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东南海小学2404班科学实验第十五次教学反馈

聂老师

<p class="ql-block">一、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上课日期:2025年6月13日</p><p class="ql-block">应到人数:39人</p><p class="ql-block"> 实到人数:39人</p><p class="ql-block">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p><p class="ql-block">1. 知识与能力</p><p class="ql-block">多数学生通过弹珠台实验,理解“重力原理在弹珠台中的应用”,能说出“弹珠在斜面上受重力滚动,动能转化为碰撞能量”的过程,并列举“滑梯利用重力”“秋千摆动”等生活案例。</p><p class="ql-block">2. 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学生观察、思考与动手能力提升,大部分能按PPT步骤完成弹珠台组装;部分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倾斜角度下弹珠滚动速度”,展现初步变量探究意识。</p><p class="ql-block">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 class="ql-block">全员积极参与实验,弹珠成功计分后兴奋度高;通过原理拓展,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多名学生表示“想研究更多机械原理”。</p><p class="ql-block">三、教学内容落实情况</p><p class="ql-block">以“弹珠滚动”视频+提问导入,结合“滑梯为什么能滑”等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实验环节通过PPT分步演示组装要点,同步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对“重力作用-能量转化”核心知识吸收较好</p><p class="ql-block">四、教学重难点突破情况</p><p class="ql-block">1. 教学重点(弹珠台原理)</p><p class="ql-block">通过“提问引导→实验操作→原理总结”三阶教学:</p><p class="ql-block">• 提问“弹珠为何会滚动”引发思考;</p><p class="ql-block">• 学生动手组装,观察重力与弹珠运动关系;</p><p class="ql-block">• 小组讨论归纳“重力→动能转化→碰撞计分”逻辑,多数学生能复述原理。</p><p class="ql-block">2.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抽象概念)</p><p class="ql-block">利用“动画模拟能量流动”+“生活现象类比”突破:</p><p class="ql-block">• 慢动作动画演示“重力势能→动能”过程;</p><p class="ql-block">• 对比“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变化”案例,帮助建立具象认知,半数以上学生能指认实验中“能量转化环节”。</p><p class="ql-block">五、教学方法效果</p><p class="ql-block">• 提问法:以“能量从哪来?如何让弹珠得分更高?”等问题链引导思考,课堂发言活跃。</p><p class="ql-block">• 演示法:PPT动画(重力作用动态图)与实物组装演示结合,学生反馈“看懂弹珠运动原理”</p><p class="ql-block">• 实验法:全员完成制作,多数弹珠台实现稳定计分,部分学生自主尝试“调整轨道倾斜度”探索得分差异。</p><p class="ql-block">• 讨论式教学法:围绕“怎样让弹珠得分更多”交流,生成“增加障碍物反弹点”“优化轨道弧度”等方案。</p><p class="ql-block">六、教学准备效用</p><p class="ql-block">• 实验器材:材料包中弹珠、轨道等零件适配性高,预测试效果稳定,保障实验成功率超90%</p><p class="ql-block">• PPT课件:嵌入弹珠滚动动画、能量转化动态图及生活应用案例,抽象概念可视化效果显著,课后调查“课件帮助理解”认同率达85%。</p><p class="ql-block">七、表扬班级优秀学生</p><p class="ql-block">谢琳玥、符拾袖、刘宇涵、刘俊凯</p><p class="ql-block">八、防溺水教育</p><p class="ql-block">1. 自救与施救学习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放松身体、大声呼救。掌握简单的施救技巧,如使用竹竿、绳子等工具进行救援,避免盲目下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