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争之世的当今世界,2025年是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收官之年,除了高端芯片和医药制品,中国几乎完成了之前制定的其它所有目标和任务,Deepseek横空出世震撼世界,印巴空战的结果更是标志着中国武器对西方的赶超和领先之势,让西方列强更多了些文明礼貌!更让全世界感受到影响的大事应该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蛰伏四年后的卷土重来了,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在竞选连任失败后再次竞选成功第二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总统。和特朗普的经历有点类似,2025年即将过半了,本人这半年的出行经历也都是清一色的怀旧之旅。从年初春节期间带着全家人的第三次七彩云南之行,到清明节时隔整整24年再次来到黄山、千岛湖,时隔16年第三次来到江西婺源故地重游,再之后就是五一假期时隔整整二十年后再次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畅游了一番。而刚刚过去的2025年端午节行程也是上半年的最后一次出行,这次的行程目的地则是时隔十年后第四次来到了秀甲东南也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名山福建武夷山。</p> 武夷山玉女峰秀色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来,即使走过了三山五岳,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和四大道教名山也各去了三座,其中黄山、庐山、泰山、嵩山、峨眉山、崂山都去了两次,四川青城山更是去了三次,梵净山、雪窦山和三清山也都去过了,但我最喜欢的中国名山却还是不在其中的福建武夷山。如果你非要问为什么,这个就和女人选美一样很难有明确的标准和答案。所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而个人认为武夷山是山水景观结合得最好的名山,特别是九曲溪竹筏漂流和刚刚经历过的桂林漓江游船行程相比毫不逊色,并且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很深厚的,所以武夷山能成为中国仅有的四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之一(另外三个是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也确实是实至名归的。武夷山也因此和本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四川青城山一起成为了之前本人已经三次游览的名山。</p> 武夷山天游峰登顶所见 武夷山天游峰登顶所见 武夷山云海 武夷山云海 武夷夕照 时光飞逝,往事如烟,第一次到武夷山还是2004年的五一假期,当时是全家三口人一起来的,儿子那年正好10岁。不过那次是跟着旅游团来的,而且不是直接到的武夷山而是先坐火车到了同属南平市的邵武市(县级市),再从邵武市坐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跑了100多公里才到了武夷山市(如图所示)。那次武夷山之行不仅第一次乘坐了九曲溪竹筏漂流欣赏了两岸的秀丽风光,还在三姑度假区旁的崇阳溪体验了一回武夷山清舟漂流,戏水游乐玩得不亦乐乎。首次的武夷山之行给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可惜那次老母亲因为身体原因未能随行。后来随着儿子到了厦大上大学,我在2013年4月底在带着老母亲前往福州利用五一假期与儿子会合的途中先到了武夷山游览,弥补了之前的遗憾。之后我又在2015年的7月底第三次来到了武夷山,与从厦门乘高铁而来的儿子会合后再次游览了武夷山。不过由于时间有限,后面两次到武夷山都只是乘坐了最精华的九曲溪竹筏漂流,游览了宋街、武夷宫和天游峰脚下的武夷精舍,还包车到了万里茶路的起点下梅村参观,并去了闽越王城遗址和城村古村落参观,其它的武夷山景点就没有去了。后来2016年寒假春节前我带着老母亲和儿子从厦门港坐船往返第二次台湾自由行返回时,正好赶上了春运高峰,从厦门返程的火车票没有买到,于是就先坐动车从厦门到了福州,然后从福州站乘K46次(福州-北京,凌晨到天津西站)列车返程时恰逢天降大雪,途经武夷山时坐在车厢里又目睹了武夷山的壮观雪景。 邵武市到武夷山市 武夷山清舟漂流(三姑度假区旁) 武夷山清舟漂流(三姑度假区旁)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后面两次到武夷山都是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著名的号称武夷山旅游专列的Z59次(北京西-福州)在转天的早上六点多直接到达的武夷山站,2015年第三次来的时候武夷山北站已经开始投入运营使用了,但武夷山站也还在正常运营。