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色信天游:当代学子在艺术探索上的崭新风貌</b></p><p class="ql-block">文/张文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月,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对于美术生而言,将大学时光中对美的追求,通过艺术创作向社会展出并作为学习成果汇报,无疑是当下他们最为重要的事情。今年,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生画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四川美术学院一幅名为《祷》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画作不仅凭借超写实的精湛技法惊艳众人,更是凭借巧妙的立意火爆全网。据作者介绍,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是希望探讨“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否正被某种隐形的期待或诱惑所掌控”。由此可见,在当下的审美语境中,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深度才是人们关注的要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日,我参观了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艺术系“奕彩年华”国画、油画专业毕业生汇报展,观展过程中,新鲜之感扑面而来,令我耳目一新。现在青年学子们的画,我觉得是突破了传统样式对笔墨程式的严格束缚的,而他们所展示的跳跃且叛逆的艺术思维,着实令我感叹。而在众多作品中,一幅名为《信天游》的画作尤其吸引我的目光。尽管该作品同样以陕北题材入画,却与我以往所见的同类题材作品有着显著差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在长安画派崛起之前,陕北的黄土高原鲜少成为画家笔下的创作对象,如何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呈现在画作之中,成为当时画家所面临的全新课题。石鲁先生大胆创新,以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将浓重的矿物色与淋漓墨色相互交融,干湿并用地勾勒出陕北黄土高原的雄浑气象,最终达到气势相合、意象浑成的艺术境界。这种技法成为长安画派描绘黄土高原的重要特征,深刻影响了一代代画家的创作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这位大学生创作的《信天游》,其对黄土高原的呈现方式,不同于以往受长安画派影响的画家。初见这幅令人惊艳的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纵横交错、大面积铺陈的红色。在这浓烈的红色基调中,展现出的是如今绿水青山环绕的黄土高原。画面中,一位牧羊人带着一只牧羊狗伫立在高高的山岗之上,一群羊漫山遍野地分布着,它们安静、笃定且从容,毫无炫耀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有人说“艺术是提炼过的美”,此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却不够精准。看着这幅《信天游》让我觉得:艺术的提炼并非单纯的修饰,而是将创作者内心的感受提纯至极致。这幅画就有这种效果,并且有思想深度和全新的视觉体验,我觉得这正展现了当代新学子在艺术探索上的崭新风貌,是值得被关注和赞扬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鲁《美典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以往描绘陕北题材的作品相比,这幅画以唯美之姿脱颖而出——它将美内敛于心,又以红色基调张扬于外,堪称完美诠释了中国画意境之美,这时候,用再多美好的词汇、再多的诗句与意境来形容都不为过。凝视这幅画作,石鲁先生的《美典神》不禁浮现在我脑海之中,二者在画风与表现手法上竟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有没有借鉴石鲁的《美典神》,我相信没有,即使有也不耽误我由衷地为这位同学的画点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