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空气清新,我约老彭出来吃早餐。老彭是多年的朋友,大名叫彭年,80年代我在贵州日报时就熟知,当年他是贵州著名的记者,采访过上至总书记、国家副主席,开国大将,下至国内外到贵阳的明星大腕,我说他有点像薄熙来时代的“重庆文强文二哥”。</p><p class="ql-block"> 我还没有出地铁口,他就早早的站在那里了。我们吃的是贵阳有名的“李兰英湖南面”,总店要排队,这里不用排。按理我叫他应该是我付钱,但是他抢着扫码,说:你来到我的地盘,你付钱是打我脸面!</p> <p class="ql-block">年青时跟拍国家副主席李先念</p> <p class="ql-block">采访屠红岗</p> <p class="ql-block">写张艺谋的稿件</p> <p class="ql-block">地铁口前等我的老彭</p> <p class="ql-block">老友情深,一碗小面足已!</p> <p class="ql-block"> 一碗小面,能照见一个人的德行。我在县里任旅游局局长时,照顾(业务)、招待过省摄协的、省电视台摄影频道的、出版社的,而我在贵阳遇到他们,他们却会装逼。朋友圈这类人只能打一次交道,这与招不招待无关;千金散尽还复来,好在我不差钱,好朋友也多……</p> <p class="ql-block">屋后老彭栽满花果</p> <p class="ql-block"> 作为贵州有50年摄影经历的人,我们拍摄的照片已经成了国家的档案,历史的记录,摄影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完成了的使命。当今是全民摄影的时代,经典的照片已很难见到, 庙堂上的菩萨们法定主旋律、正能量,严重地扼杀了这个民族的创造性,文艺已经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这是我们共同的焦虑!</p> <p class="ql-block">彭年摄</p> <p class="ql-block"> 长江后浪推前浪,贵州的老摄影家们逐渐谢幕,仅去年就失去了两位非常优秀的专家:彭香忠,邱高顺。</p> <p class="ql-block">贵州摄影大师(国家级)彭香忠老师(已故)</p> <p class="ql-block">安顺市摄协主席、好友邱高顺(已故)</p> <p class="ql-block">彭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果熟</p> <p class="ql-block">花开</p> <p class="ql-block">彭年小道</p> <p class="ql-block">酒神与名记(季克良与彭年)</p> <p class="ql-block"> 人生有很多阶段,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老彭8年前退休之后,就从市中心河滨迁到了现在的“珠江湾畔”。修身养性,老彭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上了数不清的花草果树,四季芬芳,每天与自然对话,加上他与中国酒神季克良是好友,每天二两茅台,神清气爽,身体棒棒,活的有滋有味。他的目标是健康地活到90岁以上,我看他在绿色花园里的精气神,活上100岁也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摄影人都长寿!</p><p class="ql-block"> 2025.6.12于筑</p> <p class="ql-block">他和夫人拿出藏画让我欣赏</p> <p class="ql-block">说我有骨气,送我一幅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