可惜的是,十年后的今天,Z59次早已经停运了,武夷山站每天只有一趟普铁车次停靠了,车站也几乎要废弃了,要想到达武夷山只能乘清一色的高铁到达距离武夷山市区较远的武夷山北站或者更远的南平市高铁站了,票价自然也高了不少,而且基本上往返都各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到了武夷山市后要住宿一个晚上转天才能开始游览行程,还想像过去那样在火车卧铺上睡一觉,转天早上到达后就开始游览从而节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增长的火车票价和住宿费用两项相加,无疑又增加了游客不少的旅行成本。好在2025年武夷山推出了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武夷山风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措施(景区外的其它景点、九曲溪竹筏漂流票和景区交通车票均不免票),加上武夷山市的公交车也实行了免票政策,同时下梅村、闽越王城遗址等景点也开通了公交车线路或者设立了有轨电车站点(有轨电车票价最高10元),不用再花大价钱包车前往了,一定程度上又为游客节约了旅行花费。因此,本人也改变了原定的端午节不再出门旅行的决定,于是就促成了这次时隔十年后的第四次武夷山之旅,也第一次享受到了武夷山的优惠措施。</p> 武夷山水帘洞 本次武夷山之行的具体行程:D1. 5月31日周六端午节~上午9:36天津南站乘G321次(北京南-厦门北,9:21到天津南站)高铁赴武夷山,下午16:58到达武夷山北站。乘武夷山公交10路(免费)到达三姑度假区,入住茶博园附近的酒店→D2. 6月1日周日~上午包车前往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青龙大瀑布和月亮湾游览。下午前往万里茶路的起点下梅村游览。之后乘公交5路(免费)换乘公交2路(免费)到武夷山站拍照留念,返回三姑度假区住宿→D3. 6月2日周一~上午乘公交7路(免费)到武夷山风景区南门,换乘景区交通车到天游峰站。游览武夷精舍,登顶天游峰。下午乘景区交通车分别到大红袍站和水帘洞站,游览大红袍和水帘洞景点。傍晚乘公交车(免费)返回三姑度假区住宿→D4. 6月3日周二~上午乘公交7路(免费)到武夷山风景区南门,换乘景区交通车到星村竹筏码头,乘9:20的竹筏开始九曲溪竹筏漂流,上岸后游览宋街和武夷宫。从武夷宫乘景区交通车到分别到一线天站和虎啸岩站,游览一线天和虎啸岩景点。从虎啸岩步行下山到玉女峰站,乘景区交通车回到景区南门。乘公交6路(免费)返回三姑度假区并游览茶博园。晚上住宿茶博园附近酒店→D5. 6月4日周三~上午乘公交10路(免费)到武夷山风景区南门,换乘武夷山有轨电车前往南平市站(票价10元),38分钟到达南平市站。11:05南平市站乘G330次(厦门北-天津西,11:02到南平市站)高铁返程,晚上18:30到达天津西站,旅程结束。 D1. 5月31日周六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早起坐公交转地铁三号线到了天津南站,不久前的清明节黄山之行都是从天津南站往返的,所以也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了。9:21从北京南站开来的G321次(北京南-厦门北)高铁准时停靠在了天津南站,9:36列车开动正式踏上了奔赴武夷山的旅程。前文说过,后面两次到武夷山都是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著名的号称武夷山旅游专列的Z59次(北京西-福州)在转天的早上六点多直接到达的位于武夷山市中心的武夷山站,硬卧(下)票价是404元,即使算上从天津乘京津城际到北京的票价总路费也不过462.5元。但十年后的今天,Z59次早已经停运了,不论是从天津还是北京出发,要想到达武夷山都只能乘清一色的高铁到达距离武夷山市区较远的武夷山北站或者更远的南平市高铁站了,我乘坐的这趟G321次高铁的二等座票价(天津南-武夷山北)是691.5元,比之前的路费整整高了50%,而且基本上往返都各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到了武夷山市后要住宿一个晚上转天才能开始游览行程,还想像过去那样在火车卧铺上睡一觉,转天早上到达后就开始游览从而节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列车下午13:34从合肥南站开出后就一路向南行驶在了合福高铁线路上,不久前刚刚经过的熟悉的车站又逐一浮现眼前,芜湖、宣城、黄山北、婺源,经过三清山所在的江西上饶后,列车开始掉头向东行驶,16:58准时到达了武夷山北站。十年前的2015年7月底,我第三次来武夷山的时候,虽然是到达的位于市中心的武夷山站,但从厦门而来的儿子乘坐的高铁到的已经是武夷山北站了,我特意坐公交车到了武夷山北站去接的他,所以对武夷山北站有些印象。当时武夷山北站刚投入运营,四周还都是荒郊野岭十分荒凉。十年后的今天,武夷山北站公交车线路多了不少,还开通了直达下梅村的公交5路和直达星村九曲溪竹筏码头的公交9路。前往住宿的三姑度假区的线路也很多,公交6路、7路、9路、10路都可以到达,我选择了发车时间最近的公交10路,全程有19公里要用1个小时。车子先要经过武夷山市区然后一路向南,相比十年前,武夷山市的道路状况有了不小的变化,道路宽阔平坦了很多,道路两边的村镇建设也有显著变化,连片的住宅拔地而起,看来武夷山市的财政状况不错,才能有公交免费的底气。