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定州

蓝天(张贤荣)54946700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名燥华夏大地热词之一“京津冀”之冀专指象玉带般环绕京、津两大都市的河北。如果上溯两地历史,曾经都是燕赵古国属地,而今两市域内区(县)几乎都是建国后历次区划调整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  知道定州是去年秋天心血来潮去正定途中瞅了一眼的地名,网上做正定攻略时,顺便了解下定州,后来在石家庄参观河北博物院闯入眼帘的代表燕赵厚重历史最核心的无疑是出土众多文物古中山国也即今日定州,诸多因素让定州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成了定州行的动力。冬去春来转瞬间到六月头一个周末,又适逢高考,考生一族及家人们无暇外出,是我等时间充裕者最佳时机,了解到孩子们周六周日有空照顾小孩,老俩口一合计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符合“这么近,那么美”的定州就成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塔是定州的标志。定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定州行定如意”形象标识,初见时不明所以,行走于定州后你就会佩服定州人的大智慧,用开元塔作“州”的一竖,用定州出土的千年文物定瓷“净瓶为“如”字一笔,法器“玉如意”为“心”之乚,既充满智慧,亦独具匠心,定州代表性文物标志跃然纸上,必定名播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历时五十四年建成,又名“料敌”塔,塔身十一级,高83.7米,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美誉。虽名开元寺塔,但开元寺早不见踪影,据考证。塔南66米处为大雄宝殿旧址,其它寺庙建筑无从考证。但历经干年,古塔经修缮英姿焕发,虽然我也见识过应县木塔、硫璃塔、燃灯塔等,开元寺塔高耸入云,法器饰物看似简陋,远眺近观,给人舒服感觉,因保护需要每天只有60个登塔名额,第一天去时早已额满,我俩只能次日早早等候,第一时间购票,以当日头两名登塔。一至三层楼梯较陡峭,两侧有粗绳护航,四层以上靠体力、脚力。轻松登至七层,至第八层铁将军把门,只能悻悻而下。每层内廊内都有历史遗迹,与整座塔身形成巨大反差,佛像无一保护完好,传说中的苏轼真迹早已湮灭岁月长河里,当年尚有“料敌”功能,如今观景绝无可能,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权当运动一回,只是价格不菲,比健身房贵多了,所幸。退休的半价优惠加免门票亲民感十足。心满意足之后大腿肌肉酸痛还是可以接受的,印象也会更深刻了?</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国家级文物就有三件,据说是县级博物馆之最。新建的定州博物馆采用“中山国文化风格”采用坡地、斗拱、坡顶的汉风。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分为“汉家陵阙”、“天下大白”,三层展厅分为若干主题:如“天下大白”等六个展厅,分主题介绍定州的历史、文化。“汉家陵阙”主要展示定州境内出土的汉朝数代中山王陵墓陪葬品。“天下大白”展示是定州定瓷集大成者精品。博物馆据说收藏的文物等级之高在县级馆据说是无出其右,参观后我深以为然。一来古中山国都城所在地,二是河北省博物院中代表性文物几乎都是出土于定州。无论是金缕玉衣、宫灯、净瓶等等国宝级文物,在原出土地只见照片,或文物外借的说明。这对初次来定州的不能不说是遗憾的。幸好去年深秋石家庄行在河北省博物院见过不少文物的真容。此行定州就是见识下孕育如此文明的土地,也是人生一大慰籍。</p> <p class="ql-block">  心心念念的欲来定州,除了知道她属于京畿之地,“这么近那么美”,早想来瞧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小学课本中《东郭先生和狼》寓言故事说的中山狼是否就是古中山国的狼,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想来曾经的中山国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有意外收获和惊喜。</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中再次见到金偻玉衣,再次感叹先民的智慧,巧夺天工。由于历史知识贫乏和文学修养缺失,无论是国宝级文物定瓷、玉器、金银器、佛像等难以栩栩如生描述清楚,故只能藏掘劝驾莅临。</p> <p class="ql-block">  与博物馆隔中山东路相望的是贡院、崇文街等历史街区,画梁雕栋的牌楼以及旧瓶装新酒式历史街区,唯一不变的文脉以及传承至今的餐饮处处彰显定州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山国都城遗址彰显定州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明底蕴。</p> <p class="ql-block">  贡院俗称考棚,也就是如今的考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好的一所州属贡院,考场、魁阁、龙门保存完整。特别是影壁上红色“中”字引得游人纷纷以此为背景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位于刀枪街的文庙始建于唐大中末年,宋、元、明、清历代均修缮,虽是主祭至圣先师孔子场所,亦兼作府学、州学或学宫,规制宏大,有“中山庙学甲天下”美誉。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庙内除敬奉万世师表孔圣人外,北宋文豪、曾在定州致仕的东坡先生手植双槐,虽沧桑感十足,但确实是定州历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文庙门外一侧的下马石碑彰显文庙地位的尊崇,文官下轿、武官、兵士均须下马步行经过文庙。</p><p class="ql-block"> 文庙院内一株树龄900余年的“又逢春”槐抱椿,据说是民国时期,宋代枯槐树根中长出椿树,尔后槐树又枯木逢春发牙,始有如今奇景。</p><p class="ql-block"> 至于院中陈设的落星石虽是大千世界的自然现象“陨石雨”,但伴随而来的确是各种传说的不径而走。给本就神奇的定州平添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文庙毗邻的别院是典型武状元考场,迎门“武”字突显了其江湖地位,院内陈列的各种兵器应该是习武之人最爱,中国古语: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决战沙场少不了将军和士兵。</p> <p class="ql-block">  来定州游玩错峰选择的既是周末又恰逢高考季,景区算不上人山人海,文庙里一处碑刻令人懵了。上头“考名校到文庙”,下头石头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老伴,她也一脸无奈状,左盼右顾,也瞧不见工作人员,怀着一肚子不解离开文庙。</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定州行,领略了定州的古风古韵,也蜻蜓点水观摩定州的现代与摩登,定州的古城与其他地方相比,虽然是不成片,不具规模,而是以单一个体星罗棋布于市区,因是原址“原貌”,所以不集中,因要原地保护,而非异地/保护,所以深入其中,更显原汁原味,无论是规模弘大的文庙、中华第一塔之开元寺塔、贡院文考场、武考场以及把重要文物有机串联起来的开元寺大街、崇文街无不洋溢着历史的风貌和厚重的文明,令人流连忘返,不能自已,真应了那句“定州行定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