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之二十五 游江郎山仙霞关

闲云野鹤

远眺江郎山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我在视频上又见到江郎山,三块状若刀砍斧劈的巨石片像 “川”字一样伫立在山巅,很神奇。查看位置,在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周围都去过,就那一带是空白,不去补课更待何时?2025年4月11日14:55,我离开三清山时,一测距,在东南100公里。长途旅行中,这距离相当于抬抬脚。马上出发,16:00就到了。</p> 天半江郎 江郎山,丹霞地貌,AAAAA级风景区。以奇峰赤壁为特色,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须女湖、仙居寺组成,最神奇的就是那巍峨挺立的三片石峰。明代徐霞客三到此处,对其赞不绝口。据文字介绍,大约在距今260-530万年的上新世,红砂岩遭受强烈侵蚀,残留300米高的三座孤峰,地壳运动中再次抬升至360米。远观,高高腾起于半空,时而云雾缭绕,故称“天半江郎”。 我 网络上有人介绍,远观江郎山的最佳位置不在景区内,反而在景区外的“天半江郎”石碑处。按图索骥,我直接开车来到。一排停车位的对面,宽大的古榕树冠下,绿茵茵的草坪上自然、艺术地摆放着数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一旁立着一块红字“天半江郎”石碑。50米外有个小水塘,一旁有2米高4米长的不规则勒石,刻着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几个大字和国家级、世界自然遗产两个标志,背景就是那三片巨石。 我和小白 <p class="ql-block">  蓝蓝天,微微风,小水塘,绿草地,榕树遮天,天穹下立着三片巨石,构图极富情调。我驾车突兀抵达,惊扰到比我先到的俩小青年,他俩正往“天半江郎”勒石旁草地上铺设躺垫。姑娘一惊,扭回头,红着脸揪住小伙儿的耳朵使劲拧,我感觉那个潜台词似是“都怪你,都怪你”。两人“嘻嘻哈哈”,推来推去,滚到一起。姑娘的头伏在了小伙儿胸前,马上又推开,不像真生气。如果不是我打扰,会怎么样?天真了,如此美景,感兴趣的岂止你俩。果然,一辆旅游车拉着满满一车人接踵而至。游客们呼啦啦下车来,大呼小叫地拍照。等他们拍完,我才上前。回头一看,小情侣俩连人带车早已不知去向。</p> 导航设置“天半江郎”即到此处。 出游,参团最便宜,乘飞机比高铁贵,自驾费用最高。好处不言而喻,可以一个景区接一个景区跑,快捷、方便、省时间,前几个形式都办不到。对于荒山野岭景区来讲,更是如此。比如这次,上午我还在三清山上观赏巨蟒出山,下午就到了江郎山。游玩结束,还可以去仙霞关,一天游仨景区。自驾游好处明显,但要注意,绝不能疲劳驾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体力很重要。 仙霞关景区入口 江郎山游玩结束,我直接开车前往25公里外的仙霞关。仙霞关古称古泉山,“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位于江山市保安乡境内闽浙赣三省交界的山岭上,保留有黄巢起义遗迹。文字介绍上说“仙霞关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为四大古关口”。那三关名气很大,我都去过,能与之齐名?这提法以前没听说过,待考证。 关下仙霞古道 从江郎山去仙霞关要先经过保安乡场镇。场镇老街与新区紧紧连在一起,规模不小,房屋建筑整整齐齐,很干净也很安静,有数家民宿和一个规模很大的游客服务中心。天色不早了,我先在镇上订下一家叫雨农酒店的房间。他家底楼开餐厅,二楼以上是宾馆。虽是民宿,新房子,标准间,设施齐全,落地玻璃窗外即是行道树,清清楚楚地看见门前自己的车。这是此行我住过最好但并不贵的房间。为啥叫“雨农”这名字,懂的都懂,不需解释。