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5年5月26日</b></p><p class="ql-block"><b>趵突泉、泉城广场、黑虎泉</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 雪山火凤凰</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 8803673</b></p> <p class="ql-block">清晨,推开窗,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泉城的温柔。我们来到附近的小餐馆,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汤汁四溢,再来一碗小米粥,瞬间驱散了清晨的懈怠。吃饱喝足后,坐上公交车,满心期待地朝着趵突泉公园出发。</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公园,坐落于济南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相连,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p><p class="ql-block">公园内名泉众多,与趵突泉相伴的还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20多处名泉,它们共同组成了济南四大泉群之首的趵突泉群。除了清泉,公园内的人文景观也别具魅力。泺源堂、娥姜祠、观澜亭、来鹤桥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古朴典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趵突泉公园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济南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趵突泉公园新老景区浑然一体,古今文化同映成辉,是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和海内外著名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抵达趵突泉公园,从东门进入,没走多远,便与漱玉泉相遇。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个泉池。“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泉水清澈,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因此得名,潺潺的泉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在此洗漱,填词吟诗,这一方清泉,或许也曾浸润过她的才情与诗意。她的作品《漱玉集》即以此泉命名。</p> <p class="ql-block">泉水旁,李清照纪念馆静静伫立,馆内珍藏着许多与她相关的文物和诗词作品。庭院静雅素朴,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千古才女对话,感受她笔下的婉约与豪迈。她的词作,或细腻地描绘闺中情思,或深沉地抒发家国之痛,每一首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学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一代词人”“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墨宝刻立于纪念堂正亭和报柱上。</p> <p class="ql-block">从李清照纪念馆出来后,我们稍作停留,规划了接下来的游玩路线。首先向北前往百花厅。</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泉水自然地质展览馆。走进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讲解,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济南泉水的形成原理和地质构造。原来,济南独特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奇妙景观。那些关于泉水的知识,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泉水有了更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五三纪念园</p><p class="ql-block">“五三”纪念园是为纪念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趵突泉畔制造的“五三”惨案而建,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由“五三”亭、“五三”纪念馆、入口牌坊、警世钟台组成。</p> <p class="ql-block">“五三”纪念堂上下两层,底层为观展区,堂内放置蔡公时烈士铜像及文字、照片等资料,二层陈列与“五三”惨案相关的历史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泺苑</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老街巷,河道交叉、泉源充沛,以廊、榭、阁等敞开性建筑为主,高低错落,前街后河,靠小桥连接,搭配百年古树与泉水,如大气秀美的水墨画,呈现“人家尽枕河”特色。是泉城“潇洒似江南”景致的代表区域之一。</p><p class="ql-block">有茶社、酒楼,是休息品茶佳处。还有黑陶、鲁绣等民间工艺展。</p> <p class="ql-block"><b>“胜概楼”</b>迎面墙上,一幅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描绘了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展现了老济南风貌 。八百年前的济水烟波,竟与窗外泺苑的泉石风致遥相呼应——那画中汀渚的芦苇,与眼下池畔的菖蒲一般俯仰生姿;画里疏落的笔意,更与园中"潇洒似江南"的造景气韵相通。</p> <p class="ql-block">与山水墨韵同框的瞬间,恍若从赵孟頫的笔锋里款款走来。背后,悠悠文脉如潺潺溪流,无声流淌。愿把这满溢文化气息的瞬间,妥帖珍藏,任岁月流转,此间侵染的诗意,恒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便是趵突泉了。盈盈湖水中三股清泉喷涌而出,浪花翻滚,泉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轮美奂,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园内波光粼粼的泉池,金壁煌煌的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一带粉墙托起朱漆楼阁,飞檐翘角刺破青空,这便是白雪楼了。白雪楼,始建于明代,原为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修建的藏书处。</p> <p class="ql-block">滄园</p><p class="ql-block">滄园是明朝著名诗人、“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的读书处。因园内有沧泉而得名,是一座民族形式的建筑物。沧园古朴典雅,园内奇树盆景,珍花异木,景观奇特。 </p><p class="ql-block">现在是王雪涛纪念馆。馆内展示了王雪涛先生众多精彩的绘画作品。他的画作,以花鸟题材最为擅长,笔墨灵动,色彩鲜艳,将花鸟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从趵突泉公园东门出来,便来到了泉城广场。这里宽阔壮观,是济南的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欧阳中石书写的《趵突泉胜概》:</p><p class="ql-block">“长天崇历下,金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缕,珍珠漱玉明。文心滋舜甸,德化振瑶旌。舜门钟远迩,泉城颂康宁。” </p> <p class="ql-block">泉城广场的蓝色泉标在正午阳光下闪闪发亮。泉标雕塑,高38米,以篆书“泉”字为设计灵感,三股造型似清泉辗转上升,对应趵突泉的三股水形态,是济南的地标性建筑,彰显泉城特色,诠释济南“泉”之灵魂。</p> <p class="ql-block">离开泉城广场,沿着护城河东行,去寻找黑虎泉。一路上,惊喜不断,沿途散落着玛瑙泉、白石泉等众多泉眼,或汩汩流淌,或涓涓细涌,有的在柳荫下吐着珍珠般的气泡,有的在石缝间奏响清越的琴音。河水被这无数泉眼滋养得愈发清透,倒映着垂柳的碧玉簪。</p><p class="ql-block">忽然水面碎开粼粼金光,黄栏红顶的游船缓缓驶过。游人的笑语随波荡漾,与泉水的叮咚声交织成初夏的市井清欢。</p> <p class="ql-block">古榆树</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那里应该是“五莲泉”,它属于济南黑虎泉泉群 ,周边有山水园林景致,体现济南泉城特色,融入老城韵味。</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河中的金虎亭,因金虎泉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黑虎泉码头</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黑虎泉,只见三个石雕虎头口中喷涌而出的泉水,气势磅礴,如同三只猛虎在呼啸。许多游客和当地市民拿着瓶子、水杯在此灌泉水,我们也加入其中,感受这天然泉水的清凉与甘甜。还有不少当地市民,用小车拉着水桶前来打水,据说这里的泉水水质优良,用来泡茶、做饭都格外美味。</p> <p class="ql-block">灌完泉水等公交车的当地市民</p> <p class="ql-block">泉水浴场,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就是<b>解放阁。</b></p><p class="ql-block">解放阁也是济南标志性建筑,采用古典建筑形式,金黄琉璃瓦覆顶。阁分两层,下层环廊、上层攒尖宝顶,斗拱承托,有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大厅里有群雕和汉白玉浮雕展现战役场景,专题展厅用技术还原巷战 。今天时间关系没有去参观,留待下次再看吧。</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我们找了一家饭馆——“亮亮面馆”,点了肉夹馍和汤面。汤面味道还可以,白吉馍略显板硬,咬开时未见期待的油润肉汁。</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坐车回到酒店休息。下午,我和老伴来到济南站附近转转。热心的志愿者告诉我,那边有济南老车站可以去看看。按照他的指引,我们找到了这座老车站,不过如今的老站也是后建的,大门口挂着“胶济铁路博物馆”。虽然老站还在建设中,但从外观上也能感受到它独特的历史韵味,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被拆掉的老济南站</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在街边的小店品尝了美味的韭菜馅饼。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香的韭菜馅料,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这一天的济南之行,让我在泉水的滋养和人文的熏陶中,深深爱上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