进入到三姑度假区,街道两边明显热闹了起来,这次在三姑度假区住宿的酒店靠近茶博园,走路步行几分钟就到了,酒店的房价里包含了早餐,虽然品种谈不上丰富但保证能吃饱,周围吃饭的餐馆也不少,这次武夷山之行四个晚上就都住在了同一家酒店。 D2. 6月1日周日~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也是本次武夷山之行正式游览行程的第一天。今天的天气晴好,本应是登山或者乘坐竹筏漂流的好时间,可是却无法如此安排。原因在于之前几天福建地区连续降下大到暴雨,河水水位暴涨致使九曲溪竹筏漂流都停航了数日。这两天雨势暂停,但之前的天气预报都说端午假期期间武夷山又将有小到中雨,而我之前登过天游峰,前山陡峭的道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平时晴天登山就已经艰险无比了,而雨天道路湿滑难行危险性就更大了,出门在外安全第一生命无价,绝不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同时,乘坐竹筏漂流也希望是晴好天气以便于观看到两岸秀丽的景色,也不希望在雨中被淋的浑身湿透败兴而归。2013年4月底第二次带着老母亲来武夷山的时候,乘竹筏漂流时就天色阴沉,景色观赏度打了折扣,刚到岸上就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正好进到了武夷宫里躲过了这场大雨,外面暴雨倾盆、电闪雷鸣,闪电和雷声特别大仿佛要把天撕裂般,我们即使躲在屋里听的也是心惊肉跳,虽然过去了12年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心有余悸。而之后在返程的火车上与同车厢的旅客闲聊中得知,他们那天也是乘竹筏漂流就在我们后面,但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就晚了一点点时间就被倾盆而下的暴雨浇成了落汤鸡(雨伞雨衣全无用处),暗如黑夜中不断炸响的闪电惊雷更是让他们魂飞魄散,也称得上是一次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漂流历程了。 言归正传,现在的武夷山景区虽然免门票,但景区交通车票和竹筏票却是不免票的,假期时间有限,各个景点又较分散距离较远需要乘景区交通车往来,武夷山的景区交通车票分为一天、两天和三天三种,票价分别是70元、85元和95元,也可以和130元的竹筏票一起购买联票,票价分别是200元、215元和225元。不要听信网上说的什么单独购买竹筏票只能现场购票无法提前网上预订的谣传,如图所示,单独预订竹筏票也是完全可以的,是和预订景区交通车票或联票同一个预订系统和程序,只不过景区更愿意优先保证包括景区交通车票在内的联票的竹筏票供应(原因大家都懂的),所以单独的竹筏票预订选项被放在了最后一项(明显的不希望你只选此项)。多日的联票必须要连续使用完毕不能拆分间隔使用,显然两天和三天的联票性价比更高买的人也最多,而6月1日又属于端午节假期,来武夷山的游客很多,九曲溪竹筏漂流又是武夷山的代表性项目,这天的竹筏票早就抢光了。而之前的天气预报又说6月2日这天武夷山会有小到中雨,6月3日则是多云转阴。所以,最后根据景区的现实情况和临出发前最新的天气预报结果,网上预订了6月2日和3日两天的景区交通车票和竹筏漂流联票,其中九曲溪竹筏漂流安排在了6月3日上午(这天已经是工作日了,游客相对较少了),6月1日就打算自由活动和去下梅村转转。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p> 沿途所见 广义上的武夷山说的是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交界的武夷山脉,狭义上的武夷山指的则是位于武夷山市的武夷山部分,大多数游客游览的则是武夷山风景区。其实,即使在武夷山市,众多景点也并不限于武夷山风景区内,武夷山风景区也仅仅是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只不过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武夷山市区和三姑度假区都较远,没有公交车线路交通不便,所以知道和到达的游客相对较少。前三次到武夷山都没有去过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司,事不过三,这次决定到那里看看。这第四次武夷山之行整体上还是以休闲度假性质为主,行程和节奏上还是很宽松的,这第一天的正式行程到了差不多快十点了才出门。在路口叫了辆出租车直奔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今天的目的地是青龙大瀑布,距离三姑度假区有35公里,讲好的往返车费是150元。车辆行驶在山间公路上,两边的山野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极高,山间空地则遍布着大片的茶园,也印证着武夷山重要的茶产业和浓郁的茶文化。车辆行驶到了国家森林公园的检查站时要进行登记方能进入,检查站旁边就是月亮湾景点(免费),我们选择了先到青龙大瀑布游玩。11:00到达了青龙大瀑布售票处,景点门票50元,往返观光车18元。观光车把游客拉到山顶后,沿着栈道往山下走20多分钟就到了瀑布处。