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行(一)

方圆青松

<p class="ql-block">  此次杭州仅仅是顺道拐的一个弯,所以来去匆匆,但收获颇多,浅浅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这人间美景一角。</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三月初某天晚上到达杭州,初春微寒,出高铁口便直接坐嘀嘀打车到孩子们预订的一家民俗,这家民俗有三层高,典型的江南楼阁,位于在杭州五柳巷间,微黄灯光笼罩下的楼阁,没有阴弥而是暖暖的温馨,有一种画景照进现实的感觉。由于我们到达的太晚,店家已经休息,但门口的灯照亮大门的密码锁,我们把孩子告诉的密码输进去,大门便吱呀打开。室内静悄悄的,环顾一周,入目四个大字"欢迎回家",并有醒目的指示牌告诉如何沿楼梯寻找自己的房间。温馨的提示,舒适的氛围让我们有一种回到自己家的感觉。打开房间,干净整洁,木制雕刻隔断拐角处的花瓶里插着一枝盛开的红梅花,幽香阵阵。打开中央空调,很快室内便暖和起来,冲了个热水澡,把疲惫的身子埋进柔软洁白的被褥中,一觉天亮。</p><p class="ql-block"> 第二清晨,确切说我们是被窗外动听的鸟鸣声叫醒的,我起身拉开窗帘,迎入眼帘的是一树南方树木的苍翠,阵阵悦耳的鸟鸣声就是从枝枝叶叶中传出的,翠绿的枝叶如此茂密,我们只能闻鸟声不见鸟影。清晨微微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房间的窗户上,嫩黄柔和。我回头看向床上的爱人,高兴地说:"快,我要去享受美景!"于是,我们夫妻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好,背起简单的包包,冲出房间,冲进早已向往的杭州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昨天我们是晚上一路乘车而来,对住所附近的景色没有观察,而今早一出民俗大门,就看到一条小河从前方流过,一座精致的小石桥架在上面,河对岸不远处是5号地铁站的入口,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西湖,必领过桥。清凉的晨风软吹到我脸上,清爽让我精神一振,眯了眯眼,然后放眼四顾,小河两岸垂柳依依,因是初春还只能微微泛青,但细长的枝条难掩优美的身姿。小河两侧的马路上已车来人往,一些店铺也有的已开门营业。看,桥头一家名为″早客三叔"的早餐店已经有人排队。我们顺桥而下,来到小店前,看到合理的价格和多样的早餐种类,我和爱人相视一笑,决定在此先解决早餐,然后再进入下一步行动。不到20元的早饭让我们肚饱身暖,舒心满足。然后我们按照孩子们做的游玩攻略乘地铁去打卡杭州第一站一一西湖。</p><p class="ql-block"> 细心的孩子考虑到我们身体,住处离地铁口很近,目测不到500米,我们跟随着路人向地铁口而去。说实话,但从我们这一段走路所遇行人来说,杭州给我的感觉生活节奏不急,不见上海人那种一路小跑赶路的急忙,让凡事慢半拍的我对杭州好感又倍增。</p><p class="ql-block"> 在坐地铁几站路的时间里,我还认真的把知道有关西湖美景和传说回想一遍,对西湖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出地铁又乘小车直奔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由于这个仲春时节,已不见有雪,桥是完好无缺,所谓的"断桥"只是冬日雪后,桥阳面冰雪融化,阴面仍有残雪未融呈银白色,从高处眺望,桥便有了似断非断的景象。这独特的视觉效果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和建桥人的智慧,更把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真正相爱之人,怎会说断就断呢。可叹我们现在是仲春时节,酷冬已逝,万物已复苏,岸也隐隐绿意的垂柳和若隐的梅红他提醒我们,此次杭州之行不合时令,无缘"断桥残雪"美景。于是便在此碑旁留念,以记录我们来过。</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便踏上了″白堤",白堤位于西湖东西方向的湖面上,又称为"白沙堤",长约一公里,两岸垂柳依依,还有末完全从冬眠中苏醒的桃树。相传白居易在此堤远眺西湖东岸,望着掩影在绿荫中的雷峰塔感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p> <p class="ql-block">  ″白沙堤"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可惜我们来的时节过早,堤上桃未红,柳未浓绿,芳草未全青,但远眺群山墨黛,湖水平静苍绿另有一乏品味,湖面成双嬉戏的鸳鸯,又给西湖增添可无限的灵动和幸福,像极了此刻相伴而行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继续绕湖而行,气温也渐渐升高,暖暖的春阳懒懒地洒在身上,舒服极了。