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简称29所)源于1965年启动的三线建设的一项工程。当年立项时的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师853部队。通讯地址为853信箱。对外称西南电子研究所。初始选址于都江堰金凤山(现为科研新区),是我国电子战领域的奠基单位。成立初期即承担全军电子对抗装备研制任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是我国首个电子信息控制总体技术研究、装备研制与生产的骨干研究所,承担全军60%以上电子对抗装备任务,覆盖陆海空天弹等多领域,代表国内行业最高水平。是国家一类系统工程研究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9所现在的办公地点一是成胡金牛区营康西路496号。是该所的主要办公区域或研发中心之一。第二个地点是郫都区科新路四威产业园。是该所的另一个办公地点或产业园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29所原址都江堰金凤山脚下的蒲阳镇853路4号开辟了科研新区域,是军事禁区,不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通往该地的路,也称为853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留有展示29所发展历程的参观区域。叫岁月•853。建所60年才对外开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6年大门上方的字是“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现在八个字位空着,没恢复原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往参观区域的路上,随处可见当年的标语口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去参观手机必须放在储存柜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科研新区外是美丽的生态湿地观景区、酒店和运动中心。处处有29所的字样与旧址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威培训中心接待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运动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个篮球场和网球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茶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唱歌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幼儿园与子弟校。建所初期,一批新的生命在853诞生。为解决小朋友入托入学问题,29所在原钢厂修建了简陋的幼儿园和小学。随着孩子的成长,学校教学设施与师资得到不断充实,初中、高中也相继建成。这不仅解决了29所职工的后顾之忧,也为下一代成长奠定了基础。因教学水平好,学生质量高,853子弟校在都江堰还颇有名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水泵房。建所之初,在两公里处打了三口井,由于水质太硬无法使用,这套水质处理及供水系统保障了整个29所的生活和科研用水,成为853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级深水泵将水抽到由焦碳、河砂和过滤网组成的过滤池,加压后高速喷到空中去除氧化物。经多次过滤、漂白、沉淀的净化水在蓄水池储存,最后由二级水泵加压送到水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区的菜市场,是29所曾经的“春熙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坐落在金凤山脚下的29所交通不便,菜市场里的鸡鱼蛋肉、瓜果鲜蔬却应有尽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职工及家属解决了吃菜难题。每天上午10点,30分钟的工间操时段,职工纷纷赶来买菜,为午餐做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日间繁华喧嚣到夜晚的冷清寂静,菜市场伴随着29所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坝坝电影放映场地。从建所到80年代中期,在29所看上一场坝坝电影,是全所职工及家属的期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等待放映的时间是漫长的,即使下起了雨,大家披上雨衣、撑起伞也要看。即使银幕被吹变形,苗条的演员变成了胖大嫂,大家忍住笑也要看。正面坐不下就坐到银幕背面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也是唯一的影视文娱活动。1、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9所的班车站。建所初期,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80年代,为了方便职工出行,29所第一批班车应运而生。班车站,就是当时职工及家属集中上车的地方。无论是发往灌县还是成都的班车,都极大地滿足了职工外出的需求,开阔了职工的视野,扩大了职工的生活半径,解决了职工出行难的大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门诊部是职工医院的前身,医护人员主要由转业军医、医学院校毕业的人员组成。职工看病医疗费包干,家属看病半价。在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当时,为职工家属常见病和突发疾病的就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70年代后期,门诊部规模逐步扩大,成为诊断、治疗、检测功能齐全的小型医院,许多29所的下一代就在这里降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基地的招待所(四海苑)。7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29所先后在两处修建了招待所。图为90年代末期改建装修后的四海苑招待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建后的招待所,功能齐全,环境更加舒适优雅。主要承担了为军方和装备测试人员提供会议和生活保障、服务外事活动、开展职工培训、承办所级重要会议的职能,在29所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