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游览景点:乘坐小火车游览森林公园——岚山竹海——大河内山庄——天龙寺——三十三间堂——银阁寺——哲学小道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京都著名风景区——岚山。今日要游览的天龙寺、大河内山庄、岚山竹海等均在景区内。</p> <p class="ql-block">先到达小火车站,准备乘坐嵯峨野小火车(一辆沿保津河行驶7公里的复古风格的蒸汽火车)游览岚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岚山位于日本京都西郊,海拔382米,大堰川蜿蜒流经。这里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春日可赏樱花,秋天可观枫叶,因而被誉为“京都第一名胜(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座位不方便拍照,美景只能留存心底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岚山站下车,这里靠近岚山竹林,附近有大河内山荘、天龙寺等岚山地区的著名观光景点~~</p> <p class="ql-block">岚山竹林</p> <p class="ql-block">岚山竹林被誉为“最美的树林”之一,其间有一条长约500米左右的蜿蜒小道,两旁的竹子笔直高耸,直插云霄 ,竹子顶端相接成拱形,形成了一条绿色隧道。小道空气清新,满目青绿~~</p> 大河内山庄 <p class="ql-block">大河内山庄是日本昭和初期的名演员大河内传次郎耗尽毕生精力和财力建造的大庭园。庭园依山而建,与岚山的自然景观相映相融~~</p> <p class="ql-block">从1932年起,大河内传次郎与园艺师广濑利兵卫合作,精心设计每一处景观,在园内种植了大量竹林、樱花和枫树,建造了一座回游式庭园~~</p> 庭园依山势而建,小路蜿蜒曲折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可见一座座日式小木屋散落、隐秘在山间翠绿中~~</p> <p class="ql-block">拐角处不起眼的一个小柴门,山野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山庄的最高处是大河内先生打坐禅修的地方,这里可以俯瞰岚山以及京都市的风景,天气晴朗时还能远眺比睿山~~</p> <p class="ql-block">“大河内传次郎纪念馆”中珍藏的大河内先生的剧照~~</p> 天龙寺 <p class="ql-block">天龙寺建于1339年,曾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如今的天龙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天龙寺是日本国特别历史遗迹,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天龙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庭园,展现了传统日本庭园设计与禅宗哲学的完美结合,是日本传统庭园设计的典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内由梦窗疏石设计建造的曹源池为国家史迹特别名胜~~</p> <p class="ql-block">园内,池塘、岩石、苔藓和修剪整齐的树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小庭园里有一小块沙地,上面有细细的“垄沟”,我向随团领队咨询这是什么意思。经过领队讲解,才明白,这片沙地是日本园林设计、构造中的“枯山水庭园”。</p><p class="ql-block">枯山水又称假山水,即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龙寺内高高耸立的一方石砚。据说1899年重建法堂时,铃木松年画下守护佛法的巨龙时曾经动用了60多名僧人研墨,此石砚就是为了纪念铃木松年及当年的管长而立的。</p><p class="ql-block">而碑下洗手池正面的“洗心”二字,告诫人们心中应少有杂念,要净、静~~</p> <p class="ql-block">从山门到天龙寺本堂的参道旁,有一些小巧精致的庭园~~</p> 三十三间堂 <p class="ql-block">三十三间堂正式名称为莲花王院,初建于1164年,约在1266年完成重建。</p><p class="ql-block">长形佛堂采用日式歇山顶形式——正规铺瓦屋面的“全丝柏建造”形式,全长120米。因其大殿正面被柱子分割成33间(每间约为1.8米),故称为三十三间堂~~</p> <p class="ql-block">堂内以中央的巨大佛像为中心,左右各供奉着500座佛像,共计1001座主佛。观音雕像精美细致,神态传神,排列严整的千余座佛像共聚一堂,场面颇为震撼(堂内不允许拍照,以下图片为导游提供,在此感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设计精美的庭园~~</p> 银阁寺 <p class="ql-block">银阁寺正式名称为慈照寺,是日本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银阁寺最初由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在 1460 年修建,作为他退休后颐养天年的别院。1482 年,他增建了如今被称为"银阁"的院舍,作为供奉观音菩萨的佛堂。</p><p class="ql-block">"银阁"仿照足利义政祖父的金阁寺建造,与极尽奢华的金阁寺相比,银阁寺规模较小,且低调、简朴~~</p> <p class="ql-block">银阁(观音殿):银阁是一座两层木构建筑,融合了武家风格与禅宗元素,虽未施银箔却因其装饰风格朴素被誉为“未完成之美”~~</p> <p class="ql-block">锦镜池:倒映银阁的池塘,周围苔藓与古松构成静谧景观~~</p> <p class="ql-block">仿照金阁寺象征吉祥的金凤凰,银阁的屋顶装饰是一只朝向东方的青铜凤凰~~</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银沙滩和向月台以其独特的枯山水式庭园风格著称,是日本庭园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银沙滩 银沙滩以洁白的砂砾铺就~~</p> <p class="ql-block">圆锥形设计的向月台,同样也是白砂堆就。据说在月光下,砂砾会更加洁白(此图片为领队提供 ,在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东求堂 东求堂为初期书院的残留建筑,1486年修建。这间由扁柏皮茅草屋顶建成的房间,是足利义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佛堂和茶室。</p><p class="ql-block">东求堂在日本建筑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因其确立了书院式的建筑新风格,这种模式成为此后武士家族的基本样式~~</p> <p class="ql-block">在高处俯瞰银阁寺~~</p> 哲学之道 <p class="ql-block">哲学之道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散步小径,曾入选日本百条名路。因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经常来此散歩,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路旁的樱花树是画家桥本关雪夫人所赠。春天时,沿途两旁“关雪樱”盛开,形成一条樱花隧道,花谢时花瓣散落水面,又别具另一种风情。可惜我们去时樱花还未开,看到的只是水道边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路了……</p> <p class="ql-block">今晚宿京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