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孝的斯大林嘉奖令(副本)

郁郁林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李思孝(又名江子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军独立二师连长、第三路军第12支队和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教导队指战员,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和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上士,后晋升为少尉,根据现有资料是在远东战争中维一被授予斯大林嘉奖令的中国战士。</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23日,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签署命令,表彰李思孝在远东对日作战中的贡献,通令嘉奖。嘉奖证书上明确记载:“为表彰在远东同日本人的战斗中发挥出色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李思孝的斯大林嘉奖令是苏联官方颁发的唯一一份针对中国战士的最高荣誉,体现了中苏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紧密合作。</p><p class="ql-block">   嘉奖令的背景与内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颁发时间:1945年8月23日,根据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签署的命令,表彰李思孝在远东对日战争中发挥出色、做出杰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嘉奖令内容:</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卫祖国</p><p class="ql-block">   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在1945年8月23日向远东第一方面军前线部队——李思孝同志发布最高统帅令</p><p class="ql-block">   对您在远东同日本人的战斗中,发挥出色、做出杰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伟大的战无不胜的苏联红军和红海军舰队万岁!</p> <p class="ql-block">   正文明确提到李思孝在远东战争中发挥出色作用,特别感谢其贡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证书印有斯大林头像,盖有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印章,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李思孝抗日斗争主要经历:</p><p class="ql-block">   1935年参加革命,任交通员。1937年末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任战士、班长。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独立二师连长、第三路军第12支队司令部保安小队副队长、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教导队干事,在以小兴安岭为依托的游击斗争和远征三县一旗的战斗中担任侦察班长和机枪班长,进行敌后侦察和战术突击任务。1940年为掩护部队转移时左胸中弹负伤。</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随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教导队越境入苏进行战役和战斗间修整,同年8月1日编入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和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特务排,先后在后勤部、参谋部担任勤务,上士军衔,接受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大练兵运动。</p><p class="ql-block">   远东战争前夕,李思孝作为第一批先遣支队的一名指挥员到苏军秘密集中。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李思孝晋升为少尉在远东第一方面军参加对日战争。李思孝和他的战友主要担任先遣支队的向导、翻译、突击队员和参谋,为苏军提供日军布防、火力配备和后勤保障等情报,协助苏军制定作战计划。任务是用鲜血和牺牲为苏军开辟前进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2.远东战役中的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按照苏联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要求与新一届中共东北委员会和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司令部的部署,李思孝奉命到苏军秘密集中,参加对日战争。1945年8月,在远东第一方面军参加对日作战,作为第一批先遣支队的一名指战员突破了“很像曼纳海姆防线,只是规模更强大的防御地幅”。</p><p class="ql-block">   第一批先遣支队的战士是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来的,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成为了无名英雄,活着的人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   李思孝和他的战友作为第一批先遣支队的一名指挥员协助苏军从滨海地区向东宁、绥芬河、密山、虎头、牡丹江等地的进攻行动,为苏军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9日凌晨至20日,第一批先遣支队的战士是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东北彻底击败日本关东军,光复东北。李思孝是战争的幸存者,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战旗上有中国战士血染的风采,为表彰李思孝在战役中发挥出色的作用,被授予斯大林嘉奖令和勋章。</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份嘉奖令不仅是李思孝个人的荣誉,它是那些无名英雄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更是中国战士和苏联红军战士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取得远东的胜利的历史见证。目前已知斯大林以最高统帅名义签署的命令,李思孝是维一获此殊荣的中国战士。</p><p class="ql-block">   李思孝的斯大林嘉奖令不仅仅是中国战士的荣誉,更是中苏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见证。它现陈列于北京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他的事迹展现了东北抗联战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李思孝之子江玉章于2010年将斯大林嘉奖令捐赠给国家,现存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要展品,象征中国东北抗联战士的牺牲与国际合作精神。</p><p class="ql-block">   化名由来:1945年7月,根据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新一届中共东北委员会的指示,为了高度保密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的派遣令上都是用了化名。李思孝随李兆麟将军先机占领哈尔滨市和阿城县为便于工作化名江子华,寓意“子华才能思孝”。以中国东北人民自卫军指挥员和苏军军官双重身份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东北,先机占领哈尔滨市和阿城县合理合法,既不违反国际法,也不违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待苏军撤离东北时顺理成章地接收东北全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战后贡献:李思孝曾任东北人民自卫军哈尔滨办事处驻阿城军代表、苏军驻阿城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一职、东北人民自卫军阿城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兼连长、东北人民自治军代理营长、哈东军区三团代理团长、独立二师代理团长、阿城公安局副局长等职。以东北人民自卫军指挥员和苏军军官双重身份与合法的历史地位开展建党、建军和建立政权的“三建”工作,展开肃清日满残余势力和剿匪斗争,捍卫人民民主政权的工作,确保哈东和阿城县回到人民的手中。1981年病逝于哈尔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