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达初中:诗教萌新芽 · 诗意育诗星

鹏达教育

6月12日,鹏达初中隆重举办“仲夏诗会”。30多名14岁左右的少年诗人,用他们自己的诗作,为学校5年来坚持诗教的效果,进行现场印证,成果令人欣慰。 作为学校“鲲鹏诗社”的辅导教师,校长助理郑令琼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礼赞鹏达》:<div> 情系华夏兴庠序,筑梦鹏达有集团。<br> 校园处处铺锦绣,课堂时时鸣呢喃。<br> 旗扬精致福学子,乐奏优质荣杏坛。<br> 阳光沐浴稚心暖,幼树万千成栋梁。<br></div> <br> 706班李馨琳创作的《林涧夏雨》,白描手法结合比喻拟人,意象生动,很有趣味。<br> 白幕挟雷电,石罅甘霖奢。 <br> 天作交响乐,稻粟起欢歌。 807班邱健熙的白话诗《华夏》,很有历史纵深感:<div> 古老的编钟,撞响岁月的河;<br> 炎黄的血脉,在时光中磅礴;<br> 甲骨文的刻痕,藏着文明密码;<br> 千载沉沙,难掩华夏智慧闪烁;<br> 伟大的先民,熔断了历史前行的枷锁。</div><div><br></div><div> 他写的绝句《秋夜学思》,情景交融。<br> 秋夜寒星照学楼,静坐课室不思寐。<br> 窗前落叶随风起,案上经纶伴月飞。<br></div><div><br></div><div> 律诗《念旧瞻新》,也出自邱健熙的笔下:</div> 旧忆如星耀夜幕,暖意如醇沁心田。<br> 老房旧巷儿时影,竹马青梅岁月绵。<br> 科技新潮开盛景,智能快轨换新天。<br> 旧根新叶同辉处,且看山河锦绣连。 808班庞雅萱, 在《无题》一诗中倾诉了自己的苦和累:<br><br><div>总以为啊 / 我的生活一团糟<br>坏心情挥之不去 / 烦恼总在身旁绕<br><br>我想要很多的爱 / 却听到太多的“唉”<br>这多彩的生活啊 / 你何苦为难我一介小孩<br><br>走啊走啊 / 路程竟那么漫长<br>看不到诗化的远方 / 也走不回熟稔的家乡<br><br>跑啊跑啊 / 路上磕磕绊绊<br>总是喜忧交织 / 只得月光为伴<br><br>睡吧睡吧 / 多年汗流浃背<br>实在不愿醒来 / 面对所有负累<br><br>哭吧哭吧 / 仍将孤单前行<br>唯有咬牙坚持 / 才见满天繁星</div> 7O6班耿姝涵,歌颂了《阳光》:<br>万物苍茫独尔焱,从来似火载流年。<br>莫悲冬夜风雪寒,且待晨曦送晴天。 《赴约》,是702班黄炜杰对朋友爽约后关于交友的一次感悟:<br>与朋相约凌晨起,独蹲树下数行人。 <br>日高身热心未暖,自嘲处世太天真。<br><br> 《日影》,是很有意趣的一首诗:<br>金乌欲坠描秀色,锦绣霞帔映江天。<br>山影湖光不忍别,深情拥吻意绵绵。<br><br> 《月光吟》,用语典雅,意境明丽幽远,称得上是黄炜杰的一首佳作:<br>清辉四溢夜无垠,仰首穹庐一玉轮。<br>树影婆娑散零玉,波光潋滟浮碎银。<br>幽阶独步思如缕,静夜凭栏梦似真。<br>万籁无声心自远,月光如水洗俗尘。 705班黄科榕的诗作《咏梅》,托物言志,耐人寻味:<br>寒枝几点花欲绽,瘦影清芳韵亦真。<br>何惧霜风甘寂寞,独钟雪岭拒寒冰。<br>罗浮梦断香盈袖,庾岭魂牵情满膺。<br>羞与百花争艳宠,自信娇俏可报春。 808班周杰锋的《望川有感》,表达了一个少年对浩瀚时空、宇宙形成的哲思:<br>鲲鹏腾九霄,青龙游汪洋。束翅于风雨,僵卧于浅滩。<br>抬首望苍穹,俯耳闻八方。万物相生克,岂容独嚣张。<br>规自何时起,矩如金石刚。众生原本无,天宇始茫茫。<br>规现于无意,矩成则物旺。无中渐生有,乱象岂久长。<br>山高风转道,水滴顽石穿。林深藏虎豹,江海鱼跃欢。<br>生命亿年在,外星渐可探。莫道何物强,彼此互消长。<br>浩渺宇宙间,奥妙谁能详? 7O5班王雪乔,感悟着近现代中国的《国运》:<br>早年多病乏抗体,坚船利炮撕肌肤。<br>当今雄风掠寰宇,龙行天际云水殊。<br><br> 《母亲的手》,表达了王雪乔的感恩之心:<br>母亲的手/是最温暖的伞盖/风雨中为我顽强的支撑。<br>母亲的手/是最柔软的围巾/保护我免受冰寒的入侵。<br>母亲的手啊/是一道坚固的围墙/庇佑我孱弱的身心。<br>母亲的手啊/攥着一剂生命的妙药/喂养我长大成人。<br>母亲/是一盏光辉不灭的明灯/让我前行时避免踩坑。<br>母亲/是一泓涓流不息的清泉/滋润我进取向善求真。