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syx</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6471488</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 傍晚 晴</p><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急匆匆游览完晋祠,时间已到了下午5点多, 司机师傅说可以拉我们去看一下太原古县城。太原古县城距离晋祠约10公里,中巴车约半个小时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北街外环,占地面积约0.81平方千米,城门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全长3732米,城墙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城墙共计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星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共12孔)。太原古县城整体风格沿袭了晋阳古城<b>“城池凤翔余”</b>的古老建筑格局,自古有着“凤凰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城池凤翔余”出自唐玄宗李隆基的《过晋阳宫》)</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作为太原故城,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从建成到焚毁历经一千余年。周、秦、汉、隋唐、北宋乃至元、明、清、等王朝的京畿重地,山西首都郡晋阳则始终居于中央的肘腋地位。历史上,先后有15位帝王在这里文治武功。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地。此外,太原古县城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庙宇、宫殿和城墙等历史遗存,被誉为“华北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由当时的知县潘原英复建在已有近1700多年文化积淀的晋阳古城遗址之上,太原古县城与晋阳城一脉相承。一直到清代,这里都是太原县所在地。</p><p class="ql-block">2011年,太原古县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2013年起,太原古县城进行修复,原居民陆续搬出县城 。历经八年修复,于2021年5月1日太原古县城正式开放。太原古县城现存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主要景点有隆恩寺、城隍庙、玉皇庙、关帝庙、文庙、县衙、察院、奎星楼等;其中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开放金牛湖等公园绿地形成观赏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这寂静无人的护城河外外,我们下车,跨过这座桥,走过荒无人烟的过度带,就到 了城门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东门 ,根据传统城防建制,明代太原府城东门被称作大司马门,该称谓源于古代官职体系中的武职命名传统。也许是时间晚了,东门外静悄悄的。</p> <p class="ql-block">整装束带,抖擞精神进了城,大司马门前一排敞篷景区车在揽客。我们上了一辆大姐的车 ,车沿着城墙开起来,大姐也做简单讲解,说到重要景点会停车。</p> <p class="ql-block">景区车第一个停靠点北门,叫“奉宣“门,这是现存最好的一座明代古城门 。该城门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晋阳古城文化延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内额为“德化”,即“以德化民,治国方略”的缩写。</p> <p class="ql-block">出了城门,别有洞天。外门额为“奉宣”,可谓“奉旨(令)宣告”之意。出古县城北门瓮城,就是古时的“官道”,可通达太原府城及京城,朝廷或官府的圣旨或政令即从此门进城宣告,故在此悬“奉宣”之匾额。</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停靠点,为宣传太原做的大型广告画前打卡,下车后大姐贴心的给我们拍了张集体照,以作留念。第三个停靠点是一堆卡通画,内容太年轻我们再没有下车。大姐说古城内最繁华是西大街、南大街,但都没有停车,车径直开到了终点。</p> <p class="ql-block">到了停车点才发现也可以乘坐马车逛游,不过价格就贵多了。集体出游,时间有限 ,免了。</p> <p class="ql-block">大司马:古代武官的最高称呼。</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司马牌坊,迎着落日余晖,我们开启了东大街的漫步游览。</p> <p class="ql-block">在东街中段路北是太原县文庙(孔庙),为古城内现存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庙东、西各有一座牌楼。文庙东面的牌楼东匾额书“德配天地”,意为道德相等于天地;西匾额书“万世师表”,意为孔子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文庙西面的牌楼东匾额书“东方圣哲”,意为孔子是东方儒家最崇高、最卓越有智慧的人;西匾额书“道冠古今”,意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古今最高的学术。</p> <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匾额是由 康熙皇帝 题写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在 南巡时亲临 曲阜孔庙 ,祭拜孔子,为彰显对儒家文化的尊崇,特题写“万世师表”四字,后悬挂于大成殿正中。后各地孔庙都效仿使用。</p> <p class="ql-block">此外,文庙内还有其他重要的建筑和设施,如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整体布局为五进三合式院落。</p> <p class="ql-block">段氏旗杆院又名进士院,位于东街中段路北,第119号历史民居。据碑记和史料记载,旗杆院是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一等进士段程式的故居,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三进院落布局,因古时门口有旗杆,故名旗杆院。现存已经没有了旗杆。</p> <p class="ql-block">古代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最高监察机构,主掌监察、弹劾百官及司法监督,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负责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其前身为御史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制设立,清代沿袭并强化职能。相当于现在的纪委。</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参观途中噌一个导游讲解记录的,穿过挂满祈福带的鼓楼门洞,就到了太原县衙门。</p> <p class="ql-block">进了太原县署,恢宏的建筑群大气磅礴, 匾额楹联直击心灵。后面的照片就是按照进门顺序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县衙升堂审案的主要场所称为“大堂”,也称为“正堂”。大堂位于县衙中轴线第二进院落(仪门之后),通常面阔五间,威仪森严。大堂是县太爷公开审理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核心场所,例如宣判死刑或迎接上级官员时,需开启仪门并在此行礼。</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堂, 本以为进了后院县官的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接着出现了一个“二堂”,上面没有“明镜高悬”的牌匾,二堂是县官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退出来依然是匾牌如画,字字珠玑。</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 看广告牌应该是县城中心了,古城十字街中心是新建的高耸雄伟的市楼(也叫旗亭)。穿过市楼东西南北通透的门洞,就是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了。但时间不早了,不能再贪婪,回撤。</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再到大司马门前,这里可以登上城墙,一睹古城全景。机会不容错失 ,赶紧检票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看巍峨的城墙在阳光下闪耀,青砖与灰瓦交织出历史的厚重感。城门高大雄伟,门楼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城内的街道狭窄而幽深,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远眺古建筑群里夹杂着商家的吆喝声,绿树成荫笔直的马路上,小汽车在奔驰 ,远处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古代与现实融合在一起,让游客体会一个全新的太原古县城。</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歪打正着,东大街上重要的文物景点都看了。按照大姐的说法,西大街、南大街应该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了。</p><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不“古”,以前的县城年久失修 ,破败不堪,这是在原来的地方重新修建的。</p> 谢谢您驻足观赏 <p class="ql-block">文字:syx</p><p class="ql-block">图片:syx、晓、雪兰、老贾等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编辑:syx</p><p class="ql-block">创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