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殿堂一一上海音乐学院

潘立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日</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大门和汾阳路大门)</p> <p class="ql-block">一,上海音乐学院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上音前身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下图左)和音乐教育学家萧友梅博士(下图右)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首任校长是蔡元培,萧友梅曾任代理校长。</p> <p class="ql-block">1953年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1949年至1984年,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下图左)长期担任校长,后任名誉校长。现任校长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下图右)。</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的院徽和校训“和毅庄诚”。</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曾先后两次被欧美和日本有关机构评为国际音乐院校前10名,并与20多个国家的33所世界一流音乐院校开展合作办校。</p> <p class="ql-block">老校长贺绿汀在校区内的塑像。贺校长创作了《四季歌》《天涯歌女》《春天里》《秋水伊人》《怀乡曲》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而著名的《游击队歌》更是流传千古的抗日名曲。</p><p class="ql-block">上音建校98年,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美声音乐教育大师,上音终身教授周小燕。曾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培养了廖昌永,巍松,高曼华,万山红等著名歌唱家。</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从事小提琴教育60年,满门桃李。在18岁时参加同校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演奏,60年后,又与68位弟子同拉《梁祝》,成为传世佳话。</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吕其明先生,他的传世佳作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和大型交响乐《红旗颂》。</p><p class="ql-block">二,上海音乐学院院区巡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座落于淮海路汾阳路交界外,解放前是法租界的中心区域。临街梧桐树遮阳蔽日,闹中取静。院内外高槐叶长阴初合,鲜花丛丛,绿草茵茵,静谧安逸。教育楼里飘出的悠扬琴声和高吭的歌声,组合成一组如诗如画如歌的视觉大餐。</p> <p class="ql-block">院区内的建筑,有体现改革开放后的新建筑,更有体现上海十里洋场的欧式建筑,清水红砖的墙体大气恢弘,雕花白柱精致优雅,精美雕塑锦上添花,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初。院区内有记录的上海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有六幢。</p> <p class="ql-block">三,音乐城堡</p><p class="ql-block">音乐城堡屹立于上音淮海路校门口,是上音建筑群中标志性的欧式顶流建筑。它是由德国建筑事务所倍高洋行精心设计,具有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有希腊式的凸窗,罗马式的柱头,正面建筑的阶梯型设计。室内同样令人惊喜,富有韵律的天花板木格栅,雕饰精美的墙裙,色彩绚丽的彩绘玻璃花窗熠熠生辉,随处可见的浮雕和酒神图案,展现着深厚的历史韵味,百年建筑的每个细节都值得仔细鉴赏。</p><p class="ql-block">这里长期是贺绿汀校长的办公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上音图书馆。目前正在举办《十年间:上音主体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回顾展(2014一2024)》。</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城堡模型。</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正面和外立面。</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部的精美装饰</p> <p class="ql-block">四,上音东方乐器博物馆。这座英国式假三层花园建筑,以其红木制窗户和郁郁葱葱的矮灌木丛为特色,在初夏明媚的阳光下,这里宛如童话小屋,极具油画般的美感。是****校中第一座乐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五,上音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上音歌剧院由荣获世界建筑设计界最高奖一一普利兹克奖的法国包赞巴克事务所设计,是包赞巴克大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从功能声学技术建筑美学上,都体现了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上海文化地图上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的外墙建筑采用镂空挂板,仿佛凝固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院内展示大厅的剧照和休息厅的照片和录像。</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地处淮海路,汾阳路,东湖路,襄阳路交叉路口,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地下有两条地铁线。为了隔绝外界和地铁的声音和震动,整个剧院精心设计,墙面设置隔音材料,地面设置隔振弹簧,是国内首个采用隔震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p><p class="ql-block">这是二楼场景。下面这段录像,是我们在管弦乐排演厅参观,除了讲解员清晰的声音,听不到外界一丝丝的杂音。</p> <p class="ql-block">走进歌剧院观众厅,可以看到星辰大海般蓝色调的观众厅。顶部是可升降天花板,侧墙安装了可移动吸音板,可以通过场内体积改变,达到最佳音响效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整个观众厅悬浮在100组隔振弹簧之上,将歌剧院从下到上,侧面与周边结构完全分离,噪声几乎为零。</p> <p class="ql-block">参观上音歌剧院是我们的重点,这缘于我们的小孙女是徐汇区少年宫管弦乐团第一小提琴手,曾应邀在这里演出过。</p><p class="ql-block">很遗憾,由于参观当天该厅有排练任务,不能尽情欣赏。为了补憾,来一段小孙女的节目作为本篇的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