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观“殷商”

质子(拒私聊)

<i></i><i></i>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非常喜欢能有一股力量带着我穿越,回到史前,回到千年前的文明社会,回到我生命未曾达到的所有地方和时刻,这应该源于儿时父亲对我的影响?记得那时爸爸总跟我讲远古天文地理、宇宙星空海底,例如“宇宙爆炸论”,“麦哲伦探险,“马里亚纳海沟”,发现美洲新大陆”等。还有,一旦哪里发生了地震或火山爆发,哪怕是半夜,爸爸也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告诉我刚刚发生的大事,让我马上在地图上指出地点。久而久之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探索、幻想、甚至胡思乱想。还因此让我养成了喜欢参观博物馆的习惯。仿佛只有那一刻,我的生命延长了,深刻了,也顿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好多奇妙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清楚记得,中国考古前辈,在科研手段非常欠缺的年代,为了鉴定一座古墓的年代,他们会不顾危险,置身险境,探索地下的一切。在古墓大坑里,猫下身子,放下身姿,甚至把棺椁里的水分吸进嘴里,通过品尝来鉴定此古墓的年代。中国 、不仅是中国,很多历史均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一代代考古前辈,如此常年地在古墓大坑里寻找着千年古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敬佩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考古老前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带着这种幻想,我参观了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大运河博物馆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见殷商”展</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例如,中国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时代后期,正是中国原始氏族制进入解体、迈向文明社会的转型时刻。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黄河、长江及其周围若干文化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文明性质的社会,也是国家的雏形。她们带领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率先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形成了方国林立的局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空前伟大的变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而公元前21世纪初,在中原地区出现了第一个带有王权制度的国家——夏。</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16世纪,商汤革命爆发,继而夏朝起。商朝历经17世31王,持续了500余年。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标志着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就斐然,叹为观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无数考古工作者耕耘下,逐渐为我们后人揭开了尘封三千多年的“大邑商”。所谓:“大邑商”,是当时商朝人对自己国家的美称,体现了国都在政治、文化及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此称谓中的“大”,强调都城规模之宏大与地位之崇高,“邑”则指城市聚落,“商”则直接关联王朝的名称。此三者的组合,以简洁形式凸显了都城作为权力中枢的独特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而越来越多的考古新发现,使人们逐渐看到,殷商时期不仅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明顶峰,更是上承一千余年四方文化融汇之趋势,下启三千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对以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殷墟妇好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殷墟宫庙区基址西南,考古者于1976年被发掘,并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亦是殷墟发掘以来发现并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妇好死后,商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的庙号是:“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妇好墓是迄今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妇好是中国商代时期著名的女性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不仅多次帅军出征,为商王朝开疆拓土,还主持祭祀,担任占卜官,她是武丁商王在位时期重要辅政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至今日,安阳妇好墓还没去过,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穿越而来的动物造型酒器好似仍留酒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千年前的铜车毂仿佛尚存战车呼啸奔驰的震颤之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参观“看.见殷商”,蜻蜓点水,但仍不虚此行。希望有机会把祖国各地的“镇馆之宝”瞻仰一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