青龙大瀑布分为上下两段,瀑布水量还是很大的,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不愧是武夷山酷暑玩水的好去处。呼吸着森林间充满负离子的清新空气,整个人都感觉到神清气爽、元气满满。 从青龙大瀑布出来返程时,在检查站旁边的月亮湾又游玩拍照了一会儿。没想到之前清明节在江西婺源时本打算游览却因故错过的月亮湾,在这里却巧遇了同名景点。 返程路途所见 14:47回到三姑度假区的酒店,休息了一小时后,看看还有点时间,于是就打算前往下梅村游览。本来可以从三姑度假区乘公交10路(免费)往高铁北站方向,在赤石纪念馆站下车换乘公交5路(免费)直达终点站下梅村,但担心等车时间过久到了下梅村过了参观时间,于是15:55在路口打了辆网约车直奔下梅村,16:07到达了下梅村,车费21元。2013年4月底第二次带着老母亲来的时候,往返下梅村选择的是包车,从三姑度假区到下梅村车费是60元。但相比当时坑洼不平狭窄难行的道路,十多年后的今天,前往下梅村的道路宽阔平坦,路途时间也大大缩短,极大的方便了游客。村口正在修建游客中心,以后再来下梅村将更加正规化了。下梅村的门票现在是50元(网上预订45元,2013年的时候还是60元),包括免费讲解员一名,在村子入口处还巧遇了有剧组在拍摄电视剧。 有剧组正在拍摄电视剧 下梅村座落在武夷山市东部,离武夷山市区6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区。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梅溪下游,梅溪全长50多公里,它的上游叫上梅,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故名下梅村,有2500多人口。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号称晋商万里茶路第一站,兴盛一时。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清政府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武夷岩茶只要顺闽江而下就可出口,这样下梅村失去了茶市中心地位,慢慢走向衰落。下梅村落生态环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型的村落。下梅历史上除土地战争时期发生过几起国共之间的战火劫乱外,从没遭遇过严重的战争外患。 下梅村的位置,红点处即为下梅村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与儿子在下梅村所摄</p> <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在下梅村所摄</p> 下梅村吸引游人之处是至今保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古村落独特的魅力,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三雕”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并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也是少有的保持村落正常生活的“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村。公路边的文昌阁横跨当溪而立,流经下梅村的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是为了茶市而规划修建的人工运河,全长2000多米,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当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轴线”,只见当溪两岸,有南北二街,均为二三层高骑楼建筑,沿溪畔设有弧形靠栏,可坐可倚,就是著名的“美人靠”。据传下梅成为茶市时,下梅男人多外出经营茶叶,家中的妻子傍晚时分便会依河栏眺望下游船只。为此,邹氏沿河修建了弧形长椅,让夫人靠椅望夫。现在成为了老年村民聊天、读书阅报的休闲之地。街巷旁的宅堂内外,村民或三五成群下棋聊天、或在溪水边洗菜做饭,气定神闲,幸福神态溢于言表毫无做作,令我们这些习惯了分秒必争的所谓城里人称羡不已。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下梅村 邹氏家祠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参观邹氏家祠 邹氏家祠雄踞于村落中心,是邹氏家族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们看到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征意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叫做“户对”,门楣的上方有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是“门当”,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成语“门当户对”就出于此部件。