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逛新华书店,在牌类书专架上一本《程序性叫牌法》吸引了我的眼球。立即取出书来翻阅,急切地想从中探个究竟。书中提出的一些新颖的观点触动了我的思维,也想借此与大家分享这一新鲜的理念,顺便聊聊桥牌叫牌体系中各种纷争的ABC。</p><p class="ql-block"> 桥牌叫牌体系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周边流行的主流体系是自然与精确两大叫牌体系,当然它们又各自有无数分支。但站在世界桥牌界的大范围来看桥牌叫牌体系确远远超出了这两大叫牌体系。在《叫牌体系梗概》一书中就重点介绍了十多种 “常见、通用的主要叫牌体系”。大家从下面该书目录介绍中就可看到这五花八门的叫牌体系。</p> <p class="ql-block"> 这最后的一种起源于波兰的“弱开叫体系”有点奇异!它的开叫原则是13点以上Pass,持弱牌直到0点牌也必须开叫出花色或无将,持最常出现的8-12点弱牌时,它设计了一系列的叫牌结构。</p><p class="ql-block"> 而这本《程序性叫牌法》的作者也算是一名几十年桥龄的资深高手。他在总结了无数叫牌体系的利弊后,提出了一个衡量好的叫牌体系应具有的六条标准。他也从这个标准出发推出了一个新颖的“程序性叫牌法”,在叫牌中他把牌的点力和不同牌型有机结合起来叫牌,力求开叫的尽可能准确性,这的确算是一个新的尝试!大家先在书的绪论中看看他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叫牌体系的约定叫的确有点繁琐,有的讲一种叫牌体系就几十页,要都记住确实有一定难处,要搭档也和自己一样记熟到同等程度并能灵活运用那就更难了!这大概也是我们搭档之间叫牌经常失误的一个原因吧!同时这繁琐的叫牌体系也是影响我们桥牌队伍的发展、扩大桥牌普及面的一个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该书作者认为,评价一个叫牌体系的优劣主要应有六个标准。即:1、准确。传达的信息要准确。2、简单。叫品和约定叫越少越好。3、通用。叫牌规则的通用性,搭档的适应性更广。4、防干扰能力强。叫品设计不受敌方干扰影响。5、隐蔽。叫牌的叫品有隐蔽性,不把牌情完全暴露给敌方。6、联手最优化。联手的叫牌和实际的牌情一致,通过叫牌能达到最优化定约。该书作者也试图尽可能满足这六个方面要求去探索、设计出一种新的叫牌模式——“程序性叫牌法”</p><p class="ql-block"> “程序性叫牌法”是把牌点和牌型分别列出四大类,并把这两者结合一口叫出手牌的点力和牌型。至于叫牌的具体内容我没有去细看这里就不细说了。“程序性叫牌法”应该是作者实践多年的总结并著书在全国发行,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吧。这里我只是从叫牌体系的理念思考作个分享与大家交流。</p><p class="ql-block"> 总之,不同的叫牌体系都有它存在的一定道理,但都必然会有它的缺陷。归根结底还是一副牌的牌型分布情况太多,而可供我们使用的叫品又太少。改来改去、顾此失彼的情况是必然的!所以可以这样说,目前还没有那一种叫牌体系是为大家所公认的完美无缺、最科学、最好用的叫牌体系。</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顺便再提醒一下大家的是,叫牌不能只关注叫牌体系的约定,更要关注手持特殊牌型和联手9+将牌长度的特殊情况牌型的内在规律及其它与定约的关系。当我们遇到这种牌情时,首先必须要按不同牌情的各自内在规律去判断出这副牌能达到的定约高度来决定我们的叫牌。因为一般叫牌体系都是以沃克计点法为准则(即无将成局约26点,高花局约25点,低花局约28点,小贯约33点,大贯约37点)去寻定约的高度的。而沃克计点法的这些准则对这些特殊的牌型是无任何指导意义的!反而容易造成丢局、丢贯的后果!比如同伴1S开叫,我12点4张将牌支持,双方至少9将23点,按9将23点成局的理论,这副牌进局是必然的。按谁清楚谁决定的原则,我应该立即4S封局!但若我按约定的规定去3S邀叫,而当同伴是低限11-12点时必然pass,这就丢局了!所以对特殊牌情要作特殊处理这是很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一副上述所说牌情在实际打牌中使用的一个牌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