?我不知道。不过西恩富戈斯历史中心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很突出,这是它2005年列为世遗的另一个特色。跟卡马圭那些老建筑相比,可谓各有千秋。而且整个城市以及它的建筑的体量比卡马圭大,也更加色彩斑斓。</h1> <h1>老建筑很多都集中在市中心的老广场(Plaza Mayor)周边。</h1> <h1>老广场包括何塞·马蒂公园(Jose Marti Park)。中央立着何塞·马蒂像。</h1> <h1>距离何塞·马蒂像不远的地上,有西恩富戈斯的零公里标志。</h1> <h1>还有建城宣言。</h1> <h1>老广场的另一头立着一个凯旋门(Arch of Triumph),这是古巴唯一的凯旋门,是西恩富戈斯的工人义务建的,1902年建成,向成千上万为自由而战的古巴人致敬。</h1> <h1>所以它也被称为工人凯旋门(Workers’ Arch)。</h1> <h1>关于西恩富戈斯历史中心的老建筑,世遗委员会说它们是19世纪拉丁美洲城市规划中最早体现了现代性、卫生和秩序等新思想的建筑群的优秀典范。目前整个历史中心还有6座1819-1850年的建筑,327座1851-1900年的建筑。</h1> <h1>公园一角是西恩富戈斯大教堂(Cienfuegos Cathedral),也叫圣母无瑕大教堂(Our Lad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Cathedral),1833年建成,后又多次改造扩建,是老城区的地标之一。</h1> <h1>市政厅也是19世纪早期的建筑。</h1> <h1>小孙带我们进入公园一侧与市政厅相对的托马斯歌剧院(Tomas Terry Theater)参观。托马斯·特里(Tomas Terry,1808-1886)是19世纪古巴的糖业和奴隶贸易大亨之一,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他的儿子们在他去世后,出资于1890年建起这座意大利风格的剧院,以实现他“拥有我们自己的奢华剧院”的梦想。</h1> <h1>剧场是四层马蹄形的观众席,共有930个座位。音响效果相当好。</h1> <h1>我们看了楼下看楼上,没有演出,也要坐下享受享受。</h1> <h1>剧院的外表倒不像里面那样奢华。</h1> <h1>在广场漫步,我们被与凯旋门隔着马路街角上的一个建筑吸引,更确切地说,是被它房顶上独树一帜的小塔楼吸引。一问,原来它就是费雷尔宫(Ferrer Palace)。它是移民西恩富戈斯之后经营糖业而发了财的西班牙富豪何塞·费雷尔·西雷斯(Jose Ferrer Sires,1854-?)所建,1917年动工,1920年建成。是当地最豪华的宅邸之一。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收归国有,一度失修没落。2000年开始,政府对它进行了修缮,尽量恢复它原有的样貌。2007年作为文化中心和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h1> <h1>上塔楼也是每人一刀门票,同时几个人还要另付两刀才能拍照。</h1> <h1>我们入内看大理石的楼梯和雕花镂空的栏杆。</h1> <h1>高大的会客厅。</h1> <h1>不知道是来自中国还是日本瓷瓶。的确都透着浓浓的奢华。</h1> <h1>我们的目标还是这个小塔楼。</h1> <h1>从窄窄的螺旋梯爬上去。</h1> <h1>看城市横平竖直的街道。</h1> <h1>看远处的加勒比海,所有风光尽收眼底。</h1> <h1>塔的最顶端只能容一人站立。我们轮流上去体验一把。</h1> <h1>登高望远,心情真是不要太好。</h1> <h1>最后小孙带我们去看了八耶宫(Palace of Valle),虽然它也是历史中心的一部分,但是和市中心有点距离,还要坐车去。</h1> <h1>八耶宫在西恩富戈斯的戈尔达海角(Punta Gorda),濒临与加勒比海相连的西恩富戈斯湾。</h1> <h1>八耶宫也是从欧洲来西恩富戈斯寻求商机并通过糖业发了财的八耶家族所建的豪宅,1913年动工,1917年完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好几位专家参与了设计和建筑,使这栋豪宅集新古典主义、巴洛克、哥特、摩尔等不同风格于一体,被称为“建筑万花筒”。</h1> <h1>古巴革命胜利后,富豪家族流亡海外,这所豪宅也成为国有资产。如今作为文化娱乐中心兼餐馆酒吧,但八耶的雕像还放在这里。</h1> <h1>饭点时间却没有客人。但据说有很多古巴人在这里举行婚礼。</h1> <h1>二楼的露台我们很喜欢。</h1> <h1>大家坐下喝冷饮,我们再次点了莫吉托。</h1> <h1>然后各种合影,祝贺我们在西恩富戈斯又度过了愉快美好的一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