邹氏大夫第位于下梅村北街,为清代建筑,因屋主曾获朝廷诰封 “中宪大夫”而得名。宅第大门口地面由青石铺设,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门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得体。两厢的隔窗均饰以木雕,分别雕刻蝙蝠、花卉、几何图形等,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该宅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下梅村 婆婆门 西水别业是邹家的西水别墅,有一道芭蕉叶形门,人们也叫它“婆婆门”。这道设计独特的石雕门内空高2米,内空宽0.6米, 右边大曲线约一米七左右,与身材高挑的窈窕女子形体曲线相当吻合。而左边的曲线约一米五左右,正适合玲珑娇小女子的形体曲线。给邹氏令郎提亲的女子,必须从“婆婆门”走过,只有身高体形曲线都与“婆婆门”吻合的年轻女子,才能嫁入邹家。 结束游览回到下梅村口,17:40公交5路(免费)最后一班车非常准时地开出前往武夷山北站,坐了十多站在火车站路口站下,然后换乘公交2路(免费)到了武夷山火车站。之所以要到武夷山站看看,是因为本次第四次武夷山之行本来就是怀旧之旅,而武夷山站承载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后来的两次武夷山之行都是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Z59次(北京西-福州)直达的武夷山市,到达的就是这座位于武夷山市中心的武夷山站,这趟Z59次从北京西站开出后只在安徽阜阳和江西鹰潭停站,其它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都直接略过,但却居然在武夷山站这个县级市的小站停站,而且到达的时间正好是早上六点刚过,出了站吃过早点再坐公交到星村竹筏码头或者其它景点时间刚好是八点左右,也节省了一个晚上的住宿费用,这不是武夷山旅游专列又是什么?当时硬卧(下)票价只有404元,就是加上天津到北京西站的京津城际票价和地铁票价全部路费也还不到500元,真的是多快好省的出行方案。2015年第三次来的时候武夷山北站已经开始投入运营使用了,但武夷山站也还在正常运营。但十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武夷山站,看到的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惨景象,不仅Z59次早已经停运了,现在的武夷山站每天只有一趟洛阳到福州的K29/K30次普铁车次停靠了,车站也几乎要废弃了,全国各地要想到达武夷山只能乘清一色的高铁到达距离武夷山市区较远的武夷山北站或更远的南平市高铁站了,路费成本也大大增加了。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怎能不让人嘘唏不已。回程时从武夷山站直接叫了辆网约车回到了三姑度假区,车费37元。 物是人非的武夷山站(显示时间的钟表也被拆除了)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与老母亲在武夷山站的合影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的武夷山站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儿子在武夷山站的留影(竹筏漂流时被暴晒黑了) D3. 6月2日周一~今天是端午假期最后一天了。上午乘公交7路(免费)9:00就到了武夷山景区南门,9:20坐上景区交通车9:25到了天游峰站。从车站到天游峰脚下还要步行至少半小时,这一路都是平道,中间还要从横跨九曲溪的一座桥上经过,2013年4月底第二次和2015年7月底第三次来的时候都也曾从这里走过,从桥上可以欣赏到九曲溪竹筏悠然而过的场景。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桥上留影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桥上留影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儿子在桥上留影 继续前行就到了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朱熹曾经讲学的武夷精舍,虽然我本人对这位朱老夫子很不感冒,但这也是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的重要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此躲雨 从武夷精舍继续前行就到了天游峰山下,天游峰的山体像刀削斧劈般呈现在游人面前,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着走着发现都是迎面而来的游人少有同向前行的游客,经过询问过来的游人才知道这是从后山下山的道路,难怪都是回程的游客呢!