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清凉的回忆》

海之泉

<p class="ql-block">  咱阳泉这几天的气温很高,达到了30几度,现在的人们为了度过炎热的夏天,想尽了各种办法。空调,电扇,各种冷饮纷纷上阵,而冰棍无疑是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冰棍,更是七八十年代人最清凉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夏天,经常有人骑着自行车带着泡沫箱卖冰棍。那时候的冰棍,往往是简单的糖水冰冻而成,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记得小时候吃冰棍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拿着爹妈给的三五分钱,蹦蹦跳跳去买上一根冰棍,吃起来可真甜真香啊!手里举着一根冰棍,慢慢地展开包装纸,伸出舌头小心翼翼地舔着,感受着那丝丝凉意和甜蜜在舌尖上蔓延,那种感觉可真美呀!</p><p class="ql-block"> 那时,很多人都是没有自行车的,我家也没有,但是我也想靠卖冰棍挣点零花钱。于是,暑假里,我就从棚子里翻出几块旧木板,叮叮咣咣地钉了一个高两拃宽三拃长四拃的木头箱子,里头垫着母亲新做的棉花褥子,说是要给冰棍“捂被窝”,然后我就开始进货营业,单肩背着箱子沿着乡村小路叫卖。进货地点离我家大约5里路,大热天我背着箱子走得汗流浃背,而且要一个劲儿地擦拭脸上的汗水,经常是把毛巾都湿透了。有时冰棍卖不完,又怕融化了怪可惜的,就带回去和家人一起赶快吃,结果几趟买卖下来也没赚到钱,后来就没坚持干下去。</p> <p class="ql-block">  后面家里有了自行车,又激起了我挣钱的欲望。父亲用麻绳把箱子绑在永久牌自行车后座上,还给我配了个新脚踏板,蹬起来“嘎吱嘎吱”响。冰棍厂的白糖水冰棍批发才三分钱一根,我拿一块钱换了三十五根。绿豆冰糕贵些,批发五分钱一根要卖一毛钱。奶油味的最抢手。我推着车刚进村口,嗓子眼就有点发紧——搁村里吆喝,熟人瞅见多难为情啊!车轱辘转了三圈,冰棍箱子热得直冒汗,眼瞅着冰棍化得淌水,一咬牙蹿上车座:“卖冰糕嘞——打凉败火,清热解渴的冰糕嘞!”</p><p class="ql-block"> 开头嗓门儿细得跟蚊子哼似的,后晌日头毒了,就使劲叫卖:“卖冰糕,快来买冰糕啦!”怕人听不见,索性把“冰糕”俩字扯得老长:“冰糕——冰糕——甜丝丝凉飕飕的冰糕嘞!”还真有人围过来,东庄的四婶子掏出汗津津的毛票:“给俺拿两根!”我哆嗦着掀开棉褥子,冰棍摸着温乎,心说这哪是卖冰糕,简直是卖热乎馍!</p> <p class="ql-block">  头晌卖了二十来根,晌午蹲在树荫底下数钱,汗珠子砸在水泥地上“吧嗒吧嗒”。后来表哥教我诀窍:“得逮着地里戴草帽干活的吆喝,他们兜里有钱!”果然,田里面忙活的汉子们一嗓子:“来根冰糕”,三根五根的往兜里揣。当时冰糕5分钱一支,雪糕一毛钱一支,也可以拿一个鸡蛋换一个冰糕,啤酒瓶也可以换。</p><p class="ql-block"> 一般夏天在太阳底下劳作的人,口渴了才买根冰棍来消消暑、降降温的。大多数人是舍不得的,都是从家里带水来喝的,有的大人看自家小孩实在馋得慌,就买一根给孩子解馋。</p><p class="ql-block"> 当时农村现金来源少,如果要现金,都要拿粮食或其它农作物卖了换钱。鸡蛋有的留着做菜,有的留着卖了买食盐、买火柴、买煤油、买大碗茶的大片茶叶。所以有的鸡少、下蛋少的人家,不会同意小孩每天用鸡蛋换冰棍的。</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家庭条件差,很少拿鸡蛋换的。有的人家一听到卖冰棍的叫唤声,赶快把小孩哄骗到房子后面,免得小孩吵着要吃冰棍,但小孩子耳朵很灵敏,有的吵着要拿鸡蛋去换,一哭二闹三倒地上打滚,不达目的不罢休;家人哄得住的小孩就只好忍着,看着其他小朋友吃,自己偷偷地咽口水,哭一阵就算了。</p><p class="ql-block"> 孩子早就眼巴巴盼着这天了,早早把攒了好久的零花钱攥在手里,手心都攥出汗了。一到卖冰棍的跟前,眼睛放光,盯着箱子里花花绿绿的冰棍,挑得那叫一个纠结。好不容易挑好了,接过冰棍的那一刻,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纸,先轻轻舔一口,那股子甜丝丝、凉飕飕的感觉,瞬间从舌尖传遍全身,整个人都舒坦又开心啊。</p><p class="ql-block"> 记得邻居一个小女孩,经过一阵哭闹后,终于成功地从妈妈手里拿到一个鸡蛋后,飞奔赶到这里,由于太过于激动,在将鸡蛋递到我手里时,松手太早,我没有接到,鸡蛋掉在地上摔破了。这一下子可就都僵在那里,我只好说:“鸡蛋我没有得到,是不能给冰棍的,这样吧,我没吃完的半个冰棍送给你。”小女孩开心地接过来,开始享受起来。这可不是虚构的故事,这是我的亲身经历。</p> <p class="ql-block"> 在火热的夏天,没有通电的条件下,吃一个凉丝丝的冰棍,甜蜜的感觉是很舒服的,一般都舍不得咬着吃,都是用舌头慢慢地舔食,吸入甜水,直到冰棍快要融化,才吃快一点,有的不小心融化的掉到地上,手里还剩下一个扁平的木棒,只能跺脚叹气,懊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的暑假我卖了三四十天的冰棍,算下来净赚三十三块五毛钱。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吧嗒着嘴说:“俺孩真沾,三十八块学费有着落咧!”那会儿别提有多嘚瑟了,骑车走路都把车铃铛摇得山响。夜里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蛐蛐叫,觉着这冰棍箱子比金元宝还金贵。</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穷,小伙伴们口袋里都没有零花钱,趁暑假贩点儿冰棍卖,赚点儿零花钱。夏天卖冰棍的日子,相对于其他小伙伴,属于“富豪”级别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冰棍,虽然种类没现在这么多,包装也很简单,可就是有一种让人咋也忘不了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那些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日子,真是又简单又快乐,满满的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啊。很多年来,我都没有吃过冰棍了,不是没钱买,而是不想吃。家人时常会买一些冰淇淋、雪糕放在冰箱里,也劝我吃,可我对这些东西没有胃口。尽管现在包括冰棒在内的各种冷饮食品色香味都俱佳,但总觉得现在的冰棒,吃起来已经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味道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成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深深烙印在经历过的人们心中。那是满满的童年回忆,要是讲给现在的孩子们听,现在的孩子都不会相信的。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