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日记(三)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  早上七点去餐厅吃早点,日本人的早点真的丰富,我大概数了一下,各种食品不下二十种。食品的确太清淡了,不一定符合国人口味。因为我们饮食习惯是重口味的。</p> <p class="ql-block">  光饮料就有咖啡、牛奶、果汁、稀饭(专门为中国人准备的,日本人很少喝粥,因为容易高血糖)海带豆腐汤、酸奶,西红柿汁等。</p><p class="ql-block"> 尤其最佩服日本人吃豆类食品,吃到了极致啊,除了前面说的红豆、黑豆,白豆、绿豆、黄豆外,还能把黄豆发酵后变成纳豆(具有降“三高”保健作用),今天早上,我身边有一对八十高龄的日本夫妇,每人一顿吃了三盒纳豆。我却一盒都吃不完,因为味道怪怪的,非常不适合国人口味。</p><p class="ql-block"> 并且,医学是最发达的国家就是日本,没有之一,日本人从纳豆中提炼出了纳豆激酶。</p><p class="ql-block"> 纳豆激酶降三高,中国心脑血管死亡率43%,而日本心脑血管死亡率0·41%</p><p class="ql-block">纳豆激酶成为日本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点,八点出发,前往世界最著名的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峰——富士山。</p><p class="ql-block"> 途径河口湖(富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五个湖泊其中之一),这是一个安详而又温柔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  然后进入直通富士山的原始森林,中间一条公路曲曲弯弯。盘山而上,我们看见原始森林里有很多被大风吹倒的巨大树木(因为富士山是火山岩地质,树木根系浅,大风一吹,巨树容易倒伏),而这些倒伏巨树原封不动的保留在原地,由此可见,日本对保护绿植达到了什么程度!</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半到达富士山(海拔高度3776米)腰2305米处五合目,此处是停车场,再不能往前走了。日本旅行社对行程的安排是非常严格的,比如几点几分到达何处,休息多长时间,然后从某地至某地,用多长时间,几乎分钟不差,一切为了安全,绝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随意行动,否则,一旦有意外发生,按照日本法律,后果很严重。所以,无论游客有什么额外要求,日本旅行社是不会答应的。今天运气不好,大雾弥漫,根本看不见富士山面貌。山风冷飕飕的,停留时间四十分钟,就给了游客打卡拍照的时间。时间一到,我们只能遗憾离开。</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到河口湖畔的一家日本茶道,</p><p class="ql-block">日本茶道室的墙壁上有一副字上书“一期一会”,茶道师叽里咕噜一通,然后翻译翻译道:人生一世,能见一面是缘分,也许再次相会已经到了那一世了。言下之意,要珍惜当下。(因为茶室里面禁止拍照,所以没有照片共享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依次按照日本茶道师的指挥,完成了必要的操作程序后,吃了白芝麻和黑芝麻的茶点,最后把抹绿菜汤分三次而饮,并且第三次饮完后还要发出响声。</p> <p class="ql-block">  河口湖畔开始午餐了,午餐很可口。</p> <p class="ql-block">  用完午餐后,又去了忍野八海游玩。所谓的忍野八海,“忍野”是地名,是富士山下的一个山村,“八海”是仿照中国的九寨沟而命名的,自称是“日本的九寨沟”</p><p class="ql-block"> 水是来自富士山的雪水,所谓的“八海”就是八个池塘,一条溪流从这八海中曲曲弯弯穿行而过,距离二十米就能感觉到流水寒气袭人。</p> <p class="ql-block">“八海”之一的“涌水口”水深八米,池水清澈,鱼翔浅底。</p> <p class="ql-block">  在高速公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高速公路上有隔网状像一面墙的东西,一直绵延不断。“金子”说这就是强力“吸附墙”,它的功能就是吸附汽车尾气和隔离噪音。他建议回国时,带上两块,一块放在冰箱里除味,一块放在洗瓜果蔬菜的盆子里,能很好的清除农药残留和杂质。</p> <p class="ql-block">  然后,再行程三个半小时到达了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日本九州的名古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