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散文随笔】鸟儿只为心悦的风景而歌唱

彬宇如丹

<h1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漫步篇(64)</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某日,一个中年妇女找到我,自我介绍是湖滨学校的校长,并转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还有些稚嫩,但是一笔一划写的很规整。这是她们湖滨学校五年二班的一个小学生写的短信,文字如下:</p><p class="ql-block"> 您好李云迪爷爷: 从我第一次听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很多关于您写作的事情,那时那刻我就迷上了你。每次当我回家都会读你的那些文章,文章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快乐的音符,我把它念出来就像快乐的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写出了动人的文章送给了我们。像您说得“真正博大是一个人的情怀,它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我也努力像您说得一样会做一个胸怀广大的人。</p><p class="ql-block"> 从落款上看这个写信的小学生名字叫麦贤知。我们素不相识。我联系到那个语文老师是从什么地方看到我的文字的。她说在头条上点出作者的姓名就能看到作者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媒体的进步让文字仿佛生出了一双翅膀,为有阅读兴趣的人打开了头顶的一扇天窗。如今,写作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勤奋者众多。播种文学的土壤也不仅仅限于原来纸质那拮据的方寸之地了。</p><p class="ql-block"> 而让我尤其感到惭愧不安的是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学识远远的不够,作品也不很成熟。看到这个小学生的纸条大有芒刺在背的感觉。从另一方面又让我感受到了写作确实是一种严肃的劳动,容不得粗制滥造。</p> <h1>  如果把写作者比喻成是一个园丁,那些优秀的写作者在种着鲜花,而我却在种着小草。能力有所不同。如果能把小草培育成一片绿茵也是让我倍觉释然的。有时写作只为一个读者,这也是文学特有的属性。</h1><h1> 自从离开工作岗位赋闲以后,我习惯了每天风淡云轻的生活。也习惯了清静的环境。人进入孤独的境地不是一种悲哀,反而有益于专心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h1><h1> 我喜欢走在人迹稀少的小路上边走边思索,然后把断断续续的思想碎片转化为文字。我不敢把这种劳动称为作品,只能算是生活中的慢板散曲,记录着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里行走的足迹。</h1><h1>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怀有做一番大事的鸿鹄之志,最终大事轮不到你去操劳,你该做的小事可能也做的不尽完美。碌碌无为的忙乎了一生才幡然醒悟,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h1><h1> 对于我而言,该做的事是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早晨把脸洗干净,再到户外敞开肺腑呼吸早晨清新甘洌的空气,把夜晚充满雾霾的梦境驱除的干干净净。于是,乳白色的黎明就从一天的崭新开始了。</h1><h1> 我住在清澈幽静的三永湖畔,蜿蜒曲折的木制栈桥横卧在湖面。大多的时候湖水是波平浪静的,悠悠而过的白云把湖面擦拭的好像一面镜子。</h1><h1> 傍晚,我独自走在通透的栈桥上,不需多时天上的星星就聚集在一起。月亮仿佛是当仁不让的主持人,诉说着世间风花雪月的奇闻轶事。星星都是安静的听众,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颗星星,也是一个虔诚的听众。</h1> <h1>  我算不上是命运的一个宠儿,但我仍然深深感激着命运。虽然它仅给了我一缕春风,但我收获了一地玫瑰的芳芬;虽然它仅给了我一片雪花,但我收获了一抹星光的晶莹;虽然它仅给了我一枚树叶,但我收获了一片殷红的枫林。</h1><h1> 不要因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而无精打采。人生在世没有理由不开心。生命的四季是对等的,有春天就会有秋天,有夏天就会有冬天。