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遗址,位于长汀县兆征路41号,现为长汀县博物馆所在地。该旧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标志着福建苏区进入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万里南迁 繁衍汀江</p><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大批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筚路蓝缕、万里南迁。其中一部分汉人进入闽粤赣边繁衍生息,他们传承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结合,吸收原住民文化,成为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客家先民逐渐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优势,形成了中华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汀州是客家民系的最后形成地和客家文化的策源中心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客家祖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客家首府 繁荣都市</p><p class="ql-block">宋代,汀州客家人开通了从汀州到潮州的航运,揭开了汀江水上交通的崭新一页,为汀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此,汀江成为连接海洋和闽粤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汀州古城万商云集,经济繁荣,成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闽粤赣三省交界最大的物资集散重镇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模型</p> <p class="ql-block">长汀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不仅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央苏区的文化、经济中心。</p> <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标志着福建苏区进入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和壮大,长汀成为了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为使福建的革命斗争有更大的发展,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指示,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定于3月18日即巴黎公社纪念日在长汀开幕。</p><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18日-21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福建苏区各县、区苏维埃政府的中坚干部,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的代表共100多人。大会开幕盛况前,军乐大作,炮竹四起,全场热烈欢呼,继而高唱《国际歌》。大会由张鼎丞致开幕词,宣读了中央政府给大会的指示信并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代表任弼时到会致词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讨论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经济财政问题》和《苏维埃建设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发出了《拥护全国工农红军通电》、《致上海罢工工友电》、《拥护中国共产党通电》、《拥护苏联通电》等宣言电文。</p><p class="ql-block">大会宣布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选举产生了35人为大会执行委员,13人为候补委员,9人为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鼎丞当选主席。“省苏”下设土地部、劳动部、工农检察部、财政部、内务部、文化部、粮食部和裁判部等八个部(后又增设国民经济部、妇女部)。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长汀县成为福建红色区域的首府,政治、军事中心。</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是中央苏区成立的省级苏维埃政权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民主建政的探索与实践。苏区建设欣欣向荣,创造了“红色小上海"奇迹, 在波澜壮阔的根据地经济建设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福建省苏雏峻政府的建立,对巩固和拓展中央苏区版图,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经验,培养大批治党治国的栋梁人才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幅建省苏维埃政府当之无愧是中国土地革命斗争申的一面光辉旗帜!</p> <p class="ql-block">党中央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福建苏区全过程民主执政,为我党的民主建设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福建苏区在张鼎丞主席领导下,大力开展惩治贪腐,实行民主监督,组织省县巡视,在民主建政和廉洁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重大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党中央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下,福建苏区不断得到发展壮大,长汀成为福建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福建“红色首府”美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机关转移到四都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用热血与生命铸就革命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苏区军需民用物资极度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苏区军需民用物资极度缺乏,在毛泽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指导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依托汀州深厚的经济基础,领导广大群众扎实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国营、合作、私营三种模式并存的苏维埃工商业,农业、财金、外贸等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就。国营企业在汀州市诞生并迅速增加、合作社蓬勃发展、私营商店林立、市场繁荣、航运发达,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长汀是根据地经济思想的发源地和实验地,也是共和国“央企”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开始探索国家工厂管理的崭新课题,锻炼、培养了一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在一年又一个月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完全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一系列军事原则,开始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御敌于国门之外”,在碰壁后,继而实行军事保守主义的消极防御,“处处设防,节节抵御”,“分兵把守,两个拳头打人”,致使中央红军一再遭到失败,到1934年10月,根据地日益缩小,苏区人力物力资源濒临枯竭,形势日趋严重。这个时候,“左倾”教条主义者完全被敌人的气势汹渤所吓倒,由保守主义转变为逃跑主义,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并于10月中旬率领党中央、中革军委直属队和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共8. 6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p> <p class="ql-block">瞿秋自何权衡一行人在灌田梅迳村被国民党军包围,何权衡英勇跳崖,受伤挂在树上,被敌军射中牺牲,瞿秋白被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烈们。</p> <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等在长汀县濯田梅迳村被国民党保安团捕获。5月9日,从上杭城转押到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部,关押于此。瞿秋白立场坚定,拒绝了国民党当局的劝降与高官诱惑,他坚持真理,严以解剖自己,写下了著名的自传体文章《多余的话》。6月18日,在西门罗汉岭从容就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方小院是瞿秋白放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红三十四师征战史迹展,红三十四师是红土地上诞生的英雄部队,用鲜血染红了战旗,将碧绿的湘江变成了“赤水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在这支8. 6万余人的队伍中,闽西籍子弟兵2. 6万人 其中以闽西子弟兵为主组成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全军后卫,1934年11月,在中央红军最惨烈的湘江战役中,顽强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浴血奋战,予致以重大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弹尽粮绝,全师6000余人大部分壮烈牺牲。红三十四师成功阻击了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掩护中共中央、中草军委和直属机关渡过了湘江,为长征的胜利转折付出了巨大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柏木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