稍作停留,我驱车穿过场镇,前往2公里外的仙霞关。 仙霞关第一关 仙霞关景区门口还有一个很小的游客服务中心,下班了,已经锁门,无人。一旁的停车场同样空空荡荡。我停好车,走向景区。大门前立着一座条石垒砌、卵石镶嵌、2米宽厚5米高的实心碉楼,正面青石板上镌刻着红色的繁体字“仙霞驿”,我估计是建景区才有的。景区大门是一座圆木柱支撑着的三门挑檐牌坊类的亭子。进入大门,我踩踏着乱石块垒砌的古道往森林中的仙霞关口前行。 关内林中古道 仙霞关一共有四道石条垒起的关墙关口,彼此相距1公里。我沿着小溪边的古道静静地走着,一会儿便来到仙霞岭下山坳处的第一处关门城楼。这城楼高约8米,关墙厚约6米,乱石垒砌,条石镶边,跨谷而建。要上山,必须经过关门。我在关口前留影,随后进入门洞。爬上关墙眺望,只见山上山下林木森天,关墙向两边延伸。此处虽谈不上险峻,但在冷兵器时代,要想从此突破,不是容易事儿。 半山潇潇亭 古道渐渐升高。天快黑了,能见度明显降低。一旁的小溪流水汩汩,两边是成片山林,阴森森的,安静的可怕。乱石镶嵌的古道年代久远,石块表面已经磨出包浆。脚踩上去,感觉滑滑的,很硬,很硌脚。在这样的硬石上跌跤不是闹着玩儿的,我小心翼翼地向第二关攀爬。 上山古道 半坡上经过一座六角飞檐凉亭,名叫潇潇亭。再向上爬,拐弯处又见一平台上有古色古香的木屋和凉亭。木屋回廊上红柱环绕,画阁门,花格窗,飞檐翘角,看上去有一定年代感,不像是后建的。门前平台上摆放着两尊三脚铜鼎,香火全无。我正打算停下脚步上前看看,响起一阵“请勿吸烟,勿带火种上山”的喇叭声,感应式装置被触发,吓我一跳。我虽从不抽烟也没有打火机,闻声兴趣索然,转身离开 半山古建筑 仙霞岭第二关筑于山头垭口,居高临下。三关、四关则骑在山岭上,互为犄角,构成坚固的防御工事。我大约又弯弯拐拐地爬了300米,天色越来越暗。林中一片寂静,路边立着一尊黄巢的青石雕像,高2.6米,肩宽0.7米。底座高1.6米,底座上镌刻着他的生平简介。旁边两块石碑,一块镌刻着“东南锁钥”,一块全文镌刻着黄巢《不第后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体遒劲有力,不知是谁写的。木牌上写着“仙霞古道一说,黄巢起义部队遇高骈部队抵抗。遂在仙霞岭刊山伐道,直驱建州,即为仙霞古道。” 黄巢雕像 百度了一下,黄巢起义军确实到过浙西衢州柯城一带,没有查到他们是否到了距柯城百里之外的仙霞岭,并开山筑路杀进福建的明确记载。我继续向上攀登,荒山野岭,山林间偶尔传来一声响动,纵是我这不知畏惧为何物的人,也有点心虚。孤身一人在外,不能有任何闪失。思前想后,决定不再冒险继续攀登。第二关遥遥在望,我不舍地转身返回。借着微弱的光亮,我慢慢地在硬滑的仙霞古道上向下缓行。天几乎黑了,两旁的树林、毛竹林阴森森的,仿佛张着大口随时要吞噬什么。晚风吹拂,汗也干了,下山的路上轻松多了,但滑倒的危险增加了。我小心保持着平衡,回到停车场,驾车离开。车灯明晃晃地照着前路,两旁的森林、建筑已经全然看不清,一晃而过。平安回到雨农酒店,晚餐、冲凉。周围很安静,我躺在床上,回想着一天所见。 毛竹林竹笋破土而出 从江郎山到仙霞关的途中,我数次见到路边有棕色指示牌“二八都古镇”,明显是景区的标识。我觉得这地名好奇怪,但没有细想,一脚油门就过去了。原来这“二八都古镇”是同在仙霞岭的一个脚踏三省的古镇,还是AAAAA级景区。介绍说它与南浔、西塘、乌镇同为浙江四大古镇。这么出名,我竟然不知道。介绍说二八都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合浙式、徽式、赣式、闽北式及西洋式的明清建筑,被称为“文化飞地”。当地居民142个姓氏,流行闽南、客家、江山、广丰和二八都官话等13种方言,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这么奇特的地方,距离又这么近,错过啦。功课没有做好啊,小憾。渐渐入眠,下半夜醒来,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下雨了。 我 20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