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闻,位于杭州市东北部的临平区有座临平山,是临平区的“高山”,海拔也不过才218米,海拔虽不高但在临平区乃至杭州市却算是“高山”了。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上仙雾缭绕,仙气飘飘,宛如人间天堂。山中有座塔,叫“东来阁”,于2004年建成的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的一座建筑,外形有点像日本的“清水寺”楼阁。临平山本是青山绿水,因“阁楼”的建筑成为小有名气的一座山。</p><p class="ql-block">闻之,甚为向往。</p> <p class="ql-block">5月3日,天气晴好,晴空万里,白云如絮,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仿佛给杭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五月初是春夏交汇之时,空气清新,气温舒适,非常适合出游。8点半,我们一家子驾车出发爬临平山登东来阁,约30分钟来到临平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停好车,我们沿着螺旋状塑胶步道徒步登山。沿途有不少市民擦肩而过,年轻的或慢跑或骑行,年长的或带着儿童、老人慢悠悠悠地登山,锻炼与休闲的融合甚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临平山不高,坡度也不算陡,但爬起来还是比较费力,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地方。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逛,赏心悦目观赏沿途风景。满山绿树成荫,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吹过,绿叶轻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山上种植的杜鹃花还在盛开,绣球花种植区生长茂盛,正待花开,偶有几朵偌大绣球花似争相竞放点缀其中,有种“繁花似锦醉眼中,姹紫嫣红笑春风”的美丽视觉。</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一路有说有笑。不时考考小孙子,这是“什么花”,哪叫“什么树?”。“这杜鹃花呀”,“哪是樟树”,时而对答如流,时而回答错误却引朗朗的笑声,充满乐趣。</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我们爬了将近二公里多的山路来到山顶的临平公园。公园通往东来阁左侧有一块“气象科普基地”,基地建有天文仪器和观察气象的仪器。基地旁建沈括雕像,还有《梦溪笔谈》,这或许与纪念其对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相关。</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500余米,来到东来阁,阁前建有一块巨大的玉璧形雕像。这个雕像据说是代表临平良渚文化,雕像上刻着大禹,沈括,吴昌硕,章太炎等历史名人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通过玉璧形雕像再登百步台阶便来到东来阁。抬头仰望东来阁,见塔高九层,大唐风格配置的钛合金结构。内有透明电梯,台阶,兼具观景台功能,登上顶层可俯瞰临平全景。</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于一体,阁内一楼设有“临平梦华”厅,展陈了临平历史人文史料及历史名人雕像,如大禹、沈括、吴昌硕、章太炎头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观光电梯来到九层,抬眼望向天空,天是蔚蓝蔚蓝的,微风拂面,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俯瞰临平城区一览无余,东、西、南三面城市建筑尽收眼底,北面背靠山峰。一眼望去,环山游步道隐约可见,绿色山峰上空仙雾袅袅,在暖阳的照射下透着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的五彩色画作,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临平山已成为临平区市民晨练、夜游的首选之地。爬上山顶,沿着环山游步道走一圈,再在东来阁登顶,有一种宛如行走在城市上空的乐趣。</p><p class="ql-block">东来阁成为杭州临平区的标志性建筑,引来了不少外地游人观光。宛如宋<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苏轼诗句</span>“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那样成为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昵称:布谷</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028670</p><p class="ql-block">文/图:布谷(图一来自网络特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背景:《大唐盛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