应该是刚才经过前后山分岔路口的时候没有注意看指示牌,但已经走到这里了,也不想再返回去从前山上山了,干脆就一直走下去从后山反向上山了,没想到最后反而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后山上山的路坡度较缓但路程较长,沿途有很多摩崖石刻,登山途中开始下起雨来,好在雨势不大不太影响登山进程,11:40左右终于登顶了天游峰。天游峰为武夷山第一胜地,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武夷全景尽收眼底,山下的九曲溪如玉带般蜿蜒而行,溪上漂流的竹筏点缀其上,群峰竞秀,江山如画,登顶付出不负所望。 回看前山上山的路 刚才上山的时候,下山的绝大多数游客都告诉我说前山的登山道路极其险峻,他们都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去的,我从前山下山的话应该是很难实现的目标。这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在天游峰顶欣赏完壮观的景色拍照留念完毕后就冒着小雨从前山下山了,到了山道前发现前山上山的道路确实比后山险峻多了,主要是上山道的宽度较窄坡度又较陡台阶的宽度也较窄,不过险峻路段主要是集中在快要到达山顶的这一段,人们从山下攀登了很长一段才上到半山腰,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疲惫不堪了,这时候突然发现最后这段路程反而更险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体力,当然就会对最后的这段路程心生畏惧并且记忆犹新,这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过,如实讲从前山上山确实还是很消耗体力的,人们常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经历过不久前的清明节在黄山西海大峡谷的艰险历程,这里的艰险程度也就不算什么了,甚至攀登难度还比不上转天在虎啸岩的登山难度。何况只要方法得当,下山的难度和体力消耗还是要小于上山的,毕竟上山是要和地球引力做斗争的,而下山如果能巧妙借用重力的帮助,肯定是要比上山节省体力的。我的办法是:下山的时候一只手用登山杖用力撑住脚下的台阶给膝盖减压,另一只手则紧紧抓住一侧的栏杆吊着身体往下走,这样下山安全就有了保证,不论山路有多陡峭狭窄湿滑都不会滑倒摔落,同时也借助重力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体力消耗。可以说,越是陡峭的山路,这样的方法下山就越是比上山要节省很多的体力,当然了,如果山道两侧没有护栏那另说! 天游峰山脚下的潭水 从前山上山要经过的第一道门(下山则成了最后一道门) 从天游峰下山返回车站时再次从桥上经过所见 顺利下到山脚下后还有一处潭水景观,之后从一道石门(这道门本应是从前山上山时经过的第一道门)经过就回到了来时的道路上。回到天游峰车站坐上景区交通车到了武夷宫站换乘了前往景区北部大红袍的线路车,此时雨越下越大,下了车冒雨前行了2公里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大红袍母树处。武夷山方圆仅60公里,却有36座山峰和99个岩洞。而且非岩不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因此被称为“岩茶”。在南北朝时期,武夷岩茶就已经声名远扬了。母树大红袍是山茶科、山茶属木本植物,是武夷山岩茶的一个种类。武夷山天心岩的九龙窠的绝壁上长有六株大红袍母树,其中2棵已经有350多年历史了。据说一斤这样的“叶子”能卖到520万元,比黄金还贵20倍呢!武夷山决定从2006年起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母树大红袍茶叶,确保其良好生长。 参观完大红袍母树已经是下午15:00了,从大红袍处如果步行到下一个景点水帘洞还有三公里多的山路,之前攀登天游峰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如果现在下着中雨还要翻山越岭在湿滑难行的山道间上上下下,首先安全性就是个大问题,其次体力和时间也无法保证,于是果断选择了返回车站乘车前往,事后也证明了这一决定的正确性。即使坐车前往,到达水帘洞时也已经是下午16:30了,如果选择从大红袍处冒雨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步行到达的话,最快也要17:00了,等游览完毕出来返程的景区交通车就无法保证了。武夷山水帘洞和去年清明节游览的浙江雁荡山的大龙湫极为相似,都是山涧溪水从近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下形成的瀑布景观,不过水帘洞平时的水量很小,我特意选了今天下雨的日子前来游览,也是为了能看到更壮观一点的景色,但说实话水量还是小了点气势上比大龙湫差了很多,但也能看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象。 从水帘洞出来坐上景区交通车返回到武夷宫站,此时已经天色渐暗了,不想再乘景区交通车回到景区南门再换乘公交车返程了,直接在武夷宫站坐上了最后一班16路公交车(宝岛酒店←→武夷宫,免费)返回到了三姑度假区。