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看看拍拍,不知不觉过了俩仨个小时,心情虽美但身体有些疲累,便寻湖边一向阳木椅坐下,休息休息。爱人打开携带的水壶,我们喝点热水,吃些所备的小食,算是补充一下能量。远望春阳下的西湖,平静的湖面上波充鳞鳞,远处一艘艘游游缓缓游走在湖面上,湖中间的一片墨绿,应该是著名的"小瀛洲"。</p> <p class="ql-block">  在白堤行走的途中,我们顺道参观了浙江博物馆和浙江西湖美术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西湖历史的渊源,欣赏了一些著名的江南画家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在浙江省博物馆再次重温了河南博物馆在此轮展的展品,还是那种熟悉的历史厚重感,敬仰而感叹。在一所名为"重华绮芳"的展馆里,我们第一次观赏宋元明清的漆器展品,第一次见在古漆器皿和颜色鲜艳亮丽的装饰品,震惊于古人高超的手艺和智慧,那鲜亮油漆色彩历经千年,仍保留原色不脱落,那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鸟似在语,花像在飘香,叫人惊叹留恋驻足不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文澜阁,这座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楼之一的高大建筑里,我们欣赏到重檐硬山式木构建筑,这是江南地区仅存的皇家藏书楼,据说数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也曾在此读书批奏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极少量的名贵名人真迹。二楼已不让游客参观,其实一楼内也被一些现代文化元素占据,我们觉得无趣,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杭州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大门正对着一座楼坊,形似古迹,上面书有″光华复旦",据说是现代建筑背临西湖而建。走入中山公园大门,左右两侧有很多玻璃罩着的遗址,也说是当年乾隆在此逗留,且处理过公务,接见江南名人富家的朝见。再由正门正道直前,便赫然看到"孤山"两个红色大字,立刻便想起了″孤山寺背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情不自禁地沿西侧拾梯而上,并留下影照以示记念。孤山不高,高大的树木逶迤笼罩,偶有几株早开的红梅若隐若现,很是疏朗淡雅,清香幽幽怡人。孤山虽不算高,但也需仰望观之,数百梯有余,而我们由于膝盖疼痛,便决定不再向上攀爬,在山脚下"西湖天下景"的小亭内休息。静坐于亭,望近山远景,树木葱绿,空气清新,暖暖阳光透过茂盛的枝叶斜照在脚面,温暖又清爽,触目皆美景,似人间天上。</p> <p class="ql-block">  虽然游走的途中吃了点东西,但是半天走下来我们还是有点饿,于是便直奔西湖岸边最著名的酒楼″楼外楼"。这家杭州酒楼历史悠久,世传有"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的美誉。所以既然来到这西湖,不去″楼外楼"就餐,似乎不能真正领略杭州的美味佳肴。楼外楼共三层,一楼风月当酣饮,一里湖山豁醉眸"二楼三楼是单间包房,只是三楼还有一个很大的观景台。我们一进大厅,饭菜香味扑面而来,好不容易在满是食客的饭厅寻了一处坐下来,便立马有服务生前来询问,每桌至少两人餐起,很不错,当然菜单上的价格也不错,说实话菜肴价格就我们北方小县城的工薪层来说有点咂舌。但想着既然来了还是尝尝吧,又不是经常吃。不怕笑话,如此消费还真有点舍不得呢。</p><p class="ql-block"> 由于吃饭的人太多,我们便想先到二楼三楼去俯瞰远视西湖美景,然后再回来吃饭。沿着富丽堂𤾗的楼梯而上,每处的拐旁处都是美景美图,手机拍个不停。我们拾梯绕行而上时,遇到的每一位服务生都笑盈盈的,靠边墙问是否需要帮助,绝不询问你吃饭之事,让人很舒服。这些服务生热情告知通往天台观景之道,并告诉在那些地方看西湖更美。</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站在楼顶的露台之上,远眺西湖,仿佛在欣赏一副动态图画,近近绿波荡漾,游玩缓缓,白堤上游人怡然慢行,远处墨黛层叠,若隐若现,顿悟了原来名师名画中的模糊山水之影,点点行人不是技艺不到而是真实情景。站在在楼外楼之上远望,虽有影相留下仍有恋恋不舍之感。终是路人急行过,美景怎能阅得完……</p><p class="ql-block"> 在楼外就餐,吃了西湖醋鱼,尝了东坡肉,喝了可口的汤粥,美味绕舌尖,体验了一下″奢侈"的礼遇,虽心疼价位但满足味蕾。我们这些外地的游人到杭州西湖,总觉得既然来一趟,那就破一次费也值得。所以这座西湖边上的″楼外楼"是可以一游,不是古时就有″山外青山楼外楼"嘛,当然你也可以不消费,楼里的人也不会嘲笑你,你仍可以登楼观景。</p><p class="ql-block"> 饭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脚步已经轻快,美景看不完,照片拍了又拍。