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凤区音乐与思政的“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德育教研部于2025年6月11日上午8:50-11:30,在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让胡路区西苑街29-2号)举办初中课程思政建设现场会。全市教育同仁齐聚,以课例、讲座、分享等形式,共研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筑牢立德树人根基。</p> <p class="ql-block">龙凤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度重视,以龙凤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董连伟为代表的教育团队,由德育部和艺体部联合参与,参会人员有龙凤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车军及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莹、刘宇婷、王艳哲三位骨干教师参会,深度参与课程观摩与研讨。活动中,团队全程聆听了大庆市十九中学景宏老师执教的中学音乐课《唱脸谱》,并在专家点评环节展开深入交流,为区域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一、课堂探微:当京剧脸谱成为“思政教科书”</p><p class="ql-block">景宏老师的课堂以“小脸谱”承载“大情怀”,将京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核深度融合,呈现三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1. 文化寻根:在脸谱符号中解码“中国精神”</p><p class="ql-block"> “京剧脸谱不是简单的妆容,而是中国人刻在艺术里的‘道德图鉴’。”景老师从故宫博物院藏《同光十三绝》脸谱图切入,以关羽“红脸忠义”、包拯“黑脸刚正”为例,串联起从古代侠义精神到当代大庆精神,正是‘黑脸正气’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不同时代的‘脸谱’下,不变的是中国人对‘责任’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2. 艺术赋能:在唱创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学唱经典唱段《唱脸谱》时,景老师没有止步于旋律教学,而是逐句解析歌词背后的历史逻辑:“‘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盗的不是财物,是对权贵压迫的反抗;今天我们传唱这段,要传承的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勇气。”随后,她带领学生用京剧“喷口”技巧念白,结合现代节奏创编律动,让传统戏腔与青春节拍碰撞出活力火花。</p> <p class="ql-block">3. 跨界融合:在多维对话中升华“价值认同”</p><p class="ql-block">景老师巧妙打通学科壁垒,将美术的“色彩心理学”、历史的“戏曲发展史”、德育的“价值观辨析”融入课堂:“如果让你给‘二十大精神’设计一张脸谱,你会用什么颜色?什么纹饰?”学生们分组讨论后,给出充满创意的答案:“用‘金色’代表成就,‘齿轮纹’‘麦穗纹’象征工农联盟”“‘蓝色’绘就科技强国,‘互联网符号’体现创新发展”……课堂从“知识传授”升华为“价值共创”。</p> <p class="ql-block">景宏老师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二、专家领航:提炼“课程思政融课”的实践范式 </p><p class="ql-block">“融得自然”:思政元素如春雨润物,从脸谱色彩、唱段典故中自然生长,而非生硬嫁接;</p><p class="ql-block"> “学得主动”: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创造者”,通过脸谱设计、唱段改编,将思政认知转化为实践表达;</p><p class="ql-block"> “联得深远”:不仅链接传统文化,更呼应 大庆本土精神,让课程思政有“家乡温度”,实现“小课堂”对接“大时代”。</p> <p class="ql-block"> 龙凤区教师进修学校团队将带着这份“乐韵与思政共生”的启示再度出发——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文化传承的讲台”“价值培育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旋律中听见中国故事的“调式”,在脸谱上绘就时代新人的“精神脸谱”,为大庆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续写更多“声入人心”的动人篇章。</p> <p class="ql-block">制 作:车 军</p><p class="ql-block">初 审:董连伟</p><p class="ql-block">终 审:闫月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