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忆深处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张积仁生于1901年,卒于1949年,49年因车祸走了,只在世上待了短短的48年,哪时我才三岁。</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洪流冲刷了太多儿时的片段,关于他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是模糊的轮廓。但从母亲、大哥和姐姐的讲述中,父亲的形象渐渐立体,成为我心中一座永远巍峨的高山。</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身贫寒,没机会踏入学堂。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稚嫩的肩头,他从小就四处打零工,在风雨中艰难谋生。后来,父亲进入南街上李家“同心园”店铺当伙计。李家靠毛驴长途贩运为生,在那里,父亲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他凭借着聪明伶俐与勤学上进的劲头,不仅学会了记账、算账,还掌握了读书写字和打算盘的本领。这份在困境中依然努力进取的精神,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父亲创办了巴里坤小有名气的“德胜祥”商行,生意越做越大,还将总行开到了哈密,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经商之路布满荆棘。在新疆,那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全靠马拉驴驮来运输货物。每次出门,都是一场与未知的较量。夏季,大漠戈壁上烈日似火,炙烤着前行的道路;冬季,天山的崎岖小路上,父亲爬冰卧雪,时而大雪纷飞,时而狂风呼啸,飞沙走石、狼虫骚扰更是家常便饭。从哈密到喀什、和田,一趟下来竟要大半年。如此艰辛,常人难以想象,但父亲却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在商海拼搏。</p><p class="ql-block"> 1943年,兰新公路通车后,父亲转战兰州,做起了布匹生意。去兰州时搭便车,采购好货物后再寻觅便车运回哈密。虽然跑兰州的生意相对顺利些,可依旧充满挑战。父亲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敬业的态度,让生意日益兴隆。到了解放前夕,父亲在镇西商界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还被推举担任商会会长,这是对他能力和人品的极大认可。</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总是如此无常。1949年的一天,父亲搭乘军车前往哈密办事,在口门子路段,车子突然失控。危急时刻,父亲跳车逃生,却不幸撞到树根上,内脏出血,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从未与父亲有过深刻的相处,对他也没有清晰的记忆,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无比伟大的父亲。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他在商海的摸爬滚打,吃尽了世间的苦头,却从未有过怨言。他的慈祥、善良、忠厚,以及那份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都深深烙印在家人的讲述里,也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我不曾记得您的面容,但您的故事、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我会永远怀念您,怀念这位伟大的父亲,您的人品魅力影响了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愿天堂的父亲永久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