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近现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河大合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该视频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及管弦乐团共同演绎</p> <p class="ql-block">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 洗星海出生于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市南沙区)。</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10日,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冼星海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人民的音乐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恩来总理为《黄河大合唱》题词 :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b></p> <p class="ql-block">1905年6月13日(农历1905年4月8日),音乐家冼星海诞辰。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5月11日生于澳门船工家庭,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年仅40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冼星海亲自指挥</b></p> <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11日(农历1939年3月22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庆祝会上,鲁艺师生首次演唱《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亲自指挥。中华民族的怒吼声,更加强劲地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部作品是音乐家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合作而成的。两人1936年就相识于上海,曾经合作过《高尔基逝世纪念歌》。</p><p class="ql-block"> 抗战爆发后,两人先后参加了救亡演剧队来到武汉,同在政治部共事。光未然途径黄河时,亲眼见到了这条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伟大风采,加之船夫们的深沉有力的号子,令人惊心动魄,诗人激情满怀,萌生灵感,决意付诸文字。不久,诗人坠马,手臂负伤,转赴延安治疗。此时,已在鲁艺任教的冼星海闻讯,步行20里来到二十里铺和平医院探望旧友。</p><p class="ql-block"> 诗人畅谈对黄河的感想,一往情深。冼星海的创作灵感受到激发,当即决定合作。年仅25岁的光未然躺在病床上口授,别人记录,仅用5天写完全部歌词。而后,冼星海开始谱曲,连续6天抱病奋斗,完成这部史诗般的不朽之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族音乐之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冼星海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背景音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共和国之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梅州邓氏海内外宗亲联谊会</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邓春发翻唱</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