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远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589127</p><p class="ql-block">插图: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临近父亲节,忆起父亲给我们说《三国》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3年我读初三的时候,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弟妹围坐在父亲身旁,听他说《三国》。</p><p class="ql-block"> 父亲平素少言寡语,不苟言笑。只是一说到《三国》,他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p><p class="ql-block"> 父亲少時读过四年私塾,有些古文基础,酷爱读书,尤其章回小说。他说,天下六大才书,《三国》居首。</p><p class="ql-block"> 这天他说的《三国》与众不同,他说的是清初评论家金圣叹评点《三国》。</p> <p class="ql-block"> 父亲说,三国群雄混战時期,曹操和袁绍在河南白马对峙。袁绍麾下大将、河北第一名将颜良阵前接连斩杀曹营两员大将,连猛将徐晃也战不二十回合败回本阵。徐晃何许人也?他是曾和曹营顶级猛将“虎痴”许褚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一流猛将,连他和颜良交手都不过二十回合,可见颜良战力惊人。</p><p class="ql-block"> 曹营无人敢于迎战,曹操无奈,只得求于此時名义上归顺曹营的关羽。</p> <p class="ql-block"> 云长允诺,提青龙刀,跨赤兔马直奔袁阵。袁营波分浪裂,露出阵中颜良。</p><p class="ql-block"> 父亲解释,古代两军对阵,讲究兵对兵将对将,故袁营士兵自动从中间向两边散开,以便主将对决。</p><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描述关羽直奔颜良而去,“云长马快,一刀将颜良刺于马下。”</p><p class="ql-block"> 《演义》的表述与《三国志》的表述是一致的。《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摩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关羽杀颜良是刺杀,而非砍杀。</p> <p class="ql-block"> 金圣叹圈“刺”字而评曰:“此字甚妙”。为什么妙?金圣叹未详说。父亲讲解说:这是夸马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太快啦,快得瞬间就来到颜良面前,使颜良猝不及防。快得使用刀的关羽来不及举刀砍杀,只得拿刀当枪使,乘势一刀刺去,将颜良一刀刺于马下。</p><p class="ql-block"> 这也揭示了一个事实:云长颜良并未真正对决,他们各自的战力并未真正展示。</p><p class="ql-block"> 啧啧!我惊叹罗贯中遣字之精准,金圣叹评点之精妙,也对父亲新颖透彻精彩讲解佩服不已。</p> <p class="ql-block"> 店外夜空静谧,万点繁星。店内故事里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我们是听得如醉如痴,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 父亲讲解的这个《三国》故事使我深深感到,以后学习必须仔细再仔细,小到一个字也不能马虎。一个字也能揭示事物真貌,一字也许就是真相。人生之途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待事物需要这样一个认真的态度,这也是一个立身之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