此时我们夫妻二人放下游人的匆忙,悠闲地边走边聊,说说曾经从书中知道的杭州,念叨念叨在京读研的女儿,吐槽吐槽在泉城求学的儿子,在微风煦煦的西湖畔惬意致极,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便到了西湖的另一侧"苏堤"。</p> <p class="ql-block">  苏堤,旧又称苏公堤,它是贯穿西湖南北的柳荫大提,此时,大堤上的青柳略有依依。苏堤上共有六座桥,它们自南向北分别是,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和跨虹桥,说是在这六座桥上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西湖的美景。我们是从苏堤的南端开始游走,顺便又拐去位于苏堤南端的"曲院风荷",这里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可惜这个时节不对,只能沐风无缘赏荷,但一眼望去,湖面的残荷似乎告诉我们它们曾也″荷叶田田,荷花连连",更何岸边的绿树翠竹另一种的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沿着苏堤北行,先到达最南端的跨虹桥,据说在桥上雨后看西湖,常常会有彩虹飞架,如入仙境,但此次我们是无缘彩虹,但在桥上两边看,春阳下的美景也是十分养眼的。过跨虹桥我们沿堤继续前行,苏堤的左边是西湖美景,小瀛洲静卧在湖心,远远看去小小的一座,此刻不断有游船聚聚停停,感觉去岛上很快就可以走一遍,其实等我们上岛后便知还是想当然了。</p><p class="ql-block"> 在苏堤上走走停停,双眼很惬意但双腿有些酸累,当我们再次与观光车擦肩而过时,决定放弃行走,虽不尽兴但会得以休息。于是我们迅速改变路线,乘车返回苏堤入口岳庙附近的码头,因为那里有游船可以直到达小瀛洲。随便说一下,我们只所以返回,是因为西湖景区的观光车是自顺时路线,而我们是逆行的,先前还自认为可以徒步绕西湖一圈呢,看来是高看了我们自己。这个决定也让我们无法造访剩下的几座桥。虽有遗憾但也知足,人生途中,有遗憾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很幸运,我们先登上的游船,所以便有了优先挑选座位的机会,看吧,你要想看美景,就得早一步占据好位置。于是我们便挑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更幸运的是等这艘游船上的游客差不多时,上来俩位女士,其中一位看装束是一位导游,她一上船便很热情的向大家打招呼,自我介绍说她是西湖景区的导游,今天是带徒弟实习的,希望大家给她们一次免费做导游的机会。有这等好事,大家皆拍手欢迎,于是这师徒二人便开始西湖解说。讲绵带桥的由来,调侃楼外楼天价的雅座,说不断的断桥重建的雷峰塔,还有与湖遥相望的杭州最尊贵的一家宾馆,据说名商投资百亿建造,曾入住众多非富既贵之人,很多国家的领导游西湖也在此下榻。在导游幽默风趣的解说中我们很快到达小瀛洲,于是我们在余味未尽的感觉中与导游道别,开始了"小瀛洲"的游走。</p><p class="ql-block"> 小瀛洲是个湖心岛,岛上有路亦有桥,我们先沿路随人流而行,先到"三潭明月",杭州十景之一,这里是一元人民币的背景地。其实三潭距岛有一定的距离,大概因为水势高,三塔看去不太清楚,隐约看到数只水岛站在石塔顶,或仰头静立,或低头理羽,或绕塔缓行,戏水,恰成另一风景。</p> <p class="ql-block">  打卡完三潭印月,我们扭身走向九曲平桥,小岛上平桥曲曲折折,桥下流水清幽,假山立于池中,形状奇特有趣。一路走来造型各异的亭子随处可见,我们走走停停,留影拍照,总有一种观赏不过来的感觉。这里一步一景,亭,榭,楼,台,石桥相辅相应,"小瀛洲"真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不虚为″水上园林"的著称。</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晚,为了能赶上去雷锋塔的游船,我们又匆匆告别小瀛洲,乘船去西湖北岸,雷锋塔的方向。夕阳映照下的西湖波光粼粼,微起的晚风吹起了小小的波动,游船也随着湖波上下起伏,有一种随波逐渐的松弛感。</p> <p class="ql-block">  再次登岸,我们决定真奔雷锋塔,等我们紧赶慢赶到雷锋塔入口时,仅差半个小时就关门。凭我们已经游走了一天的腿脚,就是乘电梯上塔,但半个小时再走下塔是不可能的,我们此刻只有远远望塔兴叹。从山脚下远望雷锋塔,透过层层绿色的树障,夕阳下的雷锋塔像镀金一样,闪闪发光,显得庄严而又神秘。望着雷锋塔,默默感叹,传说压在塔下的″白娘子"早就离开了塔,化成千千万万善良,勇敢,痴情,勤劳,感恩的中华女子了吧!</p> <p class="ql-block">  离开雷锋塔,我们乘车返回住处,路过一家"万福店"的餐馆,痛快饱餐一顿,虽然这店与楼外楼无法同语,但正宗的杭州菜还是很地道的,从店里满满当当的当地人就可以得出结论。回到宾馆,一觉天亮,梦里西湖重现,虚虚实实叫人难于分辨,累并快乐的一天,圆了一直游西湖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