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宜阳县西南35公里的崇山峻岭间,坐落着一个名为上观的深山区乡镇。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村落星散于群山之间。正是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却孕育出了令整个烟草行业为之倾倒的"上观金叶"——其烟叶以修长的条索、深棕红的色泽和厚重的质地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沃土育金叶。上观的土壤富含磷、钾等矿物质,为优质烟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85年,在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上观乡开启了规模化烟叶生产的历程。从最初的摸索到逐渐形成品牌,上观烟叶以其卓越的品质,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p> <p class="ql-block">双峰发展路。上观烟叶生产呈现出明显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黄金时期是1985年至1992年,其中1988年创下了106万斤的收购量纪录。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开始烟叶生产急转直下,到1998年时收购量骤降至16万斤,税收仅5万余元。1999年收购量回升至40万斤,此后逐年攀升,在2007年达到第二个高峰——种植面积6000亩,收购量88万公斤,税收突破380万元大关。</p> <p class="ql-block">品质铸就传奇。上观烟叶的品质之优异,使其成为周边乡镇竞相模仿的对象。2007年鼎盛时期,全县各烟站无不争相收购上观烟叶。据业内人士估算,若非部分烟叶外流,当年收购量有望突破200万斤。这种市场认可度,正是对上观烟叶卓越品质的最佳印证。</p> <p class="ql-block">多重因素影响。自2009年起,上观烟叶种植面积开始逐年缩减,如今年收购量维持在30多万斤的水平。纵观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上观烟业的起伏受到政策调整、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历任站长接力传承, 笫一任站长胡新田,85一92年,笫二任孟石亮93一95年,笫三任李应超95一98年,笫四任李现宾99一O7年,笫五任张新民O7一08年,笫六任徐建涛O9年一11年,笫七任李少轻12一15年,笫八任刘洋16一2O年,笫九任王警伟21年一23年,笫十任李永波24年一年,现在是董旭阳。 从1985年首任站长胡新田到现任董旭阳,十任负责人共同书写了这部深山烟业的发展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