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世界就是一个修行的道场,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都是一个修行的人。但修行与修为又不同,一个修行的人不一定有修为,而一个有修为的人,一定是个修行的人。从佛学上讲,有修为的人有三个特质,就是定,戒,慧。如果能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修定;对现在的境界不贪着,这就是持戒;对未来的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修慧。而基督教所说的修行,讲到生命的重生为开始,追求生命的圣洁与完全,以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为标竿与榜样。修行乃是人一生的功课,追求更美修为,人生的追求没有止境。</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修行上所达成共识,涉及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内在探索,旨在提升生活质量和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以下是修行的几个关键方面:</p> <p class="ql-block"> 内在修炼:修行主要是对内心的修炼,包括对“我”的执着的超越,以及对生命和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这种修炼帮助人们减少痛苦,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p> <p class="ql-block"> 生活方式:修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精神价值。这包括通过专注当下、如实生活、带着觉察和慈悲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如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p> <p class="ql-block"> 实际应用:修行不仅限于传统的修行方式,如祈祷、坐禅,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煮饭、洗碗、做家务。关键在于将修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为来体现修行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社会参与:修行不脱离社会,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修行者应在社会中实践佛法,如通过家庭、职场和人际交往等方式,实现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修行必然是布施之人,一个真布施的人,应该是不求功利的,否则就是交易与买卖,失去了布施真正的意义。布施简之有三层面:</p> <p class="ql-block">法布施:</p><p class="ql-block">法布施是指通过传播真理,道法,世间法来帮助他人获得智慧和知识。这种布施不仅包括亲自讲解经文,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真理,从而开悟、觉悟。法布施能够使人获得智慧和学业的进步,同时也是培养慈悲心和耐心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财布施:</p><p class="ql-block">财布施是指施舍财物以帮助他人改善生活或解决困难。这种布施可以是给予金钱、物资援助等形式,例如慈善捐款、资助贫困家庭等。财布施能够帮助他人解决眼前的困难,同时也是积累功德的一种方式。通过财布施,修行者可以培养慷慨心和利他心。</p> <p class="ql-block">无畏布施:</p><p class="ql-block">无畏布施是指通过行动或言语减少他人的恐惧和痛苦,提供心灵上的安慰。例如,在灾难发生时前往灾区提现供帮助,或者在他人心理恐惧时给予支持和安慰。这种布施能够培养布施者的慈悲心和勇气,同时也能帮助被帮助者减轻心理负担,获得更多的精神支持。</p> <p class="ql-block"> 总之,修行是一种全面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方式,它涉及个人的内在修炼,皆在达到生命中更高的修为,求得生命的圆满。一个有修为的人,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悲悯众生,所以他必定是一位布施之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广种福田,必然收获圆满功德。</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敏苏,笔名天路客,福州长乐人。美国丰收神学院神学学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协福州市会员,亚洲东南《凤凰诗刊》入驻诗人。曾任大洋洲《凤凰诗刊》副社长,编审。海内外发表诗歌超千首,屡次获奖。出版个人诗集《天涯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