<br> 805班林语馨的《秋意》,是一首有趣的塔型诗:<br> 夕阳下,枫叶落;<br> 秋色渐浓,菊花苍黄;<br> 金风伴归雁,远舟入江天;<br>四时永续轮回,物我荣枯与共。 702班舒晗景的《梧桐山》,同学们很是欣赏:<br>滨海有山名梧桐,深圳形胜遐迩知。<br>好汉坡上人如潮,牌坊前涌摄影师。<br>栎树峥嵘迎风立,顽石嶙峋赛雄狮。<br>有凤栖梧传说美,未若碣石遗史诗。 704班赖晨欣的《望天》,用典与引用很多:<br>日晖洒四野,青绿满山川。<br>后羿解民苦,婵娟伴金蟾。<br>飞龙潜深渊,鲲鹏翔云端。<br>我欲乘风去,拊掌戏星光。 802班熊佳诚的《山溪》,以景寓情,很形象,很生动:<br>溪从青山出,波漾碧树间。<br>鱼游动花影,鸟鸣和清泉。 706班甘玉炜的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连标题都一字未变,模仿痕迹确实太明显。对于初学者,我们还是应该给予鼓励:<br>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r>不要埋怨,不要放弃!<br>困境中生活须要坚持;<br>相信吧,黑暗的时光终将过去。<br><br>心,不要停留在从前;<br>勇毅前行才能战胜艰险;<br>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br>走过黑暗,就获得了成长的经验。 702班陈丽尧的《生活》,让人感到生活的沉重:<br>爸爸的腰弯了,就像一把无坚不摧的弯刀;<br>妈妈的手布满了老茧,俨然带着防刺手套。<br>爸爸用肩扛起整个家庭,被生活压弯了腰;<br>妈妈用手打理温馨的家,生活摧残着她变老。<br>岁月啃噬着我的父母,也激励着我顽强成长;<br>等我用本领填满心胸,一定让父母不再操劳。 805周涵的《毕业》,意味很深长:<br>时间是一本仓促的书,<br>我们相遇在扉页,作别在尾章。<br>校园的小径,刻着我们的欢笑与彷徨,<br>像老唱片,转动着往昔的影像。<br>课堂上的凝神,课间的嬉闹,<br>都被岁月酿成了琥珀光。<br>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夜,<br>是青春里最炽热的勋章。<br>夏日的风,吹走了毕业的离伤,<br>却吹不散记忆的芬芳。<br>曾经以为遥遥无期的未来,<br>如今已近在身旁。<br>我们将背上行囊,奔赴山海,<br>带着彼此的祝福与梦想。<br>时间会老去,经历却永远鲜亮,<br>记忆在岁月长河中,熠熠发光。 两位因故未到的学生,有同学代为朗诵了他们的作品。<div>8O4班任一帆,《归乡》:<br>幼别桑梓嫩青回,幽径故道草木稠。<br>黄耳蹲守老宅旁,良禽清鸣晓风柔。<br>檐下有燕啼旧主,门前溪水抱新楼。<br>双亲笑指庭前树,经年长成蔽日虬。<br>白驹过隙十霜秋,旧梦如烟影半浮。<br>莫叹流光催人老,乡愁无眠月如钩。<br>劝君且惜椿萱在,事亲至孝情无休。<br><br>806班王欣,《同学情》:<br>同行风雨里,共笑暖阳中。<br>不问前程远,心印路自通。<br></div> 对同学们诗歌创作热情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李灿校长就诗歌的朗诵艺术,作了具体辅导,并且以身示范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最后,李灿校长以抑扬顿挫分明、体态语言生动的示范,朗诵了他自己创作的自由诗《构思人生》:<div><br><div>对着 / 装订成册的岁月 / 我构思人生</div><br>不想 / 碌碌无为的 / 只是 / 夹进回忆和递增的年龄<br>我用没有皱纹的心 / 和时间谈判 / 对于 / 衰老 / 我不要<br><br>不要的还有平庸 / 还有奴颜 / 还有叹息<br>从而展示我的诺言 / 让生活 / 因我的表情而微笑<br><br>沿着节节上升的日子 / 但愿每一次抬步 / 都能定格成不懈的攀登<br> / 那就再夹进我的背影<br><br>有一天 / 当我 / 像夕阳那样转过脸来 / 让时间这样开口<br>一部青春万岁的标题 / 额上那深深的皱纹 / 便是<br></div> “不止于学习他人的诗,我们做学生的也可以写诗。”诗歌创作的激情,被这场诗会进一步激发。同学们表示,今后要对诗歌创作保持热情,争取写出更多好作品。<div><br></div> 已经初绽芳华的十位“鹏达初中诗星”,将成为学生诗人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