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旅行者 30708095</b></p> <p class="ql-block"> 今日泰山之地貌,大约形成于三千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它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最高主峰是玉皇顶,海拔高度1545米。泰山海拔看起不高,但从华北平原拔地而起,相对高差达1400米,仍然形成<b>一览众山小</b>的视觉震撼,具有<b>旭日东升</b>的自然奇观。所以泰山拥有<b>五岳独尊</b>、<b>天下第一山</b>等众多耳熟能详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泰山的自然景观不算鲜明,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所有名山望尘莫及。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先后有十三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一复加的程度。所以说,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华厦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b>天人合一</b>思想的寄托之地,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古人云:<b>有泰山安,四海皆安。</b></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例<b>《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b>。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泰山评价是:近两千年来,庄严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在泰山5A级风景区山脚下的红门附近,有许多外地人了解甚少的景点,<b>岱庙、王母池、老君堂</b>都是自西汉到明清所建的庙宇。岱庙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是泰山古建筑群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景点不需艰难爬山,既可欣赏又可获得精神享受。2015年11月8日游览岱庙及红门,2025年5月12日游览王母池、老君堂并再次走进红门,近十年的时空交替,我依然对泰山情深意长。</p> <p class="ql-block"><b>岱庙的碑刻</b></p> <p class="ql-block"><b>岱庙的古汉柏</b>(树龄2100年)</p> <p class="ql-block"><b>王母娘娘赐福</b></p> <p class="ql-block"><b>老君堂的古银杏</b>(树龄1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提起泰山,总有一种威严和力量铸在心中。徒步攀登泰山是许多人的梦想和荣耀。从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单程步道约9公里。2015年11月8日,踩着晨雾从红门徒步到中天门,从中天门乘缆车到南天门,攀到玉皇顶,返程采取徒步下山,但缺了中天门到南天门的十八盘徒步上行。带着九年前的缺撼再次来到泰山,于2025年5月13日从天外村门乘景区摆渡车到中天门,再从中天门徒步上南天门,两次联结完成了泰山的全程徒步,也算是对自已过了古稀之年的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b> 一天门</b>:为泰山登山盘路起点,象征<b>天梯之始</b>。</p> <p class="ql-block"><b> 红门</b>:红门宫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得名。创建时间无考,现为明清重修建筑。</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8日早晨,进入红门,过了万仙楼,直到岱顶,不论徒步还是乘缆车,沿途浓雾缭绕,偶尔只看到个别红墙庙宇的轮廓,看不清沿途景观的模样。在空旷的山路上,走着走着听到前面有说话的声音,或碰到爬山的游人,都感觉遇到了知已。这次雾中攀登泰山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而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浓雾中的<b>中天门</b></p> <p class="ql-block"><b>五大夫松</b><span class="ql-cursor"></span>坊</p> <p class="ql-block"><b>望人松</b></p> <p class="ql-block">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之间,有段1633级陡峭的石阶,叫十八盘,形似天门云梯,是考验徒步者最艰难的爬山路段。徒步泰山的游客人数相对较多,一是体验泰山的历史文化氛围,二是泰山的步道宽阔,爬山总距离和陡峭的路段相对较短。瞧瞧沿途的攀登者,男女老少都在参予。我们一行五人中,年龄从50岁到74岁,虽然有体力上的明显差异,但从中天门开始爬山,都顺利地到达南天门。同行的老刘(五人里年龄最长者)爬山时说:游了那么多山,到泰山还是第一次,并徒步体验了爬十八盘的艰难和乐趣,登泰山的心愿达到了,也心满意足了。</p> <p class="ql-block"> 徒步爬山道和缆车上站在南天门相交,两路游客相继汇聚在南天门与天街。虽然说过了五一长假,依然是人头攒动,有些人为祈祷神灵而来,有些人为登山而来,多数人为观赏泰山风光而来,不论什么目的,天街、瞻鲁台、大观峰、岱顶平顶峰、玉皇顶都是人群最密集的区域。<b>五岳独尊石碑、玉皇顶</b>是最火的网红打卡点,大家都想留下一张五岳独尊和玉皇最高峰的珍贵照片,可在拥挤不堪的人流中,若想抓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得使出浑身解数方可获得。</p> <p class="ql-block"> 泰山深厚的历史文化除了三教同源的寺庙古建筑外,最能体现泰山文化的是历代帝王、官员、名人留下的不朽墨宝和石刻。泰山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最著名的石刻如<b>五岳独尊、雄峙天东、呼吸宇宙、置身霄汉、气通帝座</b>等,其多数为清代书法雕刻。特别是1907年由泰安宗室玉构题写的<b>五岳独尊</b>,不仅是泰山形象的核心符号和地标性石刻,也是第五套人民币五元纸币的背景图案。泰山不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还被命名为中国首座<b>中国书法名山</b>。</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岱顶平顶峰上,除了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爽之外,还要经受山顶气候的变幻莫测。九年多前的初冬,全程几乎是浓雾缠身,可站在<b>雄峙天东</b>石碑前,偶遇厚厚的云雾瞬间被劲风吹散,天空出现短暂的腾云驾雾现象,明亮的天空几分钟后又被云层覆盖。今年五月初夏,我们依然在原地经历了阳光下约十级狂风的突袭,头发立起,衣服抛向头顶,口袋的纸巾、零钱瞬间被卷走,真是始料未及。相隔近十年,同地两次境遇,足见泰山之颠风云变化的无常,也领教了泰山的威力和神奇。</p> <p class="ql-block"> 泰山的壮美,不仅在于其高度,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p><p class="ql-block"> 两次泰山之行,不仅是爬山赏景,更是一次自我挑战与超越的历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