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庄墓河圩堤的兴修

东方畲

<p class="ql-block"> 参加庄墓河圩堤的兴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瓦埠湖的治水工作,犹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民生的激烈战役,而打圩堤则成为这场战役中的关键战略。庄墓河,这条通联着瓦埠湖的河流,本应是润泽大地的母亲河,可每当河水上涨,它却像脱缰的野马,肆意泛滥。庄墓河周围的农田,常常在劫难逃,被无情淹没。</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庄稼长势喜人,眼看着就要迎来丰收,可涨水季节一到,汹涌的河水瞬间袭来,将快要成熟的庄稼无情吞噬。农民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就这样付诸东流,眼中满是无奈与绝望。那场景,至今仍深深刺痛着沿湖人们的心。</p><p class="ql-block"> 为了与水患抗衡,沿湖的群众们绞尽脑汁,最终想到了用圩土筑堤的办法,试图阻拦河水,守护自己的庄稼地。这不仅是一场与大自然的较量,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大顺中学听闻沿湖群众治水的艰难,校领导怀着一颗热忱之心,积极响应,号召各班学生前往助力。那时的我们,虽年少,但满腔热血,一心想着为治水出份力。</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工地,眼前的景象让我深受震撼。整个工地热火朝天,宛如一幅激昂的劳动画卷。男女老少齐上阵,每个人都像是不知疲倦的战士。老人们虽年事已高,却也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指导着年轻一辈;妇女们也丝毫不逊色,挑着沉甸甸的土筐,脚步匆匆却稳健;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或是帮忙递水,或是鼓劲加油,清脆的童声为工地增添了不少活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生也迅速加入其中。一开始,挑土的扁担压在稚嫩的肩膀上,疼得钻心,可看着周围人们专注且坚定的神情,我们咬着牙坚持。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挖土,一铁锨下去,再用力一撬,泥土便松动起来;有的负责运土,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土堆与圩堤间奔波。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衣衫,可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那坚固的圩堤如忠诚的卫士,稳稳地将河水围拦在河中间。曾经肆意泛滥的河水,如今被驯服。圩堤周围的庄稼,在它的庇护下,得以茁壮成长。当又一个丰收季来临,看着那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心中也满是自豪。</p><p class="ql-block"> 这段参加庄墓河圩堤兴修的经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记忆的深处。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如今,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过去奋斗岁月的怀念,更是对那份众志成城精神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