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忧思18 请问:能打多少分?

国歌

<p class="ql-block"><b>请问:能打多少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打多少分?</p><p class="ql-block"> ——高考后,独挑行李的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考结束,那个独自挑起行囊回家的身影,像一柄锋利的解剖刀,将教育的命题剖开在众生眼前。这沉甸甸的担子压弯的不仅是扁担,更挑起一个震颤灵魂的叩问:高考的试卷上,真能丈量出人品、人格、人性的厚度,称量出思想与价值观的重量吗?</p><p class="ql-block"> 校门口蒸腾着焦灼与期待的热浪。家长们举着写满名字的纸牌,眼神里漂浮着忐忑与期许,低声交流的只言片语里藏着对分数的执念;或是伸长脖颈,将目光凝成探照灯,焦灼地扫过每一个走出校门的身影。而人群深处,那个女孩却如离群的孤雁,她俯身攥紧行李绳结的瞬间,像是按下了暂停键——与周遭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孩子相比,她肩头的扁担挑起的不仅是行囊,更是与世俗期待的无声对抗。</p><p class="ql-block"> 这一担压弯脊梁的行李,分明是青春最鲜活的标本。褶皱的试卷里藏着深夜苦读的月光,磨损的笔记本上镌刻着思想迸发的星火,每一件旧物都在诉说:高考或许能筛选知识的储备,却无法量化凌晨五点伏案疾书的坚持;能检验解题的技巧,却难以丈量面对难题时永不言弃的品格。当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远方,那微微前倾的脊梁,恰似对"分数至上"最有力的反驳——真正的成长,从来不在答题卡的ABCD里,而在独自扛起生活重量的每一步里。</p><p class="ql-block"> 这道孤独的剪影,撕开了教育最隐秘的命题。她挑起的不仅是生活的重担,更是对独立人格的庄严宣告。在父母羽翼下启程的孩子,收获的是无微不至的呵护;而选择独自负重前行的她,锻造的是不依赖他人的脊梁。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当标准化的试卷决定着千万人的命运,那些试卷无法承载的人性光辉、思想锋芒与价值坚守,又该如何安放?高考能考出解题速度,却测不出扶危济困的善意;能算出标准答案,却算不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站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回望,这场全民瞩目的考试,或许只是丈量人生的一把短尺。它能丈量出知识的深度,却无法丈量灵魂的高度;能筛选出解题的高手,却未必能甄别出真正的勇者。愿每个走过高考的人,都能像这个挑担女孩般,把试卷外的成长沉淀为生命的底气——毕竟,真正的人生答卷,从不在标准化的考场里,而在独立面对风雨的每个瞬间,在坚守内心价值的每一次抉择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