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就想去趟大同,这次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雁门关、应县木塔、华严寺和悬空寺的奇妙之旅。</p><p class="ql-block"> 早上五点多就坐上了旅行社的车,车程大约六个多小时,中午匆匆都在雁门关外面吃了个午饭,一行人便来到了雄伟的雁门关。站在关城之下,仰头望去,那巍峨的城楼仿佛在诉说着往昔金戈铁马的岁月。走进雁门关,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每一步都似乎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沿途,我看到了和亲亭,它静静矗立,见证了那些为了和平远嫁他乡的女子的故事;经过盘古石,那独特的形状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古老的传说。登上天险门,极目远眺,连绵的山脉与古老的烽火台尽收眼底,山风呼啸而过,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战鼓轰鸣。镇边祠中,陈列着诸多与雁门关历史相关的文物和介绍,让我对这座雄关的过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漫步在边贸街,看着代州熬鱼、泡泡油糕等特色美食,感受着边塞独特的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告别雁门关,我来到了应县木塔。当它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瞬间被其壮观的气势所折服。蓝天白云下,这座纯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佛宫寺释迦塔,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走进塔内,庄严肃穆的佛像和精美的壁画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虔诚。围绕着木塔,还有许多介绍其历史和文化的宣传牌匾,我认真阅读着,了解到木塔历经千年风雨、地震等灾害,却依然屹立不倒,背后是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以及历代人们对它的悉心保护。</p><p class="ql-block">随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来到了悬空寺。这座位于恒山金龙峡半崖峭壁间的寺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幅精美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仅靠十几根细长的木柱支撑,让人不禁为其惊险的建筑结构捏一把汗。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我顺着楼梯小心翼翼地登上寺庙,站在凌空而架的楼阁上,脚下的深谷和远处的恒山之颠尽收眼底,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在建筑时的大胆与智慧。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题“天下巨观”,诗王李白醉酒题字时觉得“壮观”两字不足以表达其震撼,又在“壮”字边上加了一点。参观完悬空寺,我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筑师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建成这一奇景的精湛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早早就踏入了华严寺的大门。这座依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的寺庙,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尊崇。它坐西朝东的独特布局,据说源于契丹人崇太阳神的习俗。进入山门,普光明殿内供奉着“华严三圣”,金身塑像在透过殿顶窗棂洒下的阳光中,庄严肃穆又慈悲祥和。殿内的壁画精美绝伦,线条流畅,将佛教故事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沿着中轴线前行,来到了大雄宝殿,这座单檐庑殿顶的大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殿顶南北两个琉璃鸱吻高高耸立,俯瞰世间沧桑,其规模比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鸱吻还要大。殿内空间宽敞,佛坛上供奉着五方佛,两侧各有10尊胁侍菩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四壁的巨型壁画,总面积达875.2平方米 ,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讲述着往昔的繁华与故事。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殿内中央佛坛上供奉着29尊辽代泥塑,那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她体态婀娜,微笑中透着灵动与智慧。殿内的“天宫楼阁”沿壁而立,精巧的榫卯结构,细腻的雕刻,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寺西的华严宝塔通高43米,是全国第二大纯木塔。登上塔顶,俯瞰大同古城,冬日的暖阳洒在古老的街巷和建筑上,一片祥和。塔下地宫的500平米铜殿金碧辉煌,千尊鎏金佛像环列四周,中央琉璃罩内供奉着一粒米粒大小的舍利,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气息。</p><p class="ql-block">这次的旅程,让我领略到了山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每一处古迹都像是一本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这些凝聚着古人智慧与心血的建筑瑰宝,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敬畏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的夜景,华灯初上,到处璀璨夺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