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德范村属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夏商时代建村,周朝修周道后成为通衢要塞,战国时期称三推饭庄,拥有2000多年历史。2025年6月,骑车到此,手机拍照,与友们共享!</p> <p class="ql-block">从村内中心大街北行,有一显著的石砌城门出现在眼前,门额上镶嵌“太平”二字,为清同治七年(1868)二月所建。</p> <p class="ql-block">因地处山峪,但地势平坦后来人逐渐在此聚集,并在小寨以北立庄,村名便称“三推饭庄”。</p> <p class="ql-block">玄帝阁建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400年历史,为阁楼式高台建筑,上面是大殿,下面是拱形阁洞,青石砌成,南面门额上刻着“玄帝阁”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玄帝阁高约10米,阁面三间,前后廊厦,楹柱梁枋,条石护栏。大殿外形依然完好,飞檐翘角,脊顶青砖上二龙戏珠的图案依然栩栩如生,立于檐壁上的龙之三子依然英姿飒爽。</p> <p class="ql-block">旧时、三德范是齐鲁古道的交通要塞,是连接济南、淄博、莱芜的必经之路,繁华非常,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齐鲁古道经过曲阜、泰安、莱芜等地后至齐长城锦阳关进入章丘,在三德范泰山行宫处分东西走向的两条道路,形成特有的人字形大街,也就是三德范今天的东道巷和西道巷。</p> <p class="ql-block">东道巷由文祖村、白泉村、继续东行至临淄、淄博;西道巷经长水村、窑头村、埠村通往历城、济南。</p> <p class="ql-block">古道两旁保留了着的明清古建筑群,鉴证了齐鲁古道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旱池:人工修建在地下的圆形水囤,旧时对家庭人畜用水发挥重要作用,因靠自然降雨蓄水,天旱时无水可蓄故称之谓旱池。明末清初,庄内开始修建旱池,全庄共有旱池500岁眼,遍布街营、河边、庭院、闲落。</p> <p class="ql-block">翁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齐家巷遗址公园:位于该巷道东首南侧,此区域院落多以传统四合院为主,就地取材建设房屋,以料石、土坯、砖木为主,房顶多用麦秸覆盖,少有部分瓦房,大门多为八宗墙或一封竖式,极具地方特色。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大都在东侧新建住宅,该处成为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房屋,都采用"里生外熟"墙体建筑,该墙体由内、外两种不同材料的"砖"砌成,外墙是高温烧制后的红砖,内墙是土坯砖,俗称"里生外熟"。</p> <p class="ql-block">此类房屋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更因外墙可抵挡雨水侵蚀,避免土坯墙体受损,增加房屋使用年限。</p> <p class="ql-block">太平巷</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位于文昌阁南侧,原是一个长、宽各6米,高不到1米方方正正的石台子。2018年改扩建成现在长20米,宽15米,高16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演出舞台,古戏台由砖木结构砌成,木制结构由陕西整体迁移至此,图案雕刻古朴典雅,远远望去,气势庄严雄伟。</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砖雕,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