</h1><h1> 你一生能走多远的路这要看你双腿的志向,志向的远方能使地老天荒。你一生能登多高的天这要问你的意志,意志的天穹可揽九洲风云。</h1><h1> 我注意到一个盲人每天早晨都先于我来到三永湖畔观赏风景。我在想他已经陷入黑暗中还能看到什么呢?他的回答竟然让我生发感动。</h1><h1> 他说他看到了远方一朵飘浮的祥云,一只神鹿在河边悠闲的汲水。他说他看到了天空的一弯淡月,美丽的嫦娥在银河边安静的梳妆。他说他看到了即将告别晨曦的启明星,像一个怀春的女子在向心中的恋人挥着手依依惜别。</h1><h1> 他说他看到了一簇簇浪花像孩子欢快的嬉笑着跑来。他说他看到了一只只蝴蝶像仙女在花芯间翩翩起舞。他说他看到了一缕春风推着风帆剪开无边无际的花海。</h1><h1> 而我却没有看到。他的脸上被灿烂的朝霞浸染得分外绚烂,他的表情也因于富于想象而神采焕发。站在他的面前我几乎感到无地自容。</h1> <h1> 尽管我的视力仍然还很好,但洞穿不了人世间的妍蚩好恶。尽管我的嗅觉仍然不差,但品尝不出人世间的百味杂陈。尽管我的听力依旧敏感,但分辨不清人世间的弦外之音。我几乎成了一个健全的残疾人。<br> 唯有我手中的笔还保持着一点点清醒,笔管中盛满着良知的墨汁,书写着不违初心的诗文。我不喜欢用鼠标敲打出无病呻吟的文字,似乎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br> 这些年来我坚持用钢笔书写,面对着一张平滑光洁的白纸,一边写着字一边拷问着自己的灵魂。这种书写方式虽然古老,但也有好处。惬意时清风拂面,愤怒时力透纸背,悲伤时落花似雨。<br> 每个写作者时刻都要保持冷静,对于文字应该有种敬畏感。人可以不受定力的束缚,但一定不要丢失了良心。<br> 这个世界精彩万分,同时又暗流涌动。道德离家出走,信仰摇摇欲坠,诚信落花流水,谎言铺天盖地,虚伪惺惺相惜,俗习顽不可医。<br>  时代呼唤文学像一道霹雳划破化脓的肌体,盼望有作为的作家呼之而出用手中的如椽之笔缝合着岁月的伤痕。有力量的作品不是让人们怎么去理解身边的这个世界,而是让灵魂找到寄托,让心灵找到归宿。<br>  我只能算是一个业余的写作者,在空余时间里坚持写一点点文字,纯属于个人的一种偏好,记录着一个普通人的生存履痕而已。<br><br></h1> <h1> 我之所以要坚持着写下去,只是把写作当成一剂良药,这剂药对于别人或许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我而言是有益的。<br> 起码能让我不至陷入痴呆和麻木中不能自拔。即使到了人生的暮年还能熟悉一些汉字,不要模糊了近前亲人的面容。而且不会在浑浊不堪的世风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br> 每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都将变得越来越狭窄,这不是你有什么过错,也不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命运从来都是这么安排的。你身边熟悉的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门槛前都在排着队。<br> 如果你抵抗不住人生中的这种悲欢离合的蹂躏而神思恍惚,甚至抑郁,那就是你的过错了。这个时候只有靠你自己来拯救自己,别人都爱莫能助。你如果真的爱自己就伸出手来救赎自己吧。<br> 我特别钦佩大自然里的那些鸟儿们,它们的生命力极强,而且生活的很快乐。它们没有忧愁吗?你看不出来。它们没有愤怒吗?你看不出来。它们没有心事吗?你看不出来。它们没有欲望吗?你也看不出来。<br>  它们只要有一个至死不渝的伴侣陪在身边,就会每天舒展着羽翼快乐的唱着歌。它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幸福。<br>  我多么想也变成这样的一只鸟儿呀,每天为自己心悦的风景而不停的唱着歌……</h1><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年6月10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插图: 林雪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审正: 梁 刚</span></div></h1> <h1>李云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有多篇散文入选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 、出版四部文集 。散文集《野樱花之谷》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集奖, 诗集《穿过高加索的河流》获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奖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