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罨画池,第一次去已经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当时是买了本关于四川省的旅游书,据介绍这里有历史文化传承,有江南园林的风范。去了感觉还不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路过几次,想进去看看,但汶川地震破坏后,一直闭门维修,很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偶然上网,看到已经开放,现在交通又方便,那就重游。用高德一查,开车路上有点堵,如果坐高铁,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高铁站到景点不是太远,还有共享单车,那就马上行动。</p> <p class="ql-block">从成都南站,到崇州只有一个站,二十来分钟,时间过得真快。下车时犯了糊涂,把包忘到车上,出站才想起来。检票员提醒,可以打12306的电话,请乘务员帮忙找找看。我记得包里只有两个遮阳帽和防晒服,外加两瓶水,不想麻烦。老婆说,她的防晒服和遮阳帽,与我10元钱买来戴了一个夏天的遮阳帽不一样,比较贵,那就打电话试试看。你还别说,服务态度真不错,当天我们回到火车南站时,东西早就找回,为铁路的优质服务点赞。</p> <p class="ql-block">崇州的罨画池公园,与文庙是连在一起的,直接导航骑自行车去文庙。文庙附近,与我们二十年前来时,已经不一样了,对附近的街道进行了打造整治,具有古镇的风貌了。</p> <p class="ql-block">仿古街道上,还有一个天主教堂。二十年前我们来时,居然还没有发现。这个教堂,还是很有历史的,在这里还保存了当时修建的历史介绍。现在把它的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打造,不仅是天主教徒礼拜场所,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去文庙的路上,碰上文旅部门组织的旅游宣传和沿街游行。据说罨画池与南宋诗人陆游有关,这里面谁是陆游,谁是唐婉,也不见他出来吟诗讲演,没有分清楚。</p> <p class="ql-block">文庙前面,已经有个大广场了,新建了孔子塑像和万仞宫墙,还有一个水池。二十年前来时好像没有,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本来如此,有待考证。</p> <p class="ql-block">进入文庙的大门,是从侧面进的,还要收门票。但门票不贵,只有八元。进入文庙的第一进建筑,当然是棂星门,这是文庙的标配。棂星门正面三重檐,背面两重檐,绿瓦歇山顶式,三排六柱五间木结构牌楼。在全国文庙的棂星门中很独特,是四川地区唯一的木结构牌楼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跨过棂星门,按文庙的规制,自然就是泮池,以及三座跨过泮池的小拱桥。这里的泮池和拱桥,作法中规中矩,不像富顺文庙和资中文庙雕刻那么有特色。泮池后面就是戟门,采用单檐绿瓦卷棚悬山顶形制。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后,清朝改称为大成门,但全国各州县文庙大都仍然保留戟门称呼。为了应景,两边还摆有刀枪剑戟。</p> <p class="ql-block">在两边的连廊墙上,有很多孔子论语中的语录,用石碑镌刻放置在墙上。语录还用现代语言进行了翻译,感觉怪怪的,觉得这个地方像才修建的,不像文物,缺乏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穿过戟门,正对的,就是孔庙的最主要建筑一一大成殿。是重檐黄瓦歇山顶,四面回廊形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是清代修建的。在这里,也有模特在此表演拍摄,做文旅宣传。没穿古装,进行时装表演,好像与之氛围没那么协调。</p> <p class="ql-block">正殿半人高的腰门是关着的,不允许入内参观,只能远远的看。有工作人员,在里面打扫卫生。正面供奉的,当然是孔夫子。孔子两边,还供奉有曾子,孟子,颜回,子思。侧面供奉有子游,子张,子路,子贡,朱熹等十二哲,以及乐器礼仪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两侧廊道,有许多塑像,色彩不是那么鲜艳,一看就有一定的年代了。右边廊道中,塑的是孔子的生平和讲学事迹。</p> <p class="ql-block">左边廊道中的塑像,就是历代尊孔的历程。看到后面,我对其是不是文物,其历史年代产生了疑问,塑像表达的是清末光绪年代尊孔历史。我以为是这次维修才加上去的,回来一翻二十年前去的照片,当时就有。</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后,还一个祭祀殿堂,是祭祀孔夫子的父母的,名叫启圣殿,在其它孔庙好像没有看见过。记得二十年前来时,这里的建筑,显得比较破旧,一群老太婆,坐在孔夫子父母塑像边上乘凉吹牛。</p> <p class="ql-block">在孔庙各进院子中,有很多很有年代的古树,对其历史氛围,增色不少。特别是银杏树比较多,秋天前来,季相更佳。</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的注意到,大殿外廊有的柱子是弯的,以为是有什么说法和讲究,是故意而为,或者不是木柱。专门去手指敲了敲,的确是木头的,猜测是原来的柱子久了变形之故,还有几根柱子外面套有钢箍,减少其变形。</p> <p class="ql-block">孔庙祭祀部分建筑,与罨画池,是用围墙进行分隔的。其建筑红墙碧瓦,加上园林元素的窗格门洞,环境优雅。大殿侧墙上,还有明教授何其谦墓志石,我是第一次在孔庙建筑中看见,不知道合不合符规制。</p> <p class="ql-block">出了文庙围墙,以为就不属于孔庙的范围了。但后面介绍,有栋建筑,在湖边山顶上,叫尊经阁,仍是文庙范围。上尊经阁的路被围住,不允许靠近参观。其建筑为重檐六角攒尖顶,重建于清熙年间。当年为州学收藏教学儒家经典用。其柱上六个撑弓为整木透雕,很有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是与文庙紧紧相连的,现在完全是一个整体了。二十年前来,这个字都不认识,还专门去问了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这个字怎么念。</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罨画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经不叫公园,名称升级为博物馆了。据说这园林格局,保持了宋代格局,但是在清光绪年间重建的。里面的陆游祠,更是改革开放后,1982年到1985年才建的。就是这次又来,觉得与二十年前来时,还是有些变化。</p> <p class="ql-block">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曾经在蜀州(崇州)度过两年时光。他第一次任蜀州通判,旋即调嘉州(乐山),但把家属留在蜀州。第二年又再度任蜀州通判,在这里留下百余篇诗作。通判,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对州府长官有监察责仼。权力还是很大的,是不是相当于副市长或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据说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占地85亩,其中池面有22亩。文庙、陆游祠与罨画池,原来是三个独立部分,现在已经是一个园区了。</p> <p class="ql-block">当过崇州(蜀州)知州的,最为著名者,就是赵抃。他可是宋代名臣,当过杭州知州,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等,最终以太子少保身份退休,享年77岁。罨画池的建设,他也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中建筑名称和意境,都与陆游的诗词意境有关。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最为有名,经过毛主席的唱和,很多人都能背上一两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时,正赶上崇州市文旅部门的宣传活动,除在外面古装游行,文庙里时装表演外,还组织了小朋友听陆游的诗歌赏读讲解。</p> <p class="ql-block">给小朋友赏读讲解的是《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情真意切,画面感也强,的确是好词,只是那么小的小朋友是否能理解,是否合适。</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对陆老兄把这首词,题在沈园墙上,觉得他太欠思量。唐婉见到这首词后,据说还有唱和,但她不久就因伤心而逝。也算是唐婉夫君心大,换一个人,不知到会不会引起误会,对唐婉家暴。据说古今中外,80%以上凶杀案,都离不开一个“情”字。</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风光好,园林味道是,据说是当年《红楼梦》电视剧,也到这里取过景。就是这个水上廊桥,当年大观园的小姐公子Y环们,留下了脚印。</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有很多古树名木。郁郁葱葱,生意盎然。在湖边横向水面的古木,使景色显得更加灵动。这颗古树,是里面最为著名的,这是一颗枫扬树,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很多人要来认它当“保保”。</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叫罨画亭,在罨画池公园中,又以罨画命名,旁边有宣传牌介绍,确说它是属于文庙范畴。建筑为四角攒尖顶方亭形制。据说原在崇州西江桥头亭,清道光年间整体迁建到此。是文庙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全球唯一修建在水中的文庙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种园林中的池塘水面,总感觉景观水体水质的维护,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没有水面,少了灵动,但水的流动性不足,水体富营养化,不论是色泽和气味,以及观感,都受到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整个公园,也考虑了趣味性和参与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发挥。演出和茶馆,也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售票摊位,也进行了有序规整,与茶馆区域,有一立的联系,方便游客。还邀请了画家,在里面作画,丰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陆游祠,是除在他的家乡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专祠。其它地方可能会有一般的陆游纪念馆,但规模和型制是不能与之相比的。</p> <p class="ql-block">整个祠堂是仿清建筑,有大门,长廊,过厅,序馆,两庑,正殿等。序馆为“香如故堂“,正殿为“放翁堂”。主题突出“梅”的主题,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展览介绍了陆游的家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著述和爱国情怀。二十年我们来时,记忆中没见到陆游祠这组建筑,至少没有这些展览。</p> <p class="ql-block">陆游祠里面有座同心亭,由两座亭子相互交交加而成,恰似连体并肩,紧紧偎依亲密无间的朋友。陆游和张𬙂在抗金斗争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陆游从蜀州返乡时,把他的幼子,托付给了朋友。不知道现在四川地区,还有没有陆放翁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进入祠堂的巷道墙上,祠堂内部庭院中,都有镌刻了陆游诗词的石碑。现在看上去,石碑略显太新,假以时日,岁月的沧桑感会更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后,从罨画池的大门出来。这里的环境,与二十年前来时,变化不大。只是树木更加茂密,建筑经过维停后,韵味更足。</p>