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邂逅上海石库门(四明邨&张园)

<p class="ql-block">石库门很有名气,它是上海独特的建筑形式,是上海近代历史的产物,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十分别致。</p><p class="ql-block">‍这次行程满满,本没计划探访石库门建筑,也没做任何攻略,却在City walk中无意间经过了两处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不得不说是意外的惊喜和收获。</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从静安寺沿延安中路步行前往马勒别墅的途中,一大片整齐划一的红砖楼吸引我驻足,显然这是一个小区,我立即改变行走路线,一头扎进了它的北门。</p> <p class="ql-block">总弄南北走向,十分宽阔,也是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二层或三层小楼沿总弄向两边延伸排列,呈鱼骨状,有点像北京的南锣鼓巷。楼间是支弄。</p> <p class="ql-block">支弄窄一些,东西走向。</p> <p class="ql-block">忽然横空出现一段二层过街楼,也有人居住,下边形成一个门洞,可随意通行。</p> <p class="ql-block">再往南走,仍是同样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眼前又出现一段五层过街楼,高耸突兀,比例上不大美观,有些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便是小区南门,在巨鹿路上。出了大门抬头一看,上边写着“四明邨”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回来一查,可不得了,这“四明邨”原来大有来头!它由四明银行于1912年和1928年分两次投资,先后三次建造,于1932年建成。这里曾居住过众多文化名人,如徐志摩、陆小曼在此居住时,陆小曼租下整幢楼,二楼前厢房是新房,三楼是徐志摩书房。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沪时也在此小住。</p><p class="ql-block">‍此外,大文学家章太炎、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大红大紫的影星胡蝶、晚清翰林太史著名书法家高振霄、高式熊父子,书画篆刻家朱积诚、王福庵、来楚生,画家吴青霞、吴待秋,电影演员严俊,现代教育家范丹鸣等也都曾是四明邨的居民。2005年,四明邨被正式命名为“文化名人村”。</p><p class="ql-block">‍无意间竟然穿越了四明邨!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 *** ‍ *** ‍ *** *** *** *** </span>*** *** ***</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从长宁来福士广场乘地铁前往南京西路,出了地铁站就是茂名北路,在这里又遇到了一处石库门建筑群,上书“张园”二字,一看便知是老建筑,很有气派。</p><p class="ql-block">‍临街的一面现在变成了商铺,墙壁上运用了大面积的多巴胺色彩,一改老派传统,在午后的阳光下明艳耀眼,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站在路边拍对面的街景,一辆绿色的小轿车忽然闯入了我的视线,啊,这撞色的出现简直不要太完美!车主像是知道他的车入镜了,一时间开的好慢,让我拍了个够!😻😜</p> <p class="ql-block">张园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有“上海第一园”的美誉。1882年张园始建时是张氏私家园林味莼园。1918年随着土地被拆分,逐渐从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向石库门社区形态转变。历经变迁与改造,如今成为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上,张园的建筑整体延续了里弄空间特征,在结构上结合了钢筋混凝土新技术,在装饰上借鉴了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及洛可可式风格特征,吸纳了当时盛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同时保留了诸如过街楼等石库门建筑样式,是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进入园内,也常常被时尚的设计所吸引。这里已成为一个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空间,非但没有违和感,却越发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LV租用了这处院落。</p> <p class="ql-block">伊菲丹(EviDenS de Beauté)也在张园新开了亚洲首家城堡店,目前它在世界上仅有两家城堡店,另一家在巴黎。</p> <p class="ql-block">自行车行</p> <p class="ql-block">饰品店</p> <p class="ql-block">旗袍店</p> <p class="ql-block">点了一杯dirty,冰火两重天🥳</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家面包房,橱窗里写着“Stop for a loaf of fun”。“a loaf of”本意为“一条(面包)”,它在呼吁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享受一些生活(吃面包🥯🥖🥐🥨)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瞥,把这活色生香的瞬间留在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