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与老母亲乘竹筏前合影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与老母亲九曲溪竹筏漂流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与老母亲九曲溪竹筏漂流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与儿子九曲溪竹筏漂流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与儿子九曲溪竹筏漂流 D4. 6月3日周二~今天是武夷山最精华的部分九曲溪竹筏漂流的日子,出门时间也是本次旅程中最早的一天了。8:17在茶博园站坐上公交7路8:22到了武夷山景区南门,8:31坐上景区交通车8:41到了星村竹筏码头。我预订的是9:20的船班,相比之前三次乘竹筏的时间已经是最晚的一班了。前三次乘九曲溪竹筏票价还是100元,给船工的小费是10元,十年后的今天工资收入没涨多少竹筏票价却涨到了130元,十年涨了30%,船工索要的小费更是涨到了20元实现了翻倍。不能不让人感叹时光飞逝,岁月荏苒,物是人非。 <div> 我乘坐的竹筏是八人一筏,其他人也早早就到了,于是9:10竹筏正式出发开始了武夷山最引人入胜的旅程。九曲溪竹筏漂流是从星村码头开始,依次经过九曲、八曲最后过一曲后到达武夷宫码头上岸,全程大约一个半小时。这段航程集中了武夷山的精华所在,会经过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等景点,让游客不用登山即可在竹筏上欣赏到武夷山秀美的景色,两岸悬崖绝壁上还有存在了千年的悬棺让人惊叹不已。整个行程山环水绕,峰回路转,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个人认为行程体验毫不逊色于刚刚五一假期故地重游的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桂林漓江游船航程。</div><div> </div> 九曲 早有白鹭立上头 八曲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五曲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又见大桥 又见大桥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 悬崖绝壁上的千年悬棺 悬崖绝壁上的千年悬棺 四曲 白鹭伴我行 三曲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玉女峰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玉女峰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玉女峰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玉女峰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竹筏漂流所摄玉女峰 玉女峰在望 亭亭玉立玉女峰 大王峰恭候以待 轻舟已过玉女峰 最后的行程阶段酷似亚马逊丛林 碧水丹山,白云蓝天;<br> 九曲溪畔,叠翠重峦;<br> 一十八弯,峰回路转;<br> 竹筏浅滩,浪漫怡然;<br> 如诗梦幻,世外桃源;<br> 美不胜赞,流连忘返;<br> 今昔何年,天上人间;<br> 人间仙境武夷山,秀甲岂止在东南! 10:35竹筏到了终点站武夷宫。上岸后就是宋街,最后是武夷宫。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我和老母亲就是在上岸后进入到了武夷宫的名人馆里,从而躲过了随之而来的暴雨倾盆和电闪雷鸣。如今名人馆已经改名为了春秋馆,但不知道为什么却闭馆无法进入了。<br>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就是在这里躲过了倾盆大雨和电闪雷鸣 从武夷宫出来乘景区交通车到了一线天景点,此时已经过了中午12:00了。全国很多景区都有一线天景点,但武夷山的这个一线天景点有点特别,它分为左一线天和右一线天两处。先去了右一线天,它是攀登难度最大的,里面不仅黑暗幽深,关键是通道真的只有尺寸之宽,稍微胖点的人真的无法通过,台阶坡度很陡而且四周山体上都是流水,脚下也湿滑无比,拉着铁链子侧着身子缓缓而上终于到达了山顶。从山上下来回到入口处又去了左一线天,这边的攀登难度就相对小了一些。 右一线天 右一线天 右一线天 左一线天 左一线天 离开一线天坐车到达虎啸岩时已经是下午13:30了,这里谷深林密、幽静异常,一路走来很少能见到游客。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去,这里的山道陡峭程度和攀登难度都要比昨天登的天游峰前山还要大。但想到既然都已经来了,所以还是咬紧牙关奋力攀登到了山顶。下山时没有走原路而是往玉女峰方向经过了天成禅院在15:36到达了玉女峰站,坐上景区交通车在15:50回到了武夷山景区南门。武夷山景区南门的马路对面就是武夷山有轨电车站,明天就是要从这里乘有轨电车前往南平市高铁站乘高铁返程。 