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往拉萨的路上,经过了“卡定沟景区”。</p><p class="ql-block">与西藏的其他景区比较起来,“卡定沟景区”是比较“迷你”的。</p><p class="ql-block">“卡定”在藏语中寓意着“人间仙境”,象征着神秘而美好的境界。这么美好的地方,当然不能错过了。</p><p class="ql-block">此处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西藏之行中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峡谷地貌。</p><p class="ql-block">景区仍然以“佛”为主要元素。</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迎面而来的就是这样的一座座异石林立的巨大崖壁。</p><p class="ql-block">景区介绍说: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观音、护法、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酥油灯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是极其相信的,但“天然形成的各种佛像”我真的是一个也没有看出来。看到别的游客在那里指指点点,大喊“看到啦”“真像”时,我就像个眼笨心笨、佛力不到家的“笨”学生,站在游客们后面不吱一声,暗自埋怨自己佛道参悟不够。</p> <p class="ql-block">但也不是“笨”到“无可救药”,还是看出一点东西来的。比如上面这张照片里的“酥油灯🪔”。这点燃的“酥油灯”,是否能为我增加一点法力,以消弭一下我对“佛”没有悟性的“罪过”?希望“它们”成为我今后人生中闪烁的温暖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佛家的六字真言也看到了。就在“天佛瀑布”流经的山脚下(瀑布后面再写)。</p><p class="ql-block">这六字分别是为“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净化心灵、消除业障的宗教意义。这六字真言在藏族佛教中占据核心地位,被认为是连接凡俗与佛国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到拉萨后,我在大昭寺、色拉寺以及八廓街上遇到的朝圣的信徒,他们手持转经筒,嘴里念念有词, 原来他们念的就是这六字真言啊。</p><p class="ql-block">听导游讲解,我知道了这六字真言不仅是佛教徒们日常诵持的咒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对智慧、慈悲与解脱的追求。通过诵持六字真言,信徒们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坚定修行道路。</p><p class="ql-block">原来信仰是有力量的!!!</p><p class="ql-block">我想,只要我们有信仰,即使不念这真言,我们也能内心平静,坚定前行的!你说可是?</p> <p class="ql-block">其余的的大佛、女神、观音、护法、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等各种,我是真的看不出来了!佛祖啊,对不住了哦!</p><p class="ql-block">各位看官,快帮我找找啊!也许你们的参悟能力强,看看有没有那些佛啊、观音啊、喇嘛啊以及神龟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的介绍牌。风吹日晒,都不光泽了,但还是能看得见上面的介绍的。</p><p class="ql-block">可惜了,我悟性太差矣!我,找不到。</p> <p class="ql-block">奇峰异石与参天古树交相辉映间,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这仿是大自然的杰作。在西藏的这几天,看瀑布还是第一次呢!</p><p class="ql-block">瀑布名为“卡定天佛瀑布”。“天佛”?是不是因为这里处处都是“佛”的元素而得名?我错过了认出强巴佛、班丹拉姆的机会!我有点难过,转念一想,我把佛装在心里,我没有恶念,我心存慈悲,我有信仰,有追求,佛不也是会保佑我的吗?释然😌</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的瀑布似乎只是细流,并不壮观。</p> <p class="ql-block">来!看一段它的视频,听听它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与瀑布合影。</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一处许愿池。边上的白象在藏传佛教中象征着纯洁、神圣和佛法传播的使者。如今它在这许愿池边看着一个个游客来此许愿,心里应该是开心的吧!我也不例外的上前洗手许愿,许了什么愿?当然要保密哦🤫</p><p class="ql-block">水是从山上的瀑布流出来的,不愧是雪山的水,那种冰凉清冽通过指尖直透人心。</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景区里也处处都是藏传佛教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这三尊佛像应该是宗喀巴大师的“师徒三尊”。</p><p class="ql-block">到了西藏才恶补了一点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藏传佛教有很多教派,格鲁派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教派。</p><p class="ql-block">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立者。明成祖永乐十七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年63岁</span>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主杰(宗喀巴大师的八大弟子之一)合称为“师徒三尊”。</p> <p class="ql-block">还有随处可见的玛尼堆。这个玛尼堆堆到了树木的残桩上。</p> <p class="ql-block">“岩羊石屋”。</p><p class="ql-block">一个类似于简易屋子的处所,四面是空的,岩石架在山体上。</p><p class="ql-block">出景区后问了工作人员,原来岩屋就是由岩石和石板搭建而成的居所。说白了就是人类早期利用天然地质结构建造的居住空间,通过人工修砌洞穴或石壁形成。</p><p class="ql-block">这些看似普通的岩石,在人类能工巧匠的手中,化为了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的石屋。石屋与周围的自然景色,互相交融,成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叫“岩羊石屋”呢?</p><p class="ql-block">原来啊,岩羊是一种生活在高山和悬崖峭壁上的动物,它们毛色和岩石极为相似,因其卓越的攀岩能力而被称为“岩壁之灵”或“崖壁舞者”,它们经常在峭壁上活动,因此它们主要的栖息之地也被称为“岩羊石屋”。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卓越的攀爬能力,成为了大自然中一道令人惊叹的风景线。(以上内容据百度整理)</p><p class="ql-block">我想,“岩羊”也好,“石屋”也罢,都是生命与自然抗争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不大,景致也是小小的。比如,这个“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以为是多深的一个洞,原来就只有一两米,阳光照进洞里,也就照见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佛瀑布流下来的水,在小小溪中形成了小瀑布,飞流(直接)而下,也是一景呢!</p> <p class="ql-block">植物,在这春天的阳光下开始发芽生长,抽出细细的藤蔓,长出碧绿的叶子。</p> <p class="ql-block">单看这张照片,你一定以为这是在江南或者皖南的某个景区,小溪潺潺,树林阴翳,还有鸟儿鸣声上下。</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卡定沟,犹如漫步在天然氧吧里。这里森林覆盖,树木茂盛,缓缓流淌的小溪流随处可见,空气出奇的好。</p><p class="ql-block">走在景区里,浸润了清新的空气,五脏六腑似被洗涤了一番,感觉特别舒畅,几天来的干燥感也一扫而空。</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里不是江南不是皖南,这里是林芝的卡定沟。你看,那湛蓝的天和空中飘荡的云,那远处高耸的峰和近处修长的竹,那是独属西藏林芝卡定沟景区的风景啊!。</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景区虽然不大,但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我们就在这一个个惊喜中走向拉萨,走向心中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下一站——拉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