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切实提升保教实践质量,6月12日,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学前教育教研部孙红梅部长和白玉梅老师深入太平区实验幼儿园,聚焦半日活动组织与实施,开展了一场沉浸式、诊断式的深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摒弃预设与表演,采取“真现场、真问题、真研讨”的方式。市、区教研员与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观察小组,随机进入不同年龄段班级,“推门”直击常态化的教育现场。</p> <p class="ql-block">把脉集体教学:</p><p class="ql-block">在随堂观摩的科学语言活动《生长的过程》及艺术领域《画地球》中,重点关注教师目标设定、师幼互动质量及幼儿主动探究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深研游戏价值: </p><p class="ql-block">建构区内幼儿专注合作搭建“未来城市”,益智区内幼儿专心博弈,美工区内幼儿用巧手制作了一个个神奇的作品……教研员们长时间蹲点,细致分析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层次性及教师观察支持策略的有效性。教研员们还对班级主题墙的幼儿学习轨迹呈现、区域材料标识的适宜性以及公共空间利用等进行了细致评估,关注环境作为“第三教师”的隐性教育价值。</p> <p class="ql-block">聚焦户外游戏:</p><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特别关注了户外器械活动的组织与价值。观察小组重点观摩了幼儿的“呼啦圈器械操”活动。 幼儿运用呼啦圈进行走、跑、跳、钻、平衡等基本动作练习,兼顾趣味性、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发展目标,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寻找游戏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观摩结束后,教研团队即时展开研讨。摒弃空泛评价,研讨基于具体观察实例展开:“如何在小班进餐环节提供更有效的分层指导?”“怎样在建构游戏中通过材料调整进一步激发大班幼儿的复杂思维与合作规划能力?”“主题墙如何更好回应并延伸幼儿当前的兴趣点?”……一个个源于真实场景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教研员们结合《评估指南》要求及市级调研经验,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优化建议和专业引领。</p> <p class="ql-block"> 这种‘直击现场+精准把脉’的教研方式,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日常保教中的优势与提升空间。教研员们基于实例的指导,为我们优化半日流程、提升互动质量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本次半日活动深度教研,是阜新市对高质量调研模式的积极实践与延伸。它不仅是对太平区实验幼儿园常态工作的一次精准把脉,更是一次立足现场、赋能教师的专业提升行动。我们将持续深耕半日活动研究,聚焦保教过程质量,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向更科学、更优质的方向坚实迈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