虎啸岩的登山道 到了这里就到了虎啸岩的山顶了 在虎啸岩的山顶眺望 在虎啸岩的山顶眺望 从虎啸岩下山时路过 玉女峰站 15:59从武夷山景区南门坐上了公交6路回到了三姑度假区茶博园站,公交站就在茶博园门口,看看时间还早,就进到了茶博园游览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相比十年前,茶博园落寞冷清了很多,就连名字都由中华武夷茶博园改为了武夷茶博园,不知道原因何在。茶博园里面也变化很大,除了武夷君、神农和彭祖的塑像还在外,很多原来的雕塑都不知去向了,园子里很大面积也改为了娱乐场,但游人很少一幅没落衰败的景象。转了一圈下来也没什么可看的,16:30就回到了住宿的酒店。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茶博园留影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儿子在茶博园留影 之前的茶博园 之前的茶博园 之前的茶博园 之前的茶博园(2015年7月) 之前的茶博园(2015年7月) 之前的茶博园(2015年7月) 之前的茶博园(2013年4月) D5. 6月4日周三~今天是本次武夷山之行的最后一天也是返程的日子。9:41从茶博园站坐上武夷公交10路(免费),9:44就到了武夷山景区南门,9:56在景区南门对面的有轨电车站坐上了有轨电车前往南平市高铁站,票价10元。其实,从三姑度假区也可以直接坐南平K1快线公交直达南平市高铁站,票价也是10元,我选择乘有轨电车就是想体验一下。乘车的旅客不多,车厢内还是比较干净整洁的。武夷有轨电车,又称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是2022年1月1日开通运营的,运营里程为26.185千米,目前共设置6座车站,其中地面站3座、高架站3座。一路之上,武夷山的农村和城镇风貌尽收眼底。 路过城村站的时候,报站系统的广播中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闽越王城,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如果想去游览闽越王城的话,可以乘这趟有轨电车在城村站下,距离闽越王城遗址博物馆就还有不到3公里了,可以打车或者步行前往。闽越王城遗址作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转转,它也是当今主上当年主政福建时曾批示过的项目。因为之前已经去过两次闽越王城了,这次因为带着行李略有不变,所以就略过了。其实,如果提早两个小时出发的话,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乘武夷山至城村班车可直达博物馆。如果是乘坐K1快线的话,途经马埠头下车,转车5分钟即可到达博物馆。闽越王城位于武夷山南麓,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西汉初年闽越王无诸受封时营建的一座王城,总面积48万平方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因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有功,封其为闽越王。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最早、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但因为无诸的后代发动割据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派兵覆灭,民众也被迁徙到江淮地区,闽越国不复存在。王城被毁沦为废墟,如今宽广的城墙地基依然清晰可见,像忠诚的守护者,两千多年来见证着沧海桑田、兴衰成败。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门批复成立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博物馆采用汉代的合院式建筑风格,闽越王无诸的雕像伫立于博物馆门前,从正门远远望去与背后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彰显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魅力。 闽越王城遗址的位置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闽越王城遗址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儿子在闽越王城遗址 2013年4月底第二次武夷山之行时老母亲在闽越王城遗址 2015年7月底第三次武夷山之行时儿子在闽越王城遗址 10:34有轨电车到达了终点站南平市高铁站。11:05南平市高铁站乘G330次(厦门北-天津西, 11:02到南平市站)高铁返程,二等座票价688.50元。这趟车次从更远的南平市出发,但票价反而比来时到武夷山北站的高铁票价便宜了三块钱。晚上18:30列车准点到达了天津西站,为期五天的第四次武夷山之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