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好</p><p class="ql-block"> 和大家分享:讓“大家”培育“大家”。</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大家”指大家庭,古代25戶為一家,25戶的一家大概200多人,這樣的一個家庭要辦一所私塾(學校),既家有塾《學記》。</p><p class="ql-block"> 要讓這樣“大家”的25戶都能夠過上好生活,就是“齊家”,齊就是看齊,齊家就是家家戶戶都要過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能夠把這麼一個大家庭陪護好,就可以治國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中國教育的目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大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至少三代同堂,三代同堂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好環境。</p><p class="ql-block"> 父母照顧自己的爺爺奶奶的情景,照顧別的孩子爺爺奶奶的過程,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孝就養成了。</p><p class="ql-block"> 在怎麼一個大家庭里,必須告訴所有人,遇到好東西要“讓”,不能爭,這就是“禮”,中國文化提倡“讓”,西方提倡“爭”。</p><p class="ql-block"> 要使怎麼個大家庭都過上好日子,就必須“勤勞”和“節儉”</p><p class="ql-block"> 要使這麼大一個大家庭都幸福,就必須提倡“和”,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p><p class="ql-block"> 要使這麼一個大家庭都幸福,就必須人人都要有“公心”</p><p class="ql-block"> 要使這麼大一個家庭都幸福,就必須有規章制度等等</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生活在怎麼大的一個家庭裡,心裡就有了大家庭里25戶的所有人,孩子的格局就養大了,孩子長大後就可能心懷天下。心有多大,志向就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能夠把這麼大的一個家庭治理好,大而廣之,則可治國矣。</p><p class="ql-block"> 后一個“大家”指的是孩子們要成就“大家”。</p><p class="ql-block"> 現在沒有了血緣關係的大家庭了,不再具備“大家”成就“大家”的重要條件。</p><p class="ql-block"> 近代歷史中,那些很有成就的人,大都出生在一個大家庭裡,如錢學森等。</p><p class="ql-block"> 現在沒有了血緣關係的大家庭了,只能靠一群相同志向的人,聚在一個地方,共同建設一個不同血緣的大家庭,或者把我們的社區建設成一個“齊家”的大家庭,使每一家都能夠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齊家。</p><p class="ql-block"> 要使這麼大一個家庭實現“齊家”,就必須從教育做起,“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學記》。</p><p class="ql-block"> 這個大家庭就是孩子們成為“大家”的土壤。</p><p class="ql-block"> 好的學校是培育優良種子的,一個優良的種子必須在肥沃的田地里,才能長出好糧食</p><p class="ql-block"> 關頭就是一群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家長組成的一個大家庭,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建設“大同”社區,逐步實現“零污染”,“有機農業”,“免費康養”和“免費養老”的新鄉村</p><p class="ql-block"> 祝福大家,祝福所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