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神木市第十八幼儿园班级课程故事成果汇报纪实

神木市第十八幼儿园

幼儿园开展课程故事超越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故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幼儿兴趣和经验为起点、在真实情境中生成、师生共同建构的探究式学习过程。课程故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探究进展,灵活调整计划,捕捉有价值的“生长点”,设计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材料和挑战,支持探究的深入。增强课程设计与生成能力。记录、梳理课程故事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深度反思和研究过程。提升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能力。现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故事,感受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成长与喜悦..... 小一班《骑行遇到“碍”》 汇报人:解扬芳 小二班《遇见生菜》 汇报人:白双娥 小三班《车子动起来》 汇报人:艾华 中一班《小小杨家将》 汇报人:王琼 中二班《气象万千》 汇报人:曹静霞 中三班《黄土坡上的“家”》 汇报人:张静 中四班《蚕宝成长记》 汇报人:刘荣 大一班《时光穿梭机-我们毕业啦》 汇报人:马瑞 大二班《陶泥趣事》 汇报人:康婧 大三班《纸牌奇遇记》 汇报人:刘铃江 大四班《我们的毕业典礼》 汇报人:白双艳 教师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儿童视角出发,追随幼儿兴趣,述说着幼儿探索过程中的精彩片段,同时,运用图片视频、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向大家展示课程故事的事实,并结合《指南》对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课程故事的教育方式高度契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是落实“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有效实践。它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兴趣探索转化为深度学习的载体幼儿园开展课程故事,本质是让教育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在主动探索中建构经验,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在合作互动中理解社会。 <div>素材提供:各班教师</div>编辑:马卫